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1 / 1)

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救火匠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次来的那几个大少,似乎就不是简单人物。

王冬云这才放心,她又说,“既然这样,账上的钱就可以用了,我打算到港区里建分校,你觉得能行吗?”

王老实说,“你自己做主就行。”

华夏未来其实都是王冬云在弄,现在情况非常不错,她的能力已经被证明了,此刻正是她调顺关系,大施拳脚的时候,王老实不打算搀合。

更何况,两地之间距离不近,王老实还能把自己固定到那边儿?去了又能做什么,除了添乱,王老实真不知道自己能帮什么忙。

反正局面已经打开了,以王冬云的手段,华夏未来的前途已经妥妥的光明了。

.。

査芷蕊似乎更加忙了,王老实和她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见面,那种卿卿我我的过程也被压缩的几乎没有。

陪着査芷蕊学习成了王老实近距离和査芷蕊在一起的主题。

录歌的过程很顺利,刻录了CD光盘,也做了音频转换,制作了一个动画版的MV,又花了王老实八千块。

又买了一个CD机,装上光盘,给了査芷蕊。

结果就是这一晚上,査芷蕊都没怎么动书,而是拉着王老实跑到了小树林。

王老实终于让自己的嘴得手,攻破了第一垒。

代价就是腰上好几块都青了。

王老实和査芷蕊在人大食堂吃完晚饭就不得不回来了。

吕建成给王老实发了一个短信。程力老大对王老实翘课的行径已经怒不可耻!

看那意思,再让他知道王老实缺课,估计就要动家法了。

王老实这人有些小聪明,懂得借势。

就算今晚的鉴赏课他去了,程力也不会放过他,不如找外援。

他的外援自然不能在文学院,而是商学院。

傅颖还欠他人情呢。

上次给了一个主意,傅颖还是有能力的,完善之后去竞争,还真就赢了。

还特意打电话来感谢,说请王老实吃饭,只不过时间没碰上而已。

现在是整个京城大学的活动,而傅颖是主要的负责人之一,能以一个学院的副职,混到这个份上,她算是厉害的了。

王老实找傅颖的目的就是让傅颖证明一下,他王落实缺课厉害,是在给学校的活动帮忙。

名正言顺之下,程力老大的怒火也就无从发泄。

傅颖听了王老实的话之后哭笑不得。

她说,“你何苦还守在文学院,转到商学院算了。”

不过,她还是帮忙了,给程力老师打了电话,胡编乱造了一番。

程力信不信不知道,他只是说,帮忙可以,但课要上,晚上的课必须回来上。

王老实拱手作揖,谢了傅颖,赶紧跑。

时间不多了,要是迟到,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这门课是文学作品鉴赏,所有立志要混学分的人都不敢、也不能抗拒的课程。

王老实到了大教室时,也不算晚,不过基本上教室里也没太多的空座了,就算没人的位置上还有一本书或者一个水杯。

占座永远是大学校园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几乎是最边角的座位,让王老实抢到一个。

王老实守着过道,里面已经三个座位上摆上了书,看布置就知道是女生,从来没有男生的书那么干净还带着一股子香味儿。

王老实还琢磨呢,要是三个恐龙怎么办?自己是换地方呢,还是忍着?要不还是到前面去,那儿清静,可又不好打瞌睡。。

正瞎琢磨呢,三个女生回来了。

王老实站起来让道,扫了一眼,嗯,还不错,漂亮不漂亮不说,气质就不错,有文化就是好,还能修正人的印象。

课上了没一会儿,王老实就知道自己这课没法上了。

身旁的一个女生有着极为令人无法忍受的狐臭,熏得王老实都喘不过气来。

他就纳闷了,那两个怎么受的,肯定都有鼻窦炎。

可想走也不行,课已经开始了,老师讲的正带劲儿,自己就这么众目睽睽之下走?

那是找死。

王老实敢肯定,只要自己这么干了,别想在京大顺利的毕业,就算找李老师都没戏。

终于,王老实发现在前排有一个空座。

好机会,收拾东西,举手。

讲课的是个老教授,但眼神不错,问,“这位同学什么事儿?”

王老实说,“这些日子耳朵不好,听不清,想坐到前面去。”

大教室里一阵的低笑,王老实是什么人啊,没听说耳朵出毛病了。

知道详细的偷着说,“应该是鼻子的问题。”

老师看了王老实一眼,说,“那就快点。”

王老实蹭的一下就蹿了出去。

他是奔着那个座位去的,压根就没注意到左手边的是谁?

坐好之后,才发现旁边是一个漂亮的女生。

以王老实的审美观点,这个面带笑容、气质如兰的女生在整个大教室里算魁首。

处于礼貌,王老实笑了笑。

对面的女生也是笑了下,专心听课了。

不过,王老实发现人家用很不起眼的动作捂住了鼻子。

王老实狐疑着嗅了嗅自己的衣服,差点直接吐了。

这东西也传染?

才十几分钟啊,王老实真没心思上课了。

六十七,先停了吧

新到任的市委书记姓黄,中等身材,其他的不说,关键是年龄,只有五十岁,或许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五十已经不小了,可在官场上,这属于青壮派。

这个年龄就身居高位了,他想要的就是政绩。

在执掌一方的时候,留下属于他的印记,每一个有作为的人都无法拒绝。

在黄书记到来之前,滨城的经济地位在全国都尴尬。

说不好听的,与政治地位严重脱节。

推动滨城经济前行的就是十几年前搞出来的开发区,成为滨城的一个发动机。

现在已经无法继续承担这个重任了。

开发区几乎到了向上瓶颈。

这次黄书记的调研挑选的时间和地点都很有琢磨头。

时间是刚上任不到一个月,地点是新区。

黄书记不去开发区,也不去大钢厂,更没有去港区,而是到了新区的最南端,也是滨城的最南端。

这个点选的精妙。

滨城的干部们都想不出黄书记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那里有什么?

最典型的滨城农村?

渔村的颓败?

还是几条入海大河的防汛?

多搭不上边儿。

还是黄书记虚晃一枪,只是一个姿态?

新官上任,必然要搅动滨城的政治格局,他无论关注哪一个方面都牵扯极广,各大利益势力交错纠缠,贸然动手肯定要遭到强力反弹。

难不成黄书记要用这种方式来安抚人心?

黄书记到新区调研的消息不胫而走,特别是一直关注这块地方的王嘉起还有王冬云,甚至还包括在京城无所事事的宫亦绍。

他们都知道王老实在哪儿投资买地了。

当然,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