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1 / 1)

吴策 捞面馒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下献了会稽郡,给我家主公。”

“铛铛铛”连砸数下,这人力大无比,使刀哪里有太多章法,一招一式,都是大开大合,气劲一次次激发,王朗竟是在刀面上看到了游动的气劲。

“这是……外劲?”他面色大变,他早年也是在洛阳混过的士子,岂能不知武将的几个境界。

他少年时,喜欢快意恩仇的游侠,学了一身武艺,但他也只踏足内劲而已。

短短十几合交手之后,他便感觉到了吃力。

心生退意,再勉强坚持了三招之后,远处的长街上,突然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却是周泰所率的兵马杀至。

途中拦截的王朗部众一触即溃,王朗面色大变之际,左臂便中了一刀,他咬牙一刀逼退周泰,捂着手臂,身子趴在战马上,转身就逃。

“撤,快撤。”

主将一走,军势瞬间溃败。

不远处,已有大部兵卒杀至近前,朱桓持刀走出县衙,看着战马之上的周泰,面色一急,“将军为何不率军追击?”

“我此来只率五千兵马先行,一路急行军,虽是乘船南下,但士卒早已是疲惫不堪,此番能够解围即可,待我军余下两部兵马抵达此地,合兵一处,再击溃王朗即可。”

“周将军此言差矣。”

“哦?”周泰微微一愣,不解其意。

“此番你率军杀入城中,声势浩大,敌军一击即溃,且日前我用乱石堵住四门,倘若此番敌军出城,必是无法从南门杀出,只得趁乱挪开其余几门石头,你我趁势追杀,大可扩大战果。”

“可是,如此一来……”周泰还是有些担忧他麾下将士的身体。

“无妨,敌军此刻士气低落,你我可放缓追击步伐,以劝降为主即可。”

“善。”

“此外,如今天色已黑,我已在县衙内备下不少干柴,浇上桐油,点燃之后充作火把,我军可兵分几路,合围城门,佯攻诈敌。”

周泰眼前一亮,虽然他不太通军事,但听着这些策略,稍微思量一番,也觉得可行。

他当即点头,“朱将军,你我便兵分两路,围攻王朗。”

“周将军切记,不可与敌硬碰硬,王朗亲自领军作战,通晓军事,一旦我军虚实被捉摸透,敌军势必会反扑。”

“嗯,某记下了。”

兵分两路,周泰绕过背对的小巷,赶往西门,而朱桓率军,径直沿着长街追击,朝着北门方向行进。

乱军之中,王朗回眸看了一眼身后的一大片火光,面色焦急地看着东面城门,“还没好吗?”

“主公,朱桓率军已经追上来了。”正在此时,长街上传来一声大喝。

“主公且走,某周昕前去抵挡周涛。”策马立于王朗一侧的周昕大喝一声,立即点齐本部兵马上前。

不多时,长街上便传来一阵激烈的喊杀声。

“主公,周昕将军不敌朱桓,被俘了。”

王朗重重地叹了口气,“当日我误信那孙策小儿,竟不想,刘奇麾下,有如此良将。”

“主公,当务之急我等还是从东门出海,前往东冶。”虞翻进言道。

“为何是东冶?”王朗微微一愣道。

“主公举兵北上,举会稽之兵,今日大败,十不存一,回到会稽郡,如何抵挡刘奇麾下的生力军?”

“南下东冶,可逃亡交州避难。”

王朗重重叹了口气,“为今之计,也被无他法了。”

“主公快走,那周泰率军从侧面杀来,若是晚了,城门就被其堵住了。”

王朗闻声朝着西面看去,果然,那里有举着大批火把的兵将杀来,为首一骑,不是那悍勇的黑厮周泰,又是何人。

“走。”

“嗒嗒嗒”上千兵将拥护着王朗迅速撤出此刻已经被清理出一条通道的东门,朝着岸边赶去。

当其抵达岸边之际,海边却仅有十几条小船。

“主公,快上传。”虞翻带人取了船锚,在王朗登船之后,立即划船朝着海边挪动。

“王朗老儿休走。”

“王朗休走。”

岸边,已经传来震天喊杀声,周泰和朱桓,各自领了一部兵马,从左右杀至,城内的喊杀声已经消失,在王朗逃走之后,失去斗志的兵卒,大多都已经是放下兵器,跪地乞降。

船已经缓缓驶离岸边,在周泰、朱桓率军赶到之际,已经到海中十几丈外。

“哎”周泰翻身下马,来到沙滩上,满脸苦恼,“可惜走了王朗,此战,未能尽全功。”

“周将军勿恼,你随队南下水军船只不少,你可挑选大船,沿海追击,敌军船小,不敢深入海中,我且率军回围严白虎所部,得胜之后,即刻从陆路南下,你我水陆并进,可直取会稽。”

“休穆将军,你我手中兵马不多,若是……”

“无妨,兴才你我已收编不少降卒,这些残兵败将,临阵磨枪,拉上战阵稍欠,但随军南下,虚张声势,足以。”

“如此甚好。”

“立即遣人向秣陵大营传捷报,我军已大败王朗于钱唐,今水陆并进,直取会稽。”

“喏。”有传令兵得了朱桓书信离去,快马送往秣陵大营。

“今日一战之后,我朱桓,也算是将功折罪了。”朱桓看着远去的周泰所部兵马,目光眺望北方,他得趁夜北上,否则,一旦被熟悉吴中地形的严白虎攻取了几座县城,他势必会东山再起。

第四十八章 周瑜连环计

同一时间,漆黑一片的秣陵城中。

南门所在的大营静悄悄的,却有大队兵马从营内撤出,他们没有点燃火把,城外有一座很高的哨塔,长时间有人监守,居高临下,倘若他们点燃火把行进,必定会被城外察觉。

“公瑾,破敌全在今日,你可有把握?”孙策乘骑着战马和周瑜并肩而行,眼中满是笑容。

“伯符信不过我?”

“怎会,只是公瑾,这一战关乎我等在江东安身立命,倘若败了,怕是你我将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吗?”周瑜叹了口气,的确,吴景和孙贲都已经是舍弃了历阳的基业追随他二人渡江攻伐江东,连日以来,损兵折将,倘若这一次再不胜,折损了最后的生力军,他们便再无征讨江东之力了。

趁着夜色出城,大军很快便汇聚到了西门。

“咔咔咔”当西门大开之际,隔着几里外的大营内,一名哨兵听到响动,努力揉了揉眼眶,下一息,猛地瞪大双眼,他随手取了身上的鼓槌,连续吊打在身后的铜锣上。

“铛铛铛”

“敌军出城,敌军出城。”

很快,偌大的声响在漆黑一片,万籁静寂的夜里,回响在整座大营里,无数兵卒纷纷掀开营帐,迅速走出营帐汇聚。

然而,很快,哨兵便发现,这一支一眼看不见尾的大军,竟是绕道向北。

“传令下去,全军迅速集结,弓箭手上前。”今夜在此地宿营的,赫然便是徐盛。

他领了这一营新兵,其中只有几百人是老卒,余下近两千人全都是精壮民夫填充的,至于战斗力能够多少,他心知肚明。

而且,此刻夜色漆黑,城门附近少有火把,一眼也看不清敌军虚实,他哪里敢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