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1 章(1 / 1)

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救火匠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让司家瑞宣布了一项董事会决议,朱云进入华夏未来董事会并兼任副总经理。

王冬云和几个董事脸色都憋得颜色难看。

他们可是都明白,那董事会什么时候开过?这决议咋就出来啦?

没人是傻子,能坐进来的个个都明白,大老板这是毫无遮掩的表达不满。

联想华夏未来近来的某些事情,有人烦恼、有人恐惧、也有人无奈,还有更多的人充满祈望。

谁能说的准机会就不会砸到自己头上,只要准备好,或许就在明天。

吕建成接到电话后,泪流满面。

几次三番的动位置,他几乎成了王大老板用得最顺手一块儿砖,搬来调去。

有个不着调的老板兼同学,他除了拿着令人羡慕的薪资和福利,真说人生职业规划纯糊弄洋鬼子。

再到美帝后,舒服的日子他给过成狗,刚开始他叫嚷‘真特么的爽!’没少气人。

等时间一长,这货终于知道,年富力强这词儿不是随便形容的,人会憋坏的。

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非他所愿。

每周的工作,他完全可以攒到半天一块儿处理完。

大多数人的选择可能就是到工作地点晃荡,让自己轻松起来。

吕建成没有,他听了媳妇的话。

利用大部分时间上学,和一些专业性人士接触多了,小吕清醒的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二把刀。

混出来的不是人生,是二。

回去,不是买张机票就走,很多事情必须有始有终,这且不提。

机会怎么来的,吕建成要闹个明白。

思前想后,能够说得上话,大概只有司家瑞,他也没客气。

听了吕建成的话,老司倒没隐瞒,把最近一些事情说给了他听,临了还笑话吕建成在国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还真是的,吕建成自然面红耳赤。

老司真不赖,说的真在点上,吕建成不问,愣是没人主动来电告诉他这些事儿。

或许这才是严重的问题。

还有一个人,听吕建成说要回去,整个人愣了半响,他就是丁震源。

沉默良久后,他心里大概也知道,自己或许也该准备做决定了。

是按照可能的安排,回去;还是自己跳出王老实的平台,重新开始?

选择很不容易,幸好,他还有时间。

滨城火车站三站台,经过幸苦排队的乘客们都在看新鲜。

车厢加挂在软卧车厢后边儿,再过去就是乘务员车厢,已经很少有乘客能看到。

一大堆人正在跟着王老实送王嘉起夫妇登车,广大乘客们八卦之心顿起,纷纷小声议论,到底啥情况?

果不其然,看儿子弄出这个动静来,王嘉起是不高兴的。

只事已至此,无法改变,一句胡闹加上下不为例了事。

李梅喜欢,自己儿子有本事还孝顺,当妈的脸上有光,而且这次去那边儿,也不能让人瞧不起。

没敢跟老爷子提,王老实小声告诉老妈,“老邱在那边儿接呢,您啥也甭管,都安排好了。”

阵仗确实大,车队已经抵达那边儿,老邱也飞了过去负责一切。

再没有更舒坦的了,当妈的眉开眼笑,完全对王嘉起的怒目视而不见。

李璐听王老实说起这个事儿,自然是惊喜加担心。

她爸妈倒还好,为了闺女肯定不会乱来。

就是那些亲戚们没省油的灯,王老实的打算是就两方父母见面吃个饭完事。

后来才知道,没那么简单,而自己老爷子也明确说按照人家的习俗办。

斟酌了好一会儿,王老实才下了决心,并把老邱派了过去,“别的都无所谓,咱只要面儿上好看就行,至于李璐她家,也顾忌些吧,你自己拿捏。”

老邱这货别的不行,人情世故是行家,立马答应,“这事儿交给我老邱错不了。”

第1031章 一千零四十一,他是看透了

滨城是北方的金融中心,距离京城这么近,能有此重要地位,实属不易,若非历史缘故,怕是做不到。

城南友谊路迎宾馆里靠南有一片市民无法探究的神秘区域,环境肯定是极好的。那里居住的都是滨城市主要领导,有退休的,也有现任的。

其中一栋小楼,老张同志正在和老全相谈甚欢。

全总主要的工作就是金融方面的,他来到了滨城,不过他日程安排比较紧,所以就没有告诉王老实,也没打算去前苏。

老张是地主,除了工作上的安排,他还私人宴请了老全。

严格说,两人并非一条线上,却也不在对立面,还能算是合作方,更因为王老实的存在,他们私交也是有的。

坐到一块儿,话题自然也就到了王大老板身上。

很多人都诟病一件事儿,那就是王老实事业的停滞不前,加上目前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说起王大老板根本不沾华夏股市的事儿,两人都忍不住唏嘘。

“他说了,咱华夏股民不该是韭菜,那些收割机一茬茬儿的看着恶心。”

对王老实的话,明白人都不会怼回去,里边儿水太深,以至于都没法拿出来说,连监管部门的主管都没几个全身而退的。

可能是关系到了,老张笑着揶揄起来,“你推荐的那几个人实在也不像话。”

全总摇头笑着说,“又不光是咱华夏这样,他们想独善其身也难。”

两人谈话很轻松,也很开放。

“那小子有时候还是厉害,你听他说的,‘战略是科学,也是艺术,但归根到底是哲学。’连姬总都拍案叫绝,专门写了下来挂在办公室里呢。”

老张终归还是叹口气说,“他是看透了,也好,不犯忌讳。”

看了老张一眼,全总端起茶杯,抿了抿,掩饰了他内心的某些特异。

熟归熟,不是所有的话都能说出口,王老实涉足的行业都摆在明面儿上,哪怕现在积累了大量资产没有投资方向,也绝不出手,就是那个原因。

纵观华夏老百姓,有个相当令人费解的现象,那就是有了钱怎么办?

归纳起来有几类:

第一,存起来,华夏人之常情,都能理解,存钱以备不时之需,事实上,大多数人目的根本达不到。

第二,买房则是受全社会的鼓动,好像不买就无法传宗接代一般,没办法,国家三分之一的GDP需要。

第三,消费,就更好理解,让穷给压抑的,必须释放。

第四,投资,让人费解的就是投资,华夏人把餐馆开到了全世界,别看到处都是,其实真赚钱的没几个,是我们国人喜欢干勤行?

完全不是,赔本的概率实在高的丧心病狂,因为我们没有更好的投资出路,不信的话去看看国视的节目,宣传的那些致富能手中有几个不是做饭的,这里涉及了国家经济命脉问题,没得选。

兴亡都是百姓苦,自打古时候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