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1 / 1)

吴策 捞面馒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将军,四方招贤馆,已有来自荆州、淮南、徐州各地士人汇聚,此刻下榻之处已满,城中客栈、驿站大多已满,尚有大多士人留于四方招贤馆屋外等候,不知该如何是好?”

“长史高孔文何在?”

“今日山中开渠引水,已入方山视察。”

“府内功曹袁正甫何在?”

“刚已接到传讯,已乘车赶往四方招贤馆。”

“善,立即驾车,吾亦往之。”

“喏。”

很快,马踏长街,便来到了长街豪富士族所居的四方招贤馆附近。

看着四周密集的士人,刘奇一一看到了站在府门前,戴着儒冠,穿着官服的袁忠。

“袁功曹,少将军设此四方招贤馆,为何不亲自前来接待我等,那广告天下的招贤令中所言,吾等士族与寒门,同等待遇,此言可实?”

“袁功曹,吾等不远跋山涉水而来,莫非,你就将我等如此拒之门外,此地乃是秣陵城中主街,若是我等在此地久候,怕是城中引起骚乱,会给汝这府中小吏带来不便。”

“你……”袁忠气得面色铁青,可这话,却还算是说得轻的。

“袁忠,你为四世三公,汝南袁氏之后,为何自甘堕落,投身江东刘繇老儿之子府内。”

“那刘奇不过安东将军,献媚邀宠而得乡侯,亦敢私自开府,莫非是有心谋逆,犯上作乱?”

袁忠气得面色青一阵紫一阵,不等他开口,便再有人引经据典,朝他痛骂一顿。

马车内,刘奇放下帘幕,“传令城中守军,将之前肆意造谣之辈立即抓捕入狱,命治狱之吏,严加拷问。”

“喏。”

言罢,刘奇腰间挎着长剑,猛地掀开帘子,踩着长凳下车,四周随行的亲卫立即上前挤开人群。

“安东将军到。”随着一声长号,四周驻足观望的行人纷纷朝此地看来,围在四方招贤馆门外的诸多士人也纷纷回眸,朝着两侧退开,朝着居中这名龙行虎步的少年看来。

“你便是那小儿刘奇?”一名中年儒士率先迈步出列,指着刘奇的鼻尖喝问,“便是你,号称造汉纸,拓印编辑书册,可为天下饱学之士著书立说?”

“是吾所言不假。”刘奇站到袁忠身侧,面对袁忠歉意的一拜,微微颔首示意,便迎上在场数百士族,街上拥挤的上千百姓的面,朗声应道。

“吾且问你,那下令兴建书院,宣称让士族与寒门同窗而读之人,可是你?”

“这位先生,发问之前,应当先禀明姓名。”刘奇朝他微微拱手,脸上带着笑容道。

这人微微一愣,随即抬手一辑,“吾乃平原祢衡祢正平是也。”

“先生有何教之。”刘奇内心泛苦,此番乃是一名有名的嘴上不把门的家伙,曾经击鼓骂曹,后被曹操送往荆州,又得罪了刘表,后又被送到黄祖麾下,因得罪其主簿,在黄祖下令杀他之际,立即便动手,即便黄祖之子黄射,亦救之不及。

不过,此刻他出现在此地,倒是让刘奇有些心惊。

“无他,计场中诸位友人之见,唯三点矣。”

“愿听先生到来。”刘奇举止投足间,皆是礼足,一时间,场中数百士人都为之噤声,将目光看向为首的祢衡,静待着他的下文。

“其一,汉纸乃是文兴重器,将军乃大汉宗室,理当知晓,此物既利于传道授业,为何不将其拓印之法与造纸之术,公告天下?如此藏私,怕是图谋不轨,料想刘扬州为官一人清明,不会做此寻私之事。”

一开始就用老爹刘繇的名声来压制刘奇,此人的毒舌之名,光是这三言两语之中,刘奇便可以见一斑。

“其二,吾在北地听闻江东六项,将军是为江东民生计,为保境安民,实乃大功一件,利于千秋,然为何那壮士之法,馒头,先示众而后藏匿,莫非,此号称能饱北地百姓之物,不配与吾等享用?”

第二个发问,更是咄咄逼人,刘奇尚在沉默隐忍,他身后的袁忠已经踏前一步,怒斥祢衡,“竖子不过北地一匹夫,又在何地拜得名师,何处学了经典,竟是以谣传之论,便敢聚众于此,占市质问吾主,你该当何罪?”

袁忠一开口,刘奇心知要遭,这祢衡虽是毒舌,却是一时名士,亦善辩,否则,那曹孟德也不会留下他一条小命。

果然,话音刚落,祢衡便仰天大笑。

“吾在荆州避难求学,所交之人,并无身份显贵,家庭显赫之辈,却俱读《诗》、《书》、《礼》、《易》、《春秋》,吾以先贤为师,为年长者为师,吾此来,亦为天下士人,亦为北地百姓,不知,袁功曹有何教我?”

袁忠面色一白,藏于袖子中的十指早已是捏得紧绷,可是,他哪里敢当着这么多士子率先发难,要知道,这些家伙之中,也有不少人携有仆从,佩戴刀剑。

而且,他不能让此地生乱,若是搅了自家主公部署,会犯下大罪。

也就在他思忖该如何回答之际,一只大手,安放在他的肩上,他回眸一看,正迎上刘奇那淡定自若的眼神。

他心中一定,朝着刘奇躬身一拜:“愚下才疏学浅,却让主公蒙羞了。”

“无妨,士人见教,不论长幼、不论尊卑,今日,本侯亦想与诸位辩之。”言罢,刘奇命人送上长案自己坐于案后,背靠府门,内外皆有士人围着,他神态淡定自若,目光落向祢衡,“若是先生不再继续发问,便到吾回应之时。”

:。:

第七十章 太仆韩融

“那吾便先听你解释。”别看祢衡一张毒舌,但仍旧有儒士的风度,甩袖落座到石阶上,就这么静候着刘奇的答复。

“其一”,环视一眼在场众人,刘奇双手背在身后,脸上红光满面,一脸自信盎然。

“敢问诸君,今大汉纸价若何?”

话音刚落,在场士人面面相觑,不多时,便有一人拱手一辑,“百文难求,两百文难取,三百文方能得一篇书写之地。”

刘奇脸上露出几分微笑,“吾督造此汉纸,造价低于蔡伦纸十倍,然,三十文一张,是否能流传于南北乎?”

“士族、豪富或可买之用之,却无法流通于巷市之间。”

“竹简、绵帛,仍是吾等书写身首用之物,吾已定价三十五文,运通南北,街道巷市皆可购之,拓印书册,均价不等,却也运往南北,可供天下士人购之。”

“以汉纸、拓印之法,赚取我等儒士钱财,安东将军此举,怕是会让天下士人所不耻。”场中再次响起一声嗤笑,却是一名来自淮南的儒士。

“不知这位高贤尊姓大名?”

“吾乃寿春胡通达。”文人抬起头来,面白而神色淡定,他已有三十出头,在淮南之地颇有名望,却并未出仕。

“本侯欲将此物制作之法赠予先生,不知先生以为如何?”刘奇笑道。

一时间,全场哗然,放眼天下,如今谁人不知这汉纸、拓印之法何其珍贵,刘奇竟是直接想要将其赠予一名士人。

不少人捶足顿胸,叹惋不已,倘若方才是他们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