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4 章(1 / 1)

吴策 捞面馒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愿随军北伐。”

诸葛亮颔首,“兄长是在怪吾三月攻不下襄阳?”

“两月未能用投石车轰塌此城,一月攻城,吾军死伤近两万兵卒,霍峻善守,关羽父子皆当世豪杰,吕司马尚且攻不下此城,吾又岂会怪罪二弟,更何况,房龄之战,吾军围歼白毦兵,擒杀邓方、卓膺二贼,已算是为阿姊报仇雪恨矣。”

不多时,热气腾腾的饭菜被呈上桌,诸葛瑾看了一眼身侧的侍女,“将今日吴王赏赐下来的烈酒呈上来。”

“喏。”

“咕噜咕噜”,诸葛瑾为诸葛亮满上一樽。

“这天寒地冻的,汝此刻前往蜀南,抵达前线怕也过了正月,汝可有想好,如何与蜀中蛮夷交战?”

“兄长勿虑,吾此行走武陵、零陵南下,自山林入蜀,断不会走巴郡绕行。”

“如此仓促,汝这身子可吃得消?”

“蜀中蛮部,多盘踞于山林之中,即便占据永昌之后,有栽种粮食,却也不够其数十万之众所用,这天寒地冻时节,正是其起兵作乱之时,战机稍纵即逝,吾可先定蜀南数郡之乱,再征永昌。”

“蛮夷势大,且多以山林据守,其势不弱于昔日江东山越,孔明受王命,此去是缴贼,怕是数年之内,无法回返。”

诸葛亮笑了笑,停下手中的竹筷,“兄长勿虑,先前此计却是庞士元所献,他要为吴王开疆拓土,打下交州以西的山林。”

诸葛瑾面色微变,“庞统何其张狂,即便吾军有山越精锐可入山林作战,可若攻打交州以西之地,怕是要翻越无数崇山峻岭,那茫茫林海之中,蛇虫鼠蚁,猛兽大虫何其之多,更有瘴气遍布,便是先秦之时,以赵佗四十万秦军南下,尚且无力征讨南越,如今吾江东历年征伐,岂有余力开疆拓土。”

诸葛亮双眼眯起,“吾此番只是征讨永昌蛮夷,收复吾汉家失地,若要南下,依吴王之见,怕是要等交州之民休养生息,那一年两季的稻米产出之后。”

“嗒嗒嗒”正当此事,隔着墙的长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益州捷报,益州捷报。”

随着马蹄声远去,街道上也传来了热闹的议论声,坐在庭院内的诸葛兄弟相视一眼,诸葛亮将酒樽置于沸腾的小鼎中,待手上酒樽微微发烫便将其拿起,“兄长以为,益州何处报捷?”

“自是赵韪为庞乐、李异二将里应外合所斩,吾军已兵临成都城下,蒯异度得了赵韪的东州兵,刘璋大势已去,弟此番入蜀,北面无忧矣。”

诸葛亮闻言一笑,并未出声。

当夜,他收拾好行囊,借着夜色来到门外,正准备上车之际,打开一道缝隙的大门处,诸葛瑾披着一件长袍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他心中略微感动,朝他郑重一辑,“兄长,亮不便叨扰,今夜便启程南下矣。”

“孔明此去,平南蛮,经略蜀南,日后开疆拓土,当留名青史,为兄为弟践行。”说着,诸葛瑾命人奉上一杯温好的烈酒。

酒入喉咙,诸葛亮满脸涨红,“弟去也。”

他转身上车,放下帘子,命车夫向南门而去。

诸葛瑾目视着马车从长街上驶过,消失在眼前,幽幽一叹,“汝这又是何必,吴王今日庭院中点名汝与刘备隆中对之事,心中并无芥蒂,汝又何必……”诸葛瑾几乎能够猜到自家二弟的几分心思,他这人,也是有傲气的。

想到此处,他自嘲一笑,曾几何时,自负饱读诗书的他,不也如此吗?

那北地的荀氏叔侄,周瑜鲁肃,司马一家,又何尝不是呢。

最快更新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

大年初,天色放晴,但山道上仍然有着泥泞,上万大军于山道上行进,亦是难行,房陵至上庸只有数十里,而上庸至西平也不远。

只是,这附近各县势力盘错,蛮人和汉民混居,自古可称流放之地。

“子龙,汝且看看这封降书。”庞统乘骑着战马,走在中军,眼见指挥前军行进的赵云策马赶来,立即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他。

“未曾想这上庸之人也附庸风雅,学起吾江东士人使用这汉纸传书。”赵云接过书信一览,当即双眉微皱,“军师,汝以为这申氏兄弟是否可信?”

“申耽、申仪于上庸、西平聚数千家之民,用兵数千,若能不战而招揽之,吾等或可以此数县之地,封一郡命其镇守之。”

赵云略微皱眉,“军师,此二人不战而降,是因吾军大胜刘备之势,今荆州屯驻北伐大军,他申氏兄弟不得不降,倘若日后有刘备、孙权大军压境,他二人迫于形势,若是再反又当如何?”

庞统认真地看了一眼赵云,“子龙以为,此二人镇守上庸之地,会成吾军隐患?”

“正是如此。”

“那便让他二人随吾等进军,征讨汉中如何?”

“吾欲向吴王上书,置上庸、西城二郡,以寻阳长涂涛为西平太守,将军府功曹顾邵为上庸太守,申耽为西平都尉,申仪为上庸都尉。”

“子龙,且传令以李严所部为先锋,出兵上庸,接管上庸、西平二城。”

“喏。”

当日黄昏,李严率数百轻骑率先赶到上庸城外,他驻马于前,等待后续大军抵达。

“咔咔咔……”随着城内士卒的禀报,两员乘骑在战马上的战将出城相迎,于二十余步外便停下。

李严策马上前,“吾乃吴王帐下房陵都尉,骁龙中郎将李严,敢问可是申耽、申仪二位将军?”

“末将申耽、申仪,祈盼将军到来久矣,将军快快随吾二人入城。”两人翻身下马,行至近前,一左一右,便搀扶着同样下马的李严,热络地朝着城内走去。

“二位莫急,吾家军师与子龙将军率军已至十里外,二位不妨随吾在城外稍候,静待吾骁龙营兵马到来。”

申氏兄弟对视一眼,“如此甚好。”

是夜,庞统落座于上庸县衙上座,赵云李严等将居于左下方,申耽、申仪等将居于右侧。

庞统似笑非笑地盯着这二人开口道,“吾欲上表二位将军为两郡都尉,不知二位将军以为如何?”

“吾等敢不从命尔。”两人慌忙起身,朝着庞统一辑。

“二位将军可知,吾军北来之际,已命人向汉中投递招降书,可那汉中太守张鲁,据城而守,至今未曾回讯,便是吾等派去的使臣,亦未曾回返。”

两人对视一眼,申耽抬手一辑,“区区张鲁,焉敢犯吴王虎威,若是军师不弃,吾兄弟二人愿为先锋,攻打汉中。”

申仪也急忙抱拳一辑,“吾兄弟二人熟知地形,可头前开路,军师引军直来即可,吾军杀至汉中城下之际,料他张鲁也不敢不降。”

庞统一手抚须,“不知二位将军可能纠集多少兵马?”

申耽抱拳一辑,“吾房陵、西平之兵,可聚五千人。”

“哈哈……二位将军不必如此,这房陵、西平还需二位将军麾下兵马留守,吾军发兵西平,上庸便留申仪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