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6 章(1 / 1)

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救火匠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婚结的,我都后悔了。”

“走吧,你老姑父人不错,我还真怪想他的。”老爷子率先向外走。

把烟头扔地下,碾了碾,王老实也跟了上去。

院里院外,都是喜气洋洋,披红挂彩,女客们头上都戴了红喜字头花,还有小姑娘脑袋上插满了绢花。

临近的几家子都成了接待处,这就是农村的好处,在城里,房子再大,也就一家,人多了,没地方站脚。

村里不一样,排着个数,哪家都能进去坐。

婚礼当天,吃婚宴可不是在饭棚里吃,那是平时,到了正日子,那得进屋,坐炕头上吃。

几乎整个王家都动员起来,每家都要摆几桌,那叫正席,只有戚和陪戚的才能上桌。

小伙子们都会被组织起来,每人发一个大托盘,负责挨桌的上菜,他们也有正经的名号,叫挑盘手。

现在这时候,能办出如此婚礼的,可真不多,本家男人伺候人,女人自然也不能上桌,她们除了挑出来的,算是有头面的,去陪女戚,其余的人就负责烧水,沏茶等杂活儿。

吃饭的事儿,那得等娘家人跟亲戚们吃完,她们才行。

说起来,早些年,她们根本没机会吃,就是每人拿着一个盆,去挨桌的挑剩菜,带回家去吃,那叫折箩。

穷的时候,吃折箩就跟过年一样,严重点说,很多嘴馋的家伙会认为比过年的饭还要强上一些。

王老实这两天也偷着试了试,味儿差了太多,丫的就没法吃。

美食家救火匠表示,还对小时候吃的折箩念念不忘,可惜再也吃不到那种独特味道的美食了。

中午的热闹,持续到二点多,算是有了点安静的意思,晚上会接茬儿,甚至更厉害。

几个同学正式进入驻守状态,屋里摆酒席,吃完就打牌,王老实还得陪着。

不过他借着去厕所的机会,给唐唯打电话。

今天,那边儿更热闹。

出嫁前一天,唐家办事儿,俗称催妆。

跟前苏一样,宾客如云,中午会有一顿正席,开宴时间就是送嫁妆的队伍回到唐家。

电话拨的第二次才接通,还不是唐唯,王老实幸亏没上来就说肉麻的话,要不唐唯得让她的同学闺蜜们笑话够呛。

被几个姑娘轮流逗了一会儿,王老实真冒汗了,这些姑娘们说起话来,毫无遮拦,彪悍的有些欺负人,饶是他脸皮堪比钢板,也有些受不住。

终于等到唐唯,王老实颇关心的问,“累不累啊?”

“不累啊,还好。”听声音,状态不错。

也是,今儿不是正日子,没她什么事儿,主要还是她家里人安排,她就是接待自己那些朋友,明天,她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唯唯还是有心的,问王老实,“你呢?”

咱是大老爷们儿,王老实拍着胸脯说,“我不累,家里人多,热闹着呢。”

腻歪了一会儿,互相叮嘱注意休息,挂断电话,不挂不行,两边儿都有人催。

唐唯那边儿是小姐妹们。

王老实这头儿是自己老姐。

明儿个老姐可是正主儿,她是负责接亲的领头人。

节骨眼儿上,王老实必须溜着点儿。

从厕所出来,到院里问,“嘛事儿,您说话。”

“别贫。”王馨气质大变,成熟知识女性了,若搁在她嫁人之前,此刻王老实耳朵或者腰间早就遭罪了,“大哥来了,喊你过去。”

王老实诧异,“这么多人呢,还劳动你大驾亲自过来,打个电话也行啊。”

王馨本性顿时暴露,敲了王老实头一下,呵斥道,“赶紧过去,我看看你这边儿,别弄乱了东西。”

还得是亲姐,明天接亲要带的东西,都在这院里搁着,她还是不放心,重新再看一遍才行。

没再说什么,王老实进屋,跟刘星他们打了个招呼,出门儿奔大伯院子。

小朱几个还跟着,王老实笑着说,“你们就歇歇把,倭帝国主义就是过来,也进不了咱这村儿吧。”

几个安保笑了笑,还真是,论安全角度,前苏现在妥妥天下第一村,连个苍蝇都飞不进来。

不过,该有的规矩还得有,老李早就布置了比以往更严密的安保措施,小朱应付着说,“反正也没什么事儿,跟着就跟着吧。”

“随你们吧。”

大伯的屋里,王家几个男人都在。

上来说话的是大哥,“人大概下午四点左右到,我想商量下,咱用不用去迎接,要是去,都谁去?”

其他人都没说话,看着王嘉起跟王老实,就这爷俩儿懂的多。

王嘉起沉思片刻后说,“我觉得还是问问的好,这事儿咱说了不算,得看上级安排。”

有道理,王老实也点头说,“我也是这意思。”

他们这么说,别人也没话说,一个个都紧张着呢,原来不觉得什么,到了眼前儿,腿肚子真转筋。

大哥王庆其起身离去,他得抓紧时间。

大伙儿喝着水,聊着明天的婚礼,等消息。

没大功夫,大哥电话打了回来,不用迎接,不过,村里的干部要和滨城的领导们一起迎接。

也是,总归是滨城地面儿,得有主人翁意识。

本来以为没事儿了,大哥又说,“工作组的同志说,一会儿美帝的那位夫人会送礼物,老四那院里得收拾下,其他人先避一避。”

“给礼物啊,那行吧,我先过去一下。”王老实倒没意外,参加婚礼来,该上礼的,他扭头跟老头子说,“爸,这个你得跟我过去,咱一家子接待吧。”

王嘉起点了点头。

就这样,华夏跟美帝安保小组到新房的时候,王家五口人在,老夫妻,王馨和她儿子,加上王老实。

那位劳拉同志还是很懂事儿的,特客气,还专门学了几句华夏话。

“你们好。”

“恭喜你们幸福。”

“阖家欢乐。”

不是多通顺,算应景儿。(未完待续。)

九百五十四,喊破喉咙也没用

下一页

这一晚,王老实没怎么睡,按照习俗,也不该让他睡。

几个货打牌很上瘾,王老实跟着玩了前半夜,输光口袋里的钱,躺在沙发上眯了一会儿。

凌晨三点多钟,天还黑着,前苏就热闹起来。

半夜接媳妇,是本地区的传统。

王老实不需要去,他的任务就是等在院门口儿,等新娘子到了,在娘家人的刁难中,把唐唯请下轿,然后背着媳妇进洞房。

劳拉同志早早的就起来,车队里多了几辆美帝的车,都已经换上了美帝大使馆的号牌,这也算外交规矩。

前苏的接亲车队又庞大了不少。

路人看在眼里,那个纳闷儿啊!

怎么解释都不科学。

本来呢,这位美帝娘们儿什么都新鲜,尤其是给新娘子穿鞋那个活儿,她就愣抢到手里,弄得好些人都措手不及。

幸亏这喜事儿一经华西合璧,变通了不少,加上多年来,国际接轨这个词儿挺时髦,要不接受起来可不容易。

洋婆子,还是个美帝皇后,来给接亲,传出去,那得多爆炸啊!

其实,王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