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1 / 1)

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救火匠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去。”

唐建兴终于不言语了。

郑捷气没消,斜着眼瞪了唐建兴一眼,“还坐着干嘛,赶紧买菜去。”

唐建兴一点也硬不起来,老老实实出门。

——————

王冬云终于见着王老实了。

从王老实进屋开始,王冬云就抱怨,也许是觉得自己确实过了,王老实只是笑。

年底了,任何一个单位都是焦头烂额的时候。

官面儿上的事儿,王冬云真不敢自己做主。

尤其是王老实着重让她结交的几个,她心里没底。

华夏未来发展到今天,在滨城地面儿上,她王冬云也算一号人物了。

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上,非常符合中央的精神,与那些遍地都是的补习班相比,华夏未来才是领导们心头肉。

王老实对礼单看了一眼就放一边儿了,只说了句,用完销毁,别存档!

后来因为送礼单曝光而倒霉数不胜数,王老实不能栽这个跟头。

他之所以不回家,而要赶到华夏未来,是因为学校要配合滨城宣传口举办一场汇报演出,时间就在大年初八!

看完之后,王老实一皱眉,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王老实说,演出地点能改到人民剧场吗?

王冬云想了想说,那要和市里商量。

王老实点点头,试试再说。

又看节目单,王老实也不太满意,时代特色少了些,说白了,太艺术了,缺少政治立场。

听了王老实的意见,王冬云有些不同的看法,可王老实说,我说出来比让人家说出来要好。

一百一十七,厌禳钝滞迎新岁

华夏未来已经有了四所分校,王老实没有开什么会议,还是坚持那个原则,王冬云掌舵。

把一些大事儿如年终奖之类的安排好,王老实就回家了。

一到家,老妈就揪着耳朵数落,为啥不把唐唯带家里来。

王老实纳闷问,带她到家里来干啥?

姐姐在一旁说,咱妈这是给你选妃呢。

老妈一回头霸气的说,你闭嘴,你的事儿我还没同意呢。

王馨一转身回屋里了。

王老实知道事发了,姐姐应该和家里摊牌了,看起来爸妈不太高兴。

这事儿王老实得躲远点,以免惹祸上身,至于姐姐说选妃那个事儿,王老实也警惕起来,但这不是说的时候。

关于唐唯的事儿,老妈没再提。

李梅告诉王老实,今年过年要回老家过年,大伯几天前来过了,专门说了这个事儿。

老爸也决定明年退二线,今年也就没必要再死盯着了,一个多月前从市局派来一个副局,明显是准备接班的。

王老实也觉得老爸此举明智,向上无望,不如混个退休待遇。

想了下,这边儿其实也没啥事儿了,该走到的基本上都去了,没必要自己去的有别人去,回老家过年比待在这舒坦。

心里一放松,王老实好好的睡上了几天。

三十儿快到了,全家都在准备。

王老实被老妈拉着到年货市场好一阵采买,王老实也没觉得累,相反,他很享受。

年二十九,王嘉起几十年来第一次提前给自己放假了,一家四口回了老家。

王嘉起看了王老实的车,没说话。

老家年味儿浓,正好赶上村里年前最后一个集。

想要从路上把车开过去那是妄想。

把王老实和车扔到村边上,人家三个一边逛一边回大伯家了。

王老实只能坐在车里抽烟看着人来人往。

三哥王庆阳找到了王老实说,你把村里的路都忘了,绕过去不就行了。

王老实还真想起来了,是有条小路能绕过去。

坐在车上三哥问,这是谁的车?

王老实说,公司里的,我开回来了。

三哥问,京城的?

王老实点头。

三哥还问,公司做什么的?

王老实说,说起来是个饭店。

三哥说,咱家里给你送菜吧,城里不是讲究不用农药吗,我们给你送不用农药不上化肥的菜。

王老实立即对这个平日话不多的三哥刮目相看。

别看路远,可要菜价真上去了,也划得来,用三蹦子送菜其实成本没多高,京城用的菜还多是鲁东产的,路途更远。

车开进院子里,几个哥哥姐姐看了王老实都上来近乎。

大伯也难得出来了,刚才王嘉起区长来,大伯都坐在屋里没动。

因为蔬菜大棚的事儿,大伯家今年过年要比以往准备更丰盛。

不过,看王老实从车上卸了那么多东西,院子里的人也有些吃惊,吃得完?

还没等王老实进屋,三哥又坐上车说,“老四,拉着我,去村西头,买鞭去。”

王老实知道,老家上坟习惯还是白杆鞭,那种有国家认证的小红鞭在村里没市场。

中午饭的时候,王老实终于如愿吃到了烤红薯,比大街上买的更香甜。

三个嫂子都在院子里忙活,杀鸡宰鱼忙得不亦乐乎。

王家传统,年夜饭是媳妇上手,老爷们要在子夜之前到坟地上坟,而姑娘家是没资格的。

大伯家还剩三姐没出嫁,正好和王馨凑到一块,也许是不痛快,王馨没少说些怪话。

王老实真想过去说,你这是给自己积攒仇恨,本来不大的坎儿,你非得弄成滔天级别。

别看老爸老妈不说,都给你记着呢。

二哥王庆让拉过王老实来问,四儿,有对象了没?

二姐听到了,赶紧插话,二哥,你家那个表妹就算了,不对当。

二哥讪讪没再说。

就算外人也看得出,王家这哥几个里最有出息的是老四了,也几乎是村里公认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哥说起了征地的事儿,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的,可到了年根也没个明确说法。

那些花大价钱当上村长的眼都蓝了,不是每家都有那么多积蓄,很多人是借贷来的。

所以大哥对王老实没让他竞争非常庆幸。

大伯说,小四读书好,事儿看得明白,道儿也出得好,现在村里一半人得念咱家的好。

当初跟风建大棚的不少。

菜篮子工程就足够他们把菜卖个好价钱,根本就不用自己出去推销,都上门来。

钱是英雄胆,有了钱人的精气神就不一样。

和去年相比,大伯家就变了很多。

几个哥哥说话也硬气了些。

王嘉起也感觉到了。

这一切都是老四王老实带来的,大家只是不说而已。

酒足饭饱,男人们都去坟地,女人们留在家里做馅儿准备明天凌晨的饺子。

王老实躲在一个厢房里没去。

拿着电话本挨个拜年,打不通的就发短信。

整整忙活了一个小时才算利索。

同时,他的电话也接个不停,当然有资格给他打电话的人不多,也就有数的那些个,更多人使用短信拜年。

很多人的号码王老实都不知道是谁,他也只能归类,估计都是华夏未来的中层和一些老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