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9 章(1 / 1)

战国万人敌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没出过问题,偏偏这次一个中队没来,一百来号人都是抽空出去浪了。

虽然不会离淮中城太远,也可能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但被老大抓了现形,那就只能立正挨打了。

在逼阳城的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一回跟着李解出来混,那也是筛选过了大量残次品。能够以义从的身份跟着伐蔡的原“义胆营”成员,那也是素质优秀者。

“斥候出发了没有?!”

“禀上将军,已经出发!”

“几队?”

“两个中队!”

“再增派一个中队,去颍西,然后北上!”

“是!”

李解叉着腰,来回走动了一会儿,天气有点热,全副武装没必要。

套了皮甲都非常难受,更何况还有金属甲时刻准备着。

大牲口数量有限,斥候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战车拉着,一个部分则是骑兵。

因为是近距离侦查,对马匹消耗还算有限,所以两个中队主要以骑兵为主,战车只有几辆。

尽管是李解改装过的战车,但颍水一带的道路早就废弛,没有国家力量来组织,民间显然没有那个能力来筹建宽敞平坦的道路。

“粮草!”

“禀上将军,已经妥当!”

“淡水!各部水囊数量!”

“禀上将军,已经查验数量!”

“义士义从数量一比一!临时义士等同义士,行军不必负载!”

“是!”

这次军事行动,总兵力一万,从集结到调动物资,都是在逼阳城演练过的。

熟悉归熟悉,真正要开始行动,倒是有点忙乱。

总兵力一万,五千是负责作战的,剩下的五千,其实就是临时壮丁,负责肩挑手提等等负重。

可能会有两个大队在行军过程中武装起来,但是大部分作战部队,在行军过程中,不需要负载,保证体力的充沛。

整个场面调动起来,气氛是变得有点紧张,不过义士们的神情,倒是淡定。毕竟是层层选拔过后的精英,该下的决心,对未来的估计,早就在上了泗水岸边的舟船之后,就已经心中有数。

更何况,半道上还经历了特大暴雨,洪涝说来就来,天地伟力之下,也是对自己决定的一种锤炼。

而通过糟糕的一段大自然考验之路之后,又恰逢州来城不战而降,在大别山颇有名气的云轸甪,更是直接弃城逃跑,这多少对他们的信心,也是一种加固。

处变不惊,也算是一种多重考验之后的收获。

至于义从们,显然要比义士差了许多,倒也不是说害怕,而是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激动。

情绪上来说,就是渴望功劳。

这本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显然一声不响的恶狗,才更加有威力。

嘀——

一声急促的哨声,义士五个大队顿时一紧。

“立正——”

哐!

并不算太整齐的动作,在城头妫田等人眼中,绝对就是整齐划一。

“稍息——”

哗!

依然不算太整齐的动作,但还是有一种肃穆庄严的仪式感。

“请上将军讲话!”

李县长站在高台上,看也不看还在整理队伍的义从,直接冲五个大队的义士们举起了大喇叭“蔡人离我军很近!战机稍纵即逝!建功立业,就在此时!出发!”

说完,随手把大喇叭一抛,沙皮一个箭步,就把大喇叭接住,然后收了起来。

整个过程中,义士队伍都是一动不动,丝毫没有交头接耳,面容都是淡然冷漠,只是那种肃杀之气,哪怕是在淮中城头,还是让妫田感受得极为深刻。

“此间义士,人人呆若木鸡,实乃天下强军也。”

一声感慨,妫田突然道,“诸君,我等当跟从前往,抵近观战!”

战国万人敌

战国万人敌

252 有点奇怪

义士调动的速度极快,整队效率更是超乎妫田的想象。

前军就是义士和临时义士组成的,总计五千人,共五个大队。队伍编组,有着很明显的吴国特色,至少在妫田看来,这支部队跟吴甲区别不大。

都是十进制的。

十人为小队,十个小队就是一个中队,十个中队就是一个大队。

吴国部队中,百人就是一个彻行,等同一个中队。

只是妫田并不清楚,李县长这么干,只是为了方便。

设置伍长啥的,不符合李县长的个人习惯。

一开始,义士只是普通行军,速度并不快,加上道路也并不好,也没看出来有什么超凡的地方。

但是许久之后,陆续有斥候来了走来了走,行军速度明显加快。

“天气炎热,如此进军迅疾,士卒焉能承受?”

没多久,妫田一行人都有点怀疑人生了,因为气温真的有点受不了,但义士主力部队还是在前进,哪怕是义从,虽有掉队,但很快就有车辆跟上,缓和一段道路之后,立刻又能跟上。

时间并不长,期间陆续进行了两次补水,等到又一批斥候到来之后,大部队的行军速度明显降低。

“骑传。”

妫田感觉,这是最后一批斥候,因为这些斥候回来之后,就没有再出去,而是转到后军休息。

马匹休息的时候,骑士不停地给它们按摩,然后让马匹进食补水。

这一系列的操作,根本不需要命令,很理所当然的样子,看得妫田目瞪口呆。

他在逼阳城呆过,但当时根本没办法近距离观察李解手下的主力部队。

此时,他顿时有些惊恐,江阴子麾下有如此令行禁止的强军,吴王勾陈到底是怎么把他收服的?

还有,姑苏王师到底强到什么程度,才能让这样的强军,在外面随便浪?

咕噜。

情不自禁咽了一下口水,摸了摸脖子,真好,还在。

“呼……”

前军之中,义士们都在恢复体力,炊烟是没有的,就地进食。军粮很特殊,似乎是用某种叶子包裹起来的东西。

“这是何物?”

“苇叶?”

抖开了一片芦苇,闻了闻,食物居然没有馊。

“咸。”

妫田的亲随尝了一口,然后冲他点点托,“中士,内有腌肉……或有豆米……”

亲随又尝了一口,的确没有馊。

再尝了一口,天气这么热居然没有馊?

继续尝了一口,为什么没有馊?

最后舔了舔手指,问分发军粮的伙夫再要了一个,必须搞明白,为什么它没有馊!

李解吃的东西跟士兵没有两样,一边吃粽子一边喝水,然后拿起望远镜看了看远处的建筑群,姑且称之为建筑群,这里是颍水入淮口附近的“驿站”。

追溯起来,那都是周天子威压天下时候的事情了。

后来陆续蔡国、楚国、番国、胡国都保养过,但基本都是废弃,最终是民间商人在自发维护。

有好有坏,好处是这里几乎就是算无主之地,谁占了算谁的;坏处也是这里算无主之地,先占后占都不作数,产权不明确啊。

这鬼地方,在吴楚大战的时候,陆续被抢夺四十多回,不同的部队人数不同,过境抢劫的程度也不同。

但不管怎么说,破败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