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一根根数尺长的箭矢射到了城头之上,鲜血喷涌,城头上即便手持铁盾的军士也会被弩车的箭矢给洞穿盾牌,穿透甲胄,钉在城墙之上。
“放木板,过护城河。”绵竹关的水来于长江支流,若是填平护城河,不知需多少泥沙,甘宁挥手之下,便有大批军士扛着木板放到护城河上,不多时,十几丈宽的木板便在护城河上架起平坦的木桥。
“放箭,用火箭,射向木板。”城头上,杜畿满脸凝重,他知道,此刻若是不毁掉木桥,怕是待会儿江东军的井车也就从木桥上过来了。
“嗖嗖嗖”密集的箭矢包裹着油布,被火焰点燃之后射向木桥,但最先冲过木桥的一队军士已经是在木桥前架起了盾墙,随后,杜畿便看到足有几丈城墙高的井车被数十名军士推动着朝着城墙靠近。
“轰隆隆……”城头上又是一阵地动山摇,连续抛射的石弹,每一块都有磨盘大小,砸中人几乎必死无疑。
“将军,两盏茶功夫,吾军便死伤三四百人,江东军,可还没爬上城头。”跟在杜畿身侧的副将满脸严峻地看着城外缓缓靠近的井车,在过了浮桥之后,有不少军士顺着井车后面的木板登上井车之上,大批弓箭手就蹲在井车架起的铁盾后方,举弓抛射,以他们所在的高度,几乎轻而易举就可以将箭矢送到城墙拥挤的关中军头顶。
“下令城中投石车,对准井车,发射。”
“喏。”
不多时,城后突然飞出大片黑影,在城外一阵惊愕声中,轰然落在三架井车头顶,顿时,猝不及防的弓箭手被砸倒一大片。
“城内竟然还有投石车?”
“按捺到现在,杜畿便是为了对付吾军井车。”甘宁瞳孔略微收缩,“这杜畿倒是有些棘手。”
随后,甘宁命丁正、丁牛二将率军陆续攻打关城十余次,黄昏时分收兵,他麾下折损两千余众,撤兵之时,他还心有不甘地看了一眼城头。
诸葛亮眯着眼紧盯着城头,“黄忠。”
“末将在。”
“给汝一万精兵,攻破城关,吾奏请吴王,为汝加爵。”
“喏。”黄忠满脸狂喜,早在第一批封侯的名单中便有他,但那是因为黄舞蝶成了吴王侧妃之故,他身为军中战将,自然想用沙场上建立的战功封侯。
城头上,杜畿看着如同潮水一般卷土重来的江东军,目光聚集到那面“黄”字大旗上,“刚走了甘宁,又来了黄忠,江东军中当真是猛将如雨啊。”
“将军,向大都督求援吧。”
“关中之兵已汇聚上党,准备征讨并州,西凉之兵,于汉中关外,不可擅动,大都督北伐沔阳之兵也不过两万,若是求援,大都督必回师来救……可吾断然不能坏了大都督之谋略。”
“那将军,汝吾要在此处镇守几时?”
杜畿看了一眼北边,“武都往白水关,吾等求援之兵只怕已至羌人大帐,只看主公是否何时发兵罢,不过至少也得三五十日方能有援军赶至。”
“三五十日,那城中两万新卒,可堪一战否?”
杜畿凝视着城外,“明日起,城上只留一千老卒,再留两千老卒于城墙马道,若非城墙沦陷过三成,不得调动老卒出战。”
“将军?”副将面色微惊,“如此以来,若是敌军大举进攻,吾军后队只怕来不及救援。”他指着城下,“方才甘宁攻城四五个时辰便攻上成功二十余次,若非将军亲自率军镇守在此处,吾军伤亡只怕会更大。”
“无妨。”杜畿凝视着城外,“江东军以屯田之法,可操练出不少后备军士,吾等自关中杀进广汉,便已无援军增援,只能靠吾等自救,若是守不住绵竹关,待到城破,吾等便是对不住大都督。”
“可若是隐瞒不报……”
“焉能不报?只是本将军在信后有言,两月之内,无须大都督发兵来救,两月之后,城破身死,大都督可自行翻山越岭,撤回武都。”
副将叹了口气,没有说话,黄忠已经下令士卒开始攻城了,配合城外江东军的石弹也朝着城头延绵不断地袭来。
“诸葛亮,这是不想让吾等歇息啊。”杜畿瞳孔略微收缩,蹲下身子,“举盾,准备应敌。”
与此同时,在沔阳东城门,庞统带着汉中杨任、张卫等将抵达城内,汇合李严所部,主动于沔阳迎战周瑜,而汉中则留赵云镇守。
远在绵阳城外的诸葛亮也在夜幕来临之际收到了一封战报。
“士元竟是邀我一同围杀周瑜,昔日水镜先生言吾二人,卧龙凤雏可安天下,如今两人联手对敌周瑜一人,兵力更有四五倍之盛,何其不公矣。”诸葛亮面上露出几分苦笑,眼神却越发地坚定。
这一战,却非打不可,江东军下一步便要夺取青州和三辅之地,若不夺回东川,则无力北上,收取凉州养马之地。
第四百三十章 垒土攻城
一夜过去,黄忠带着残存的五千多名军士回返中军大帐前,他满脸羞愧地朝着诸葛亮抱拳下拜,“黄忠无能,损兵折将,未曾攻下绵竹关,愿领军法。”
“汉升将军,汝一夜鏖战,先后攻上城墙三十余次,身先士卒,亦曾先登城墙三次,汝斩杀多少敌军士卒?”
“回禀军师,不过两三千人。”黄忠埋下头去,迎着帐内一众袍泽的注目,他只觉得自己此刻根本就抬不起头来。
“那将军便无过错。”
黄忠一脸错愕地抬起头来,“这是为何?虽说绵竹关乃是坚城,可面朝东川这面城墙不高,况且城中兵马也不多,末将攻城之际,有投石车、床弩压制城头守军,折损尚两倍于守城军士,末将心中实在有愧。”
“汉升将军,吾且问汝,今日守城之卒抵抗如何?”
黄忠长叹一声,“说来惭愧,老夫白日本以为城上多为白水关降卒,应当不会为他周瑜死战,未曾想那周瑜留守绵竹关的杜畿竟是善守之人,他一直亲临城头指挥作战,他每走过一处,军士皆拼死奋战。”
“那这些军士便是老卒矣。”诸葛亮一手抚须,看了一眼帐外,“天明矣,今日该严老将军率军攻城。”
话音刚落,帐外便有军士来报,“禀报军师,严老将军初阵亲率五百朴刀手登上城墙,如今正和城上敌卒厮杀,后队泠苞、刘璝二位将军已率军前去接应。”
“传令后军所有井车,一同攻击城墙,井车后方放下木板桥,让军士们从井车的踏板踏上城墙,驰援严老将军。”
“喏。”
“军师,昨日吾军已井车攻城,可是为城中投石车所毁,若是今日再以大批井车攻城,只怕会折损不少。”旁侧,刘磐略微皱眉道。
“无妨,传令甘宁,率军以冲车撞城门。”
“喏。”
“杀啊”,军帐之外一两里处的喊杀声持续许久,声音渐渐沉了下去。
诸葛亮双眉微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