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1 / 1)

吴策 捞面馒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袁忠、徐奕、陈矫等人,不知,少将军如何处之。”张昭三言两语,便已是将会稽、吴郡附近的几多豪门士族一一列举出来。

“还有一人,前吴郡都尉许贡,为何不提?”张纮忍不住出声问询道。

刘奇微微一笑,“昨日得报,此人已和逆贼严虎,一同授首矣。”

张纮大笑,“如此,高岱可收矣。”

“为何?”刘奇忍不住发问。

“早在少将军率军南下之时,因为旧怨,许贡此人,挟持高岱母亲逼迫其就范,却为高岱走脱后,杀死其母,如此杀母之仇,少将军代其报之,此人岂能不来投之。”

“善。”刘奇微微点头,这高岱乃是名士高彪之子,有才学,亦被举孝廉,只因得罪许贡,而隐居余姚。

“那王朗、华歆之辈,怕是少将军得礼贤下士登门拜访,方才能劝其投效。”张纮再道。

“袁忠、徐奕、陈矫然也。”张昭也是点头。

“至于贺齐、全柔之辈,当以礼待之,今少将军得江东四郡,料他二人也不敢不应征辟。”

“善。”

三人谈论之余,便已是来到了亭外一里处。

远远地,他们看到了守在小亭附近的数百气势雄浑的兵卒,他们都穿着寻常披甲,腰间挎着短刀短剑,并无军中长兵。

刘奇翻身下马,带着张昭、张纮二人迈步上前,于麋、笮融二将则是快步上前,迅速带兵上前围了小亭。

“放下兵器,讨逆将军到此,我等焉敢造次。”亭中传来一声大喝,旋即,众多兵卒纷纷放下兵器,任由笮融、于麋部众带到一侧,亭中只留下几人。

“全柔(袁忠、董袭)拜见讨逆将军。”三人冲着刘奇长辑一礼,皆是礼重。

“三位请起。”刘奇上前一一扶起三人。

全柔,面色肃然,络腮蓄须,身长七尺有余。

袁忠,乃是出自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名门之后,与冀州袁本初、淮南袁公路,乃是堂兄弟。

他相貌一般,放在人群中根本不起眼,但却有着四世三公出身的风度,仪表亦是不凡。

至于董袭,身高八尺,武力过人,乃是后世东吴十二虎臣之一。

他的到来,也是刘奇意料之中,东吴众多文武,他最为了解的便是十二虎臣,此人当年,便是在这高迁亭,相迎前往会稽的孙策。

正值晌午,刘奇当即下令,让人在附近购了一头猪,宰杀之后,在附近埋锅造饭,就地烹煮。

一时间,香飘十里,附近兵卒皆严密把守,行道附近亦有行人途径,却无人敢靠近。

席间,刘奇将馒头分与众人,又得一一夸赞。

他当即封全柔为主薄、袁忠为功曹,又命董袭为帐前司马。

当众人用膳后,启程前往山阴,前脚刚至,从秣陵赶来的快马便已是来到了山阴。

“圣诏:扬州刺史刘繇,平定内乱,收江东四郡,重归大汉,乃安邦固土之功,擢其为前将军,加吴侯,假节。”

刘奇面色微变,荆州牧刘表亦为成武侯,乃是县侯之掘,然其官拜镇东将军,尚次刘繇一等,这是何意?

“繇长子刘奇,年过二八,少有武勇,南征北战,平定内乱,保境安民,乃汉室隽才,擢其为安东将军,加武乡侯。”

“武乡侯?”刘奇面色微惊,自己这位同一辈分的小皇帝对他还真是厚重啊,出手便是一个乡侯,而且,安东将军的话,位列上卿之下,仅在四征、四镇将军之下。

他一手托着下巴,堂中众人却是纷纷在座上双手一辑,恭谨一拜,“恭喜少将军晋位安东将军、武乡侯。”

“子布先生,吾父子乃汉室宗亲,因功封侯,如此丰厚,为何吾父官拜前将军,却比荆州牧尚高一等。”

“无他,今天子受制于李傕、郭汜之辈,无非是想挑起江南各地争端尔。”张昭眯着眼,露出一副早已看穿一切的笑容。

“此外,袁术年前迁左将军,与刺史大人平级,此番孙策大败,且封赏圣旨下来,怕是,也会引起袁术不满。”

“果然。”刘奇心里暗道,一石二鸟之策,想来,那长安城内,也是有心思缜密之辈,不过,那又是何人呢,竟然能向李傕献上这等计谋。

不过,刘繇封吴侯,正合他意,他官拜武乡侯、安东将军,也正好便宜他日后行事。

随后的一众封赏,便是他的二弟刘基,也被封骑都尉,这倒是让他有些惊讶,毕竟,刘基年幼,尚未举孝廉。

刘奇麾下一众部将,也多有封赏。

不过,这却是刘繇亲自书写的嘉奖,随后上表长安即可。

太史慈拜丹阳都尉,虎贲中郎将。

吴宪拜吴郡都尉,统军中郎将。

蒋钦拜豫章都尉,掌军中郎将。

周泰拜豫章都尉,奉车中郎将。

朱桓拜会稽都尉,抚军中郎将。

徐盛任镇军将军、潘璋任抚军将军。

樊能任武威将军,笮融任建忠将军,于麋任建义将军,陈横任宣威将军。

其余将校,皆有封赏。

至于文臣一方。

孙邵任扬州别驾,丹阳太守,是仪任扬州长史,吴郡太守,顾雍任会稽太守,许靖任治中从事,留于刘繇身边听用,步鸷任兵曹从事,扬武将军,豫章太守。

薛礼任曲阿令。

快到四月中旬,一行人行至余姚,高岱奉上所有家资,主动来投。

刘奇擢其为府中长史。

行至章安、在永宁途中,遇到率家兵近千前来投效的豪族贺齐。

刘奇当即封其为门下督,留于身边听用,所部兵马尽皆收编。

一行人来到东冶之时,麾下兵马已有三千人之众。

“末将朱桓(周泰),拜见主公。”行至城门外十里处,朱桓、周泰便早已率城中文武等候在此。

“休穆,幼平快快请起。”刘奇上前搀扶起两员大将,“今会稽重归扬州刺史府治下,你二人功不可没。”

说完,跟在他身后的长史高岱便严肃地宣读了一遍圣诏。

两人叩首谢恩,起身之际,已是满脸激动。

虽然中郎将已然不是数十载之前五中郎将,秩二千石之时,但亦为军中中层武将,位列杂号将军之上,而且,二人又各自领了一郡都尉,掌握一郡军事,这等信任和重赏,已是让二人感激涕零。

“罪臣王朗(虞翻、魏腾、周昕),拜见安东将军。”王朗带着一众会稽官吏迈步上前,亦是行大礼。

“景兴先生折煞刘奇乎,你乃经世大才,与吾父相交,当为吾长。”言罢,刘奇主动拉着王朗的手臂,一直将其带到城内堂前入座,且让他落座旁席。

王朗手臂一直都在颤抖,便是落座之后,面色仍旧有些潮红。

古之礼遇,不过赤足披发相见,持手而交,秉烛夜谈,同榻而睡。

“吾欲上表景兴先生为典学从事,掌管一州学政,不知先生可愿屈就。”

“固所愿也,敢不从耳。”王朗朗声应下。

“吾欲擢先生为丹阳郡丞,不知先生可愿屈就?”他又将目光看向了下席的虞翻。

“虞翻拜见主公。”虞翻见王朗也已经主动投效,哪里还不应允。

随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