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自己家里就是招贼了都不用操心,犯不着,有本事找出钱来,老娘佩服你,给你送锦旗。
王老实说,要是不反对,就这么定了,先注册吧,用你的名字,从教委办,能有税率优惠,回头我给你找人办。
民办教育机构可以从两个渠道申请,一个是教委,一个是工商局,教委这边儿更合适,税率优惠很大,有公益性质,就是办理难度大,工商那边儿缴税是没优惠的,可容易办。
开玩笑了,王嘉起区长虽然是公安局长,可还兼着副区长呢,主管的就是教育、文化、环境、卫生,区长公子找你办点事儿有困难?
有困难找区长去,王老实可不会放着方便不用。
王冬云没反对。
两人又探讨了半天,王老实尽可能的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给王冬云听,王冬云也听的很认真,后来还拿本记下来。
这时候,王冬云对王老实已经不存在半点轻视,相反,她知道人家的想法比自己琢磨的还精湛,更具有操作性。
就比如说教室队伍的招募,王冬云一开始想从各个学校的老师里面找兼职,而王老实却坚持从艺术院校里招专职,另外再找名师来兼职。
仅此一项,学校的档次立即拔高到了顶端,别人想超越,要付出的代价就巨大的多,在竞争的道路上,这点领先非常重要。
学校的名字王老实也起好了,华夏未来艺术学校,王冬云一看就相中了。
经费问题王老实也说在了前面,财务人员他会安排人进来,王冬云也可以,话说透了省的以后因此有嫌隙。
王冬云没反对,反而觉得这应该的。
关于财务的人选,王老实早就物色好了,大伯家的二姐是个细心的人,虽然不是财会专业的,可是来盯着总是没问题的。
大致的算了下,办好这个学校,王老实要拿出五百万来,才能见到模样。
想到马上就要花钱似流水,王老实也苦笑,还没捂热乎的钱,就花了,这速度,是不是很有时代性。
买楼大概要四五十万,装修至少也要这个数,一百个就没了。
设备就不用说了,各类乐器,专业的舞毯,消耗品,人员工资,保证金,那都是无法节省的。
没有五百万真心办不成。
一连好几天,王老实都在和王冬云说学校的筹划,后来王冬云突然咂摸过味儿来了,“我怎么感觉你这是要当甩手掌柜的?”
王老实哈哈的笑了,伸出大拇指,叫您奶奶行吧,您终于说了。
投资的钱也准备好了,韩姨办事儿也给力,说上会就上会,卖了,国资局也点头了,每平米2400块,不高,但也没低到让人家说三道四的地步。
王老实千恩万谢的给韩姨送了一套高档的化妆品去。
就算老爷子得势了,王老实也要会做人。
四十一,蒙混过关
王老实在家里被老娘揪耳朵了。
老爸也黑着脸,两只眼瞪的溜圆,时不时的一股怒气涌出。
姐姐则在一旁幸灾乐祸的样子,嗑着瓜子看王老实的笑话,或者是看爸妈替自己出气。
这一个寒假,王老实作的可以,蹦跶的也欢实。
乐极生悲了。
他也没想瞒着家里,但还是有些前世的习惯,什么都不说,结果自然就引起全家的愤怒。
王老实办的事儿可不是小事儿,好几个渠道都传递了些许不完全的信息到了王家。
首先就是街道的韩主任,碰到王区长夸孩子有眼光,有魄力,好胆识。
真把王嘉起同志给夸懵了,心里真突突。
然后就是秘书小丁,王老实找他帮忙打招呼,介绍他认识王冬云,让他帮衬着办手续。
身为王嘉起从镇里带过来的秘书,能力放一边儿不说,忠是第一位的,涉及到公子爷的事儿,好像还不小,他要是瞒报不说,下场不会多好。
再者就是大伯家的二姐,来了区里自然要跟老婶汇报下,王老实安排她住到自己家空着的那套房子里,到叔叔家来报到是必须的。
一连串的事儿,王老实在外面干的好大事儿就摆在了家里面前。
其实还有一个不能摆上台面,姐姐王馨那里自然也收到了消息,虽然王老实威胁了,可人家眼里能有王老实?刘成君觉得自己若真不汇报,王馨一定会直接剐了自己。
死道友不死贫道,刘成君爽快的卖了王老实。
王区长家摆出了三堂会审的架势。
只等王老实要么坦白从宽,或者变为屈打成招。
他们不知道,王老实变得奸猾了许多,他哪里是招供,完全是给自己脸上涂金呢,净拣好听的说。
不过他还是大致把自己在京城大学的一些事儿经过一番修改加工之后说了。
原则就是大方向上不改动,些许的细节就能藏的藏了,能夸张的就点缀下。
一家子都听傻了,怎么听都觉得不像真的,讲神话故事也就这层次了。
但实实在在的钱已经经过二姐证实了,买了楼是真的,王区长让小丁打听过了。
办学校也是真的,有小丁开路,自然是特事特办。
那楼已经开始砸墙,院子已经开工清理也是真的,王馨得到了详细的报告,比王老实知道的都详细。
“那可是五百万啊。”李梅同志不争气的说话哆嗦了。
她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
李梅最担心的就是儿子的钱赔了可怎么好?
王嘉起区长眼睛也瞪不起来了,儿子赚钱的本事就不说了,他听出一个滋味来,自己这次提拔好像跟儿子有些关系。
其实王老实已经在节省着说了,不过他低估了他老子的领悟能力。
王馨则是气得直哆嗦,这个混蛋弟弟,赚了这么多钱,就不知道让老姐帮助分担点?
偏要自己扛着。
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老姐这日子过的多苦,多久没买新衣服了,连逛街的次数都屈指可数了。
各人的心思都不一样,考虑到角度也不同,王嘉起同志注意到了王老实说他写的东西进内参了,最高领导人还给批示了,这才是他最看重的。
“上内参了?”
“哪一期?”
王老实经过这半天的精神轰炸,脑子已经有些乱了,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
王嘉起没耐心等明天,拉起王老实来,“跟我到办公室里找去。”
悲催啊!
王老实看看时间,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这就凌晨了呀。
想要劝说老爹明天吧,可话到嘴边儿,硬生生的咽了回去,老爹真上心了。
到了老爹的办公室里,王老实没花费多少时间就找到了,在一月份的上半月刊中。
王嘉起区长立即抄起来就看,先看王落实的名字,再看首长的评语,然后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