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 章(1 / 1)

吴策 捞面馒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其次,便是他刘玄德,关张二将皆乃万人敌,还有他那亲卫将陈到,亦有统军之才,破敌之勇,他唯独欠缺的,便是远见、之兵之幕僚。”

说着,他似笑非笑地打量着蒯良,“汝与异度,莫不是正因此,愿降于刘玄德?”

蒯良被说中心思,顿时沉默不语。

“吾江东虽好,但人才辈出,汝二人若去,不过锦上添花尔,若汝二人归顺刘玄德,却是雪中送炭,不仅将荆襄之民心与世家之臂助赠予刘备,还能为他出谋划策,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师将军。然,此番,汝二人,却是要失算矣。”

蒯良沉默顷刻,“刘备身后,何许人也?”

习祯微微摇头,“此人既能看破荆襄危局,亦能指点麋子仲来此,又能让蔡氏、刘琮认同,必是知兵、识人、善谋之才。”

习祯环视一眼堂内,“吾观这天下之间,不超过双手之数。”

说着,习祯深深地看了一眼蒯良,“来时吴卫得报,那麋子仲前来拜府之际,身侧跟了一名随从,便是入府也跟随在他身后,汝可有留意?”

蒯良双眉微皱,“那人模样,依稀间,倒是有些眼熟,但他一直低着头,却未留意。”

习祯叹了口气,“如此说来,那便正是此人尔。”

“此人是谁?”蒯良又问。

“且让吾来猜上一猜罢。”习祯开口欲答,门外却迈步走入一人,正是蒯越。

“二弟,汝何不镇守府门?”

“兄长且放心,那韩嵩命军士在府外屯驻,王粲已回刺史府汇报,断不会轻易下令攻打吾蒯府。”蒯越笑了笑,行至近前,指了指习祯,“汝等为何这般怠慢文祥,速速为其松绑。”

“喏。”两名仆从立即帮习祯解开。

“异度,汝将从何处猜起?”习祯活动几下身子,笑着坐落到右侧的案后,一脸好奇地看向蒯越。

“那便从汝江东说起,如何?”蒯越眯着眼笑道。

习祯看了一眼蒯越,“可。”

“汝江东文武之中,知文者,如过江之鲫,此等大贤之辈,不提也罢,吾荆襄未必逊之。”

习祯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那方山书院三位山长俱是荆襄大儒隐士,如今江东年青一代的士子,当为他荆襄一脉的士人才是。

:。:

第三百章 隆中卧龙矣

“方山书院,三位山长不出,那将军府内昔日旧臣之中,孙长绪、是子羽之辈,皆在此列。”

习祯虽是江东之臣,倒也默然认同。蒯越虽自负,却有自负之能。

“论知兵之人,扬州司马徐元直,当为江东统军奇才。”蒯越提及此人,眼中也有精光闪烁,“自他仕于江东之日起,历练统军征战,屡战屡胜,淮南之地,全仰仗此人,方能纳之。”

“那吕子明如何?”习祯问道。

“年幼少许,若再过几年,怕是周瑜第二。”

“异度以为,那周瑜胜过吕子明?”习祯略微惊讶道。

“两人不同年,焉能较之?”蒯越当即大笑,年岁相差太大,正如初出茅庐的十余岁小将与正当壮年的名将,岂能相提并论?

说完,蒯越深深地看了一眼府门的方向,“那江东吴侯,乃是胸怀博大之辈,留吕蒙镇守荆南,徐庶镇守淮南,如今,又得一庞士元,此三人当可抵挡北面之兵,试问天下,能胜过此三人者,又有几人?”

“异度为何不提那陈公台?”习祯顿了顿,“他如今可是徐州刺史,调度张辽、臧霸、高顺之兵,攻伐徐州之地。”

“昔日徐州之战时,他每算必落于郭奉孝、程仲德之后,若非如此,吕布为何战败?”蒯越笑着摇头,“此人,略逊一筹尔。为偏师一方尚可,若为十万军之将,必败无疑,临阵作战,最忌料敌于后。”

“那郭奉孝、程仲德二人如何?”

蒯越沉默顷刻,“程昱或胜吾一筹,郭奉孝此人,鬼才矣。”

“何为鬼才?”习祯又问。

“兵法之奇,鬼神莫测,算无遗漏,神仙中人。”

蒯良脸上也多了几分兴趣,“他比扬州司马徐元直如何?”

“徐州之战时,他未能保得吕奉先全身而退,亦未能从曹操手中夺回徐州淮北五郡,却将淮北数十万之民裹挟南下,亦率军擒拿曹操帐下几员大将,换得数千匹战马,逼迫曹孟德签下城下之盟,当平手尔。”

蒯良微微颔首,“此言有理,不过,若昔年曹操帐下那戏志才未亡,或可与之比肩。”

“颍川荀氏叔侄如何?”蒯良又问。

“荀文若王佐之才,教化儒学,治理远见,为当世之魁。”

“荀公达谋国之才,长于远见谋略,可随军参谋。”

顿了顿,蒯越笑道:“此二人,或可入列。”

蒯良指着北地,“那险些献计诛了曹操的贾文和如何?”

蒯越沉默顷刻,“应对自如,用计对人,却过于狠辣,但此人每每往来诸侯之间,却能游刃有余,亦可算在此列尔。”

“吴侯忌惮孙权,只为他帐下周瑜、鲁肃,此二人,异度、子柔以为如何?”

蒯良沉默顷刻,“周瑜之才,天下皆知,若非当年秣陵之战,太史慈率骑军奋勇冲阵,及时杀至,如今这江东之地,归属难料。他不过生不逢地,投靠孙策,却一有勇无兵无地之主尔。”

“至于鲁肃……”蒯良看了一眼蒯越,“吾闻孙权使于荆州之时,是异度汝接待此人。”

“此人老成持国,亦有荀氏叔侄之才。”蒯越笃定道。

如此一言,却让习祯、蒯良二人有些惊讶。

“那北地袁本初帐下,可有异度看重之人?”习祯又问。

“自是田元皓、沮公与。”蒯越顿了顿,“那审正南、许子远或可稍逊之。”

“异度以天下良臣较之,不知自诩如何?”习祯笑道。

蒯越陷入了沉默,一言不发。

蒯良顿时放声大笑,“异度之才,在吾看来,当不输此十余人尔。”

“兄长与吾,善政善军,或与荀文若、郭奉孝似之,在这荆襄之地,兄长或可与荀文若一较高下,吾便是有着荆州地利,却也不如郭奉孝远矣。”

蒯良眼中有些惊讶,他未曾想,二弟竟然对曹操帐下谋士,如此盛誉。

习祯看了一眼蒯良,将他表情纳入眼中,“异度过谦矣,若当真如汝这般所言,那曹孟德此番官渡之战,岂不是必胜袁本初?”

蒯越一手抚须,似乎将此言听入了心中,“此处旁无他人,以吾之见,徐州之战,若无吴侯插足,此战,袁绍必败无疑。”

他认真地看了一眼习祯,“可惜,徐州一战,曹孟德折损大将曹仁,此乃统军上将矣,又折不少兵马,便是倚重之虎豹骑,亦折损惨重,此战,却是不好言胜负矣。”

“僵持,则曹操必败。”蒯良补充道。

蒯越微微颔首,“是极,北地四州之地,虽常年征战,袁本初倚重冀州一郡之地,已够供养此战,曹孟德缺粮,如今大战一起已过二月,怕是胜负,就在这半月之间。”

“若是,袁本初亦无粮,该如何?”习祯突发奇想道。

蒯良和蒯越对视一眼,却听蒯越大笑:“大军出征,若无粮草,如何为战?”

笑声逐渐消失,却见蒯越满脸苦笑,“兄长,此番,汝吾却是被人算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