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4 章(1 / 1)

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救火匠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米和前几天的面还有油,就让人不自在。”

见儿子还没明白,王嘉起说,“他们是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明白了吗?”

王老实大致猜了点,但太匪夷所思了,摇摇头,“还是不太懂。”

机关事务管理局,这个单位局里老百姓太远,甚至很多人未必能明白他们是干什么的,说白了,这就是古时候大内尚膳监,那些太监干的活儿跟这个管理局意思差不多。

王老实怎么也不明白,这个和自己家实在扯不上关系吧。

“他们这是要干吗?”

王嘉起说,“黄书记调走了你应该知道吧?”

这个消息王老实早就知道了,不过黄书记没有如愿入主京城,而是去了人大,再有什么想法,就很困难了。

王嘉起说,“新来的路书记对老同志很关心,特别是对咱家,还点了名呢。”

原来如此,王老实豁然开朗了,手笔不小哟,堂堂一个大书记,亲自关心一个退休干部的生活,啧啧,天下奇闻啊。

“他这么做可不厚道啊。”王老实是不满意的,虽然表面上是关心,但实际上呢,太下作了,招人讨厌。

王嘉起点点头,儿子这话他也认同,“滨城日报报导出来的当天,就送了四桶油来。”

王老实一阵冷笑,“就这点想打发我们,是不是太看不起人了。”

要是连这点都看不透,王老实就什么都别干了,不如跟家里混吃混喝,弄个一世平安多好。

这个路书记用这样的手段来表达态度,顺便逼着王老实表态,呵呵!

王老实心里腻歪透了。

他跟自己老爹说,“这个态度咱就收了吧,反正没多少东西,我是要装傻充愣的。”

王老实真不想掰扯这些烂事儿,眼下,他对这种情况是极力避免的,这位路书记手段太糟心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王嘉起没反对儿子的决定,“这个你自己拿主意吧。”

王老实说,“您放心,我不会做混蛋事儿,滨城的事儿还得在滨城办。”

对这个路书记,王老实记忆中有印象的不多,自从他上任后,王老实专门让司家瑞做了研究,尤其是其过去的履历。

总得来说,司家瑞给的评价不高。

路亮工属于那种对经济数据追求疯狂类型的,办事儿有些不讲究,规矩什么的,经常被他当成技术手段使用。

根据司家瑞的研究和分析,王老实记住了四句话:

“发展高于一切!”

“经济高于一切!”

“创新高于一切!”

“速度高于一切!”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却非常明确的反映了这位的执政风格。

发展是他上任伊始的时候经常讲的。

经济是一年左右时候的口头禅。

创新是他占据主导地位时最注重的。

速度是路亮工想要更进一步时关注的。

现在刚刚来到滨城,路亮工就提出了发展高于一切,在王老实看来,为了自己的发展,他算把什么身段之类的都不要了,多不要脸的事儿都干了,就比如让人给王老实家送米面。

三百九十一,这人厚道

路亮工这人在王老实心里属于脸谱型的,踩对了点,助力极大,一步踩错,损失起来难以估量。

王老实一直提醒自己,必须小心再小心。

投资打了水漂倒不怕,到了这个时候,王老实已经不大在意赚多少或者赔多少,他担心的更长远些。

滨城的孵化器项目不是王老实头脑发热拿来忽悠人的,这可是他转型和创业的重头戏。

他不希望因为一个领导人思维模式的缺陷,导致整个战略处于被动的地位。

这样的失败是王老实不能接受的。

王老实跟老爸说,“我明天去京城。”

当爹的很认真的看着儿子,好半天才说,“你自己都想明白了?”

王老实偷偷给老爹塞了几包烟,然后说,“凡事儿都有个轻重缓急,越是着急的事儿越不能急。”

“道理说的通,那就去吧,冷冷也好。我就不给你什么建议了。”

“明白。”

——————

市委大楼,八楼的西头,路亮工的办公室就设在这里。

这位新书记正站在窗前,手里是一把小铲子,认真的摆弄一盆君子兰。

屋里还有一个人。

路亮工放下铲子,问,“这么说,那个王落实在滨城就住了一个晚上,今天就回京城了?”

“是的,交管局那边儿已经确认了。”

路亮工又是半天没说话,房间里的空气犹如凝固了一般。

他转身看向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副大字,‘韧’。

良久,他叹口气说,“孵化器这个提法太形象了,可操作性也很强,非常————通知京城的招商部门,让他们按程序跟进吧。”

“是,书记我这就通知驻~京~办的同志。”

“等等,何市长那边儿,给我约下时间,就中午吧,我们一起在食堂吃午饭。”

“还有,安排个时间,我去趟老干部局调研。”

“是,我和秘书长商量下行程。”

路亮工挥了挥手,重新拿起小铲子,又开始专注那盆花,等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又烦躁的把铲子重重的放下。

几个月没回京城,王老实竟然有了一种陌生感。

车子驶入二环后,王老实突然说,“别回家,去长城转一圈。”

车子重新汇入滚滚车流中。

到了地方,王老实也没下车,看着如织游人,他问开车的司机,“你觉得这地方值得来看看么?”

司机想了想说,“有时间的话,我会来看看。”

王老实笑了,问,“冲着什么?名气还是真想当好汉?”

“应该是名气吧,别人都来,我觉得也该来。”

王老实没觉得这个回答有什么不对,很朴素的答案。

他拍了拍司机的肩膀,“回去吧,这个好汉还是先让别人当吧,我们等人少的时候来。”

滨城的变故打乱了王老实的计划。

按照他开始的行程,他应该在滨城停留一周时间。

重点是三件事儿。

解决华夏未来组织机构的改革,这个方案已经有了初步方案,在实施前,他想用几天时间和高层管理人员再深入的研究,毕竟是大事儿,不能草率。

第二件事儿是华夏时代的项目启动,王老实觉得时间刚刚好,滨城是京城奥运会的分赛场,时代奥城项目可以开始了,借着奥运东风,一举奠定他们在滨城地产界的地位。

最后就是准备圈地,这个地块儿他也选择好了,就在协和南路两侧,眼下还都是荒地,王老实打算把这里打造成为北方最好的创业园区,他是没打算掏钱的,可市委的那位玩儿了一手臭棋,王老实只能先离开。

重启滨城项目之前,王老实知道自己必须在京城有所动作。

回到家后,王老实打了一圈电话,然后就跑了出去。

这个家不能待了,估计一会儿就人满为患。

他把所有的礼物都堆在客厅里,告诉张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