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1 / 1)

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救火匠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自己想的那个缘故安慰自己,但他现在什么也做不了,甚至都打听不到任何消息,包括于老师那里,王老实也抱着侥幸去问了下,可于老师人品坚挺,只是笑着说没事儿。

王老实彻底死了心。

回家之后,老爸也来了,老妈眼睛里都是期盼,王老实知道这是着急要知道自己到底考的如何,三天里,老爸老妈强忍着不问,已经是极限。

“我感觉还行,先估分,要不饭也吃不素净。”王老实扬了扬手里的答案。

老爸点头道,“行,仔细点,不急。”

王老实心里想笑,说不急,其实心里不知道有焦,必然恨不得赶紧听到一个好消息,可有怕面对现实,矛盾的紧。

李梅同志很想说什么,可也张不开嘴,只能等,看王老实坐在书桌前估分,不敢打扰,只好到厨房去看煲的汤,眼睛却不时向外面瞄。

估分需要的时间不多,不到一个小时,王老实就把分算出来了,660分左右。

有点二啊!估计状元的分也就680左右,自己惊艳的过分了。

没控制好,王老实挠头了,自己分析过,考京城大学,610分就差不多了,毕竟自己是文科,不比理科生,这660分,太过啦。

虽说脸上好看,却让自己惹上了不必要的麻烦,若是平日里自己学习成绩就好,那没的说,可.

唉!王老实重重的叹口气,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如此的冲动。

分数上,语文控制的不错,问题出在数学、历史以及英语上,虽说主观题估分不好估,可王老实基本上都把得分点给答出来了,阅卷的时候,拿分是妥妥的。

应该说,心态过于放松,王老实后来有些松懈,分数没控制住。

熟不知,王老实这厮的懊悔之举,让一直紧盯着他的父母误会了。

咣当一声!

王老实扭头一看,老妈面如死灰,手里的大汤勺已经掉落在地上,和瓷砖接触之后,发出了一声巨响。

老爹的脸色同样难看,看着王老实讶然的脸,王大书记摇摇头,转身就走。

这还不明白的话,王老实就白活了,赶紧起身,说,“爸、妈,看看报哪个专业吧,我是认准了京城大学了。”

其实他想都不想,就是奔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去了,只不过,征求爸妈的意见是必须的。

而且这个状态下,王老实可不愿意让自己的老爸老妈受折磨。

果然,此言一出,二老顿时都愣住了。

京城大学!

这个高大上的名字其实他们想都没想过,能上一个二本,就烧高香了,还京城大学!

王书记最先回过味儿来,他不认为到了这时候儿子还能有心情开玩笑,沉着脸问,“你估了多少分?”

王老实说,“660分左右,上下差不了十分。”

两口子彻底不会了,怎么可能?

十一,祸根还是王老实

“这是很严肃的事儿。”王嘉起同志说话毫不含糊。

事儿就是这样,高考成绩会很快下来,不算查分,就是分数通知书,还有大学录取通知书,那都是无法作假的。

王老实会傻到拿高考分数作乐?

绝大部分人不会,但不代表所有人不会,侥幸心理也好,混的意图也罢,总有人以身试胆。

工作中也是,得过且过,混一天也是好的,不少人就这么把自己一辈子给浪费了,仅有的信任和人品也糟蹋光了。

王嘉起同志好歹经历丰富,见多了这样的人。

按说他不该怀疑儿子。

问题是,以王老实之前的光辉历程,让他相信王老实的660分,实在困难,哪怕王老实说个四百**十分,他也就认了,660!他可真敢。

李梅也有这心思,她对儿子是抱有希望的,但决不能是这样的。

“儿子,说实话,到底多少分,爸妈能害你?告诉妈,妈保证不让你爸打你!”

王老实哭笑不得,拿出自己记录答案的文件袋,大部分答案他多誊写在上面了。

“这是我考试时抄下来的各科答案,都在,您有功夫自己对着答案算吧,我是饿了。”

“我来!”

王嘉起同志勇敢的担负起重任,投身到算分的大业中去。

这也是被逼急了。

王老实给出的路数漏洞颇多,带答案出考场是惯例,但考场纪律上是不允许的,监考老师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真较真儿,都算作弊。

可莘莘学子们不容易,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下,一些无伤大雅的东西还是会被轻轻放过。

王老实带出来的也只是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观大题是没办法的。

当爹的自然也明白,可客观题的分数算出来,大体也差不多了。

其实若是处心积虑,王老实还能做更多,当然,父子之间要是到了那个份上,就没意思了。

心里大半儿是相信了,也觉得之前王老实说的置气之说。

人就是这样,总是希望把事儿忘好了想,尤其是对自己有利的时候。

对儿子的厌恶占据了王嘉起好多年,可儿子在关键时刻的争气,让当爹的满心高兴。

“孩子他妈,拿酒来,今儿跟儿子喝点。”

李梅心里的阴霾一去,同样容光焕发,平日里对酒管得严,今儿根本就没任何阻拦的意思,直接转身去拿酒。

王老实真心不想喝酒,可拗不住老妈老爸高兴,就陪着喝了点。

下午,王老实又去了学校打探消息。

可惜,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找了一个IC卡的电话亭,给班里的同学打电话,旁敲侧击的找査芷蕊的下落,同样没有。

又去了趟医院,查无此人。

王老实不甘心,重新回到学校,还特意买了两包好烟,塞给门卫,问上午的救护车是哪个医院的,顺着这个找还靠点谱儿。

“区医院的,直接送人民医院了。”

这个消息让王老实心里一沉,必然是病的不轻,不然怎么可能转送市区医院。

忙碌了一下午,得到了这样一个消息,王老实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回到家,老妈还在厨房里忙活,王老实强打精神,这时候不能让父母看出自己的情绪来,要不然好不容易安抚住的家又要起波澜了。

王书记和李梅同志兴致勃勃的开始和王老实商量专业的事儿。

王老实说,“子承父业吧。”

李梅不同意,“国际金融这个专业多火啊!”

王书记沉吟半响儿,“就中文吧,将来的事儿谁也不好说。”

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专业这东西看起来重要无比,但是到了一定的层次,真的不是多重要,尤其是文科的学生,无论任何专业,其实就是没专业,不像理科生那样。

选专业不过就是对将来就业有影响,可事实上,现在的社会上,除了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岗位,其实专业的东西已经无法衡量一个人是否能胜任了。

尤其是文科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