第 380 章(1 / 1)

崛起于帝国时代 吐槽是福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又能肯定自己会在对外战争中失败呢

只要一路胜利下去,哪怕是代表落后和强权的君主制,也能延续下去,大不了将其含义改的亲民一些,将一些不太重要的利益分出去一些,于是君主立宪制诞生了

这就是那些古老的君主体系找出来的出路,不向前就会灭亡,向前又容易自我毁灭,折中的方式自然就会越来越受到欢迎

英国历经俩次世界大战,打得奄奄一息,却还能维持自己的政治体制,与他们没有战败密不可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如今革命的浪潮才刚刚爆,君主们还在尝试将民主的思潮控制住,不遗余力的对革命势力打击

然而,当英俄俩国暗地里跟革命势力串联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君权已经开始向革命做出妥协,因为他们现,当革命的狂热散去后,这些自称民主的革命军,与原本的君权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共和国内,人一样分成三六九等,只是等级变化了而已,那些开国将领和领袖们,成为了原来的帝皇和贵族,但由于政治路线正确性规则,他们将君王贵族这种在平民中臭到家的名号取消,改成了很新颖的执政官和革命军

可惜,外表的改革换面并不代表内在的不同,民主终究只能是一个空想,新上任的执政官和将军们,照样与君主和贵族一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而下面的平民还是如同以往那样,为一天三顿饭而奔波劳累

唯一不同的是,执政官和将军们比君主和贵族更聪明,他们不在明面上将自己定义为压迫阶级,而是标榜为人民的领袖

一切的行为都要在前面加上国家大意和人民利益,可惜,大多数人民自己都不觉得需要那些利益,当然,不可能有平民对着领袖们喊出不需要三个字,因为那样做的人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虽本质不变,但外表的粉饰绝对是必要的,有这么一层民主的外衣,那些平民就找不到继续革命的借口,难道还为了自由和民主么

可是,现在的政府不就

分节阅读 196

是以自由和民主自我标榜么

再了,重新换一个领袖,谁能保证不会跟现在的领袖一个样子

这就是正确的政治路线,阶级依然存在,但人民已经找不到为之拼命和奋斗的理由,于是,国家安定,政府只要不至于昏聩到让大多数人饿肚子,基本上就能维持下去

正是这种政治路线的正确性,让这种披着民主外表的政治模式开始急扩散,乃至到了2世纪,全世界的国家大部分都变成了民主国家

赵杜天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惜,他无法像所谓的正确政治路线学习,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有着长生不老的希望

君王作为表性的独裁象征,虽然会让人民产生很多很多反抗的理由,但却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无限大的权利以及金口玉言

表性的君主确实不如民主外衣那样具有欺骗性,但表性的君主却可以让独裁变得不可动摇,变得理直气壮,只要下层的革命没法成功,这个君王的称号不被剥夺,赵杜天就可以永久享用

而民主政治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人民又不是傻子,一个人整日里坐在最高权位上跟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上面那个位子需要不断换人,不断换届,反正统治阶级又不是就一个位子,上面的位子多的是,大家轮流做保住这个圈子的权势即可

更有甚者,暗中掌控国家权利的人也有

结果,老百姓一看,上面那个老大过段时间就换一个,看上去似乎比一个皇帝要公正的多,自然而然的,人民心里就能更好的接受这一类的统治,哪怕阶级依旧,只要有口饭吃,大多数人还是怕死的

但是,赵杜天很清楚自己的依靠是什么,他玩不起那种轮流做天下的政治游戏,他没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势力在后面支撑,一旦自己离开那个位子,会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他必须维持这种表性的君主制度

赵杜天要维持这个制度,同时又了解这个制度最大的克星,自然不能任由革命形式扩充

只要这个世界没有被唯一的国家统一,君主就很可能在一场对外战争中轰然崩塌

这就是赵杜天不向最强大的英吉利帝国动战争,而与其结盟的原因

英吉利帝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人力资源完全不是问题,经济上有着印度明珠和南非黄金,工业实力在欧洲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一旦跟英国人交手,战争必然不可能短时间内结束,毕竟,跨洋作战对大汉帝国来,太过艰难

或许,赵杜天能用科技优势,一点点将英国的血放干,趁着欧洲革命之际,拉着英国单挑怼死这个老牌世界强国,但是

当赵杜天打败英国后,欧6的革命内战必然平息,而对外战争打败亏输的英吉利帝国,很可能被赵杜天打成一个具有先进意义的民主共和国

在政治游戏中,一层外衣面纱,可是相当致命的武器,被压迫却找不到革命理由的人民,很容易就会被对外战争的引子引导怒火,然后爆出更高的战斗力

这就是共和国强于君权制度的最大缘由

因此,赵杜天宁愿在未来面对潜力有限的君主制国家,也不想面对在未来扩散能力强大的共和国体制

2世纪的经历,已经足以让赵杜天看破那种体制外衣的可怕鼓动性

398章 英国人的帮助

“该死的黑鬼,真不明白帝国为啥将我们这群手上沾满了黑鬼鲜血的人送到北非的土地上,还要与那些高傲的英国佬打交道”

一直充当敢死队先锋主官的蒙多拉,一脸晦气的眯眼望着头顶的烈日,无所顾忌的说道。

这一次蒙多拉算是真正成为了大汉帝国对外远征部队的军事主官,那个一直压着他一头的王刚大校也没有跟着过来,准确来说,这一次来到北非的摩洛哥殖民地港口停靠的大汉帝队中,没有一人是真正的系统汉人

不过,蒙多拉这个主官明面上控制的军队数量绝对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刻,3万多精锐的克劳依近卫军白人部队,在名义上都属于蒙多拉的下属,只是,抛去这些真正能打的白人部队之后,蒙多拉的直属部队只有5000左右随他征战过的印第安老兵了

其余的都是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