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还架着一面大桌,桌上摆着糕点蜜饯之类,伸手就能拿到。
桌上放着一杯清茶,还是温热的。
拿起茶杯,浅饮一口,高纨回味着茶香,然后喃喃自语:“这是立信啊。”
之前子侄们在此,人多嘴杂,他不方便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实际上高纨很大胆地猜测,李解根本就瞧不上这千金还是万金的,这些东西,只要李解想要,随便派出一队勇夫,就能抄掠一番。
淮南蛮夷那么多,一个部落凑不出来,一百个部落总能凑出来。
整个淮水之南,不但有铜矿、铁矿、煤矿,金矿也是有的。
打下了大大的地盘,还愁什么千金万金?
在高纨看来,能打动李解的,必然是回报远远超过千金万金,十倍二十倍乃至百倍千倍。
“‘鳄人易金’,是立信;鳄人无敌,是立威。有此二者,‘东海琉璃’此时以稀为贵,倘使‘东海琉璃’众多,彼时以众亦为贵。”
言罢,高纨又喝了一口茶,他突然觉得李解不可能这样肤浅,纯粹的掠夺,没有必要。
如果是一个蛮子,根本不需要玩这种套路,直接抢劫的效率最高。
抢遍天下,也是数倍数十倍千倍万倍于千金的价值。
只要眼睛不瞎,高纨是看得到淮中城内藏的秩序和稳定的,千乘邑几代大夫都不做到的事情,在淮中城,半年就做到了。
这种神异,让高纨敢于断言,李解不是奔着大乱去的。
治世,才是李解的归宿。
“这其中,定是有深意的,老夫思量,还是浅薄了些许。”
自嘲地笑了笑,高纨捧着茶杯开始重新梳理李解治下的分工,以及他印象中李解的地盘范围,同时在这些地盘上,又有什么特别诡异的政令。
闭目沉思了许久,等到手中茶杯中的茶水都凉了之后,高纨猛地睁开眼睛:“老夫记得,逼阳城中市易,仅以圆形圆孔钱为准?”
想到这里,高纨猛地站了起来,茶水顿时从茶杯中洒了出来,打湿了高纨的下摆不说,地上也是溅了一片。
“啊呀!”
高纨重重地将手中的茶杯砸在桌面上,“啊呀!”
连续发出了两声惊叹,高纨来回地踱步着,他想着许多东西,甚至还想到了要裹挟齐国之力,来给李解下绊子,但是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摁熄了。
鳄人那无声的威慑力,根本让他提不起任何精神去挑战。
李解这个野人,是敢于冒险,敢于发狂的。
而千乘邑高氏敢吗?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557 李小白有大气运
“易金立信,只是第一步。”
蔡国人士在淮中城的聚集地,叫做“上蔡会馆”,取名这个缘由,跟“上蔡大夫”有关,也就是说上蔡会馆的幕后主持之人,就是蔡国原上蔡大夫,现在的蔡国“执政”蔡美。
“千金宴”之后的第二天,上蔡会馆内,同样是一阵热闹。
蔡夕神色相当郑重地看着亲信们:“第二步,立信于江淮,凡淮水伯伸手可及处,皆可立其信。”
“司寇,贱私有一事不解,易金立信,固然可推行琉璃之证,然则除非东海琉璃高产否则,如何长行此举?”
“若江淮之地,皆行淮水伯府之信,彼时淮水伯府撰于纸上,曰:此值五百圆形圆孔钱,可往江阴会馆兑换。老夫问你,你信是不信?”
抖了抖手中的一张白纸,上面不过是寻常的公,纸张泛黄且质地不佳,但用作通传,已经是绰绰有余。
蔡国国内的高级办公,现在都是改用纸张,而不是竹简木牍。
“执政”蔡美才是跟竹简木牍打交道最多的高级官员,原因是他要主持誊抄、翻译工作,蔡国的藏书,是要重新编撰之后,存档在淮中城图书馆的。
整个蔡国的高级官僚集团,对纸张的熟悉程度,已经相当的高。
他们自然也是晓得,以前纸张刚传过来的时候,价格极其昂贵,现在已经能够用作办公,虽然还是有点价格不菲,但已经比绢布便宜得多,属于可以承受的范围。
有鉴于此,听了蔡夕之言,有人愣了一下,心想一张纸就说值五百个圆形圆孔钱这不太对劲吧。
可就算有点不对劲,但还是有亲信老老实实应道:“司寇,贱私自是信任淮水伯,若成落字值五百,那便是五百。”
“是也。”
听了亲信的回答,蔡夕也是点头称是,“如你所见,凡淮水伯府所出,我等信任有加,原因何在?皆为信也。”
众人不解,又见蔡夕正色道:“若诸君皆有一纸,纸皆值五百钱。试问,以我等家私,岂会计较五百钱?”
“正是。”
“五百钱之重,较之一纸,何如?”
“钱甚重,纸甚轻。”
“若诸君行走行市之内,往来两国之间,去者有江阴会馆,来者亦有。再问,诸君欲购五百钱之财货,是随身携带五百钱,还是淮水伯所制一纸?”
“”
“”
分析到这个份上,蔡国“大”司寇的幕僚团队,也都反应过来。
这其中涉及到的东西,太过深远广大,不是他们这些跟盗匪、刑律打交道的人,能够全部领会的。
但只是一鳞半爪,还是让他们大呼过瘾,有蔡夕的上等奴客,更是击节赞道:“妙啊,若是如此,淮水伯统辖江汉,快则二三年,慢则四五年,定能成事!主人如今为蔡国三公,执政又素来重用,他日必能更进一步!”
这话关起门来说,半点问题没有。
蔡夕的确是蔡美提拔的,但本质上来说,是李解提拔的。
否则他这个原平舆司寇,现在还在乡下吃灰呢。
眼界开拓一点点,思考方式也立刻随之而变化。
原先“大”司寇的团队,琢磨的就是蔡国内部一亩三分地,绞尽脑汁想着把其他老对头全部弄死。
现在地盘放大,扩展到整个淮水流域,乃是汉水流域,这场面就是大不相同。
甚至刚才奴客说话还相当的有保留,毕竟在场众人之中,有的未必是亲信。
只是话头一起,就会有人往深了想。
现在蔡国是李解碗里的一块肉,那郑国呢?郑国好到哪里去了吗?
郑国国君郑爽,难道不是跟着蔡董一起给吴威王哭丧吗?
看上去蔡国全国都是傀儡,郑城子还能相对独立。
但郑城子现在还得跟卫国国君扳手腕,卫郑战争不是那么好结束的。
每天从汝水北上的军火贩子,多如牛毛!
两国打出肝火来,到最后,不敢说全部嗝屁,一个重伤一个轻伤,那肯定是跑不了的。
不管重伤轻伤,郑国到时候那什么来跟李解作对?
甚至想的邪恶点,到时候整个郑国的采购,如果李解坚决只能用“东海琉璃”乃至小纸片来支付,那郑国必须要获得“东海琉璃”或者小纸片。
到那个时侯,郑国大量的物产,可能换来的,就是一堆小纸片
想想都觉得可怕。
也就是蔡国“大”司寇蔡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