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叶障目
沮授跟逄纪的关系并不甚好,他这次出来主动替逄纪解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大局考虑。
若不是影响到战事的走向,他也恨不能让袁绍把逄纪阉了再杀。
眼下这种情况,东方的战线已经不可维持,杀了逄纪的话确实不是一个好兆头,很容易引起士气的低落,毕竟颜良死了,高干又被擒,不利的战事太多了。
袁绍深深的吸了两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问沮授道:“那眼下这种情况,袁某又该如何?”
沮授捉摸了一下,没有吭声。
却有田丰站出来道:“大将军,现在河北的壮丁已经召集的差不多了,大将军本阵的兵马之多已是空前之数,颜良战死,高干被擒,东线既然已经无力,不妨将兵将收回,全力打下白马和延津,进军河南,先灭曹操!再分两路兵夹击陶商攻取徐州,大将军,眼下这才是最稳固之法。”
田丰的方案是好方案,但他说话的语调着实是让袁绍有些接受不了,好像谁欠他钱一样,他说的话就必须得听。
语言是一门艺术,同样的一件事,从有的人嘴里说出来那叫谏言,从有的人嘴里说出来那叫放贷,还是利息贼高你不要不行的那种。
特别是田丰的最后一句话,颇有些直接肯定了袁绍先前的策略不行的意味。
袁绍现在要是有别的可行策略,一定会直接挥手甩田丰一个大耳刮子,然后再居高临下的好好讽刺他一番,最后把他剁碎了喂狗。
可问题是,他眼下真没有其他策略。
文丑哭够了,从颜良发臭的尸身上站了起来,高声道:“大将军,末将愿为先锋!杀尽南军为兄长报仇。”
袁绍摆了摆手,道:“且不急,日后早晚寻的机会让汝报仇。”
说罢,他不满的看了田丰一眼,又看了看逄纪,转身走回了帅帐。
众人鱼贯着随袁绍而入,少时,便只是留下了袁尚和跪在地上的逄纪两人在帐外。
袁尚怒气冲冲的看了看逄纪,不满道:“起来吧,还跪着干什么!”
逄纪抬手擦了擦汗,虚弱的站起来,对袁尚道:“多谢三公子为我求情。”
袁尚哼了一哼,道:“求情又怎么样?还不是被父亲臭骂了一顿?我从小到大,还从未曾遭过父亲这等痛骂!都是因为你。”
逄纪心中暗道骂你一句畜生而已,咋就变成痛骂了?
这小子真是不抗拾掇。
不过话虽如此,自己还是多少得表示一下,相谢其救命之情。
逄纪尴尬的一笑,道:“三公子,在下在开阳城时,偶听陶商言下之意,他与袁谭之间,似乎是有些勾连。”
袁尚这孩子极为武,大家一同商议此事。
此时的陈登,诸葛亮等一众也已经安抚徐州士族完毕,返回了陶商这里。
大家听了董昭的说辞之后,陈登第一个认为支援曹操,确实符合当下的既得利益。
眼下确实不是应该彼此算计的时候,徐州军应该和曹操合兵,大家共同御敌,一起击败袁绍,至于击败袁绍之后的事,那就回头再说了。
陶商又询问了包括郭嘉,诸葛亮,鲁肃等人的意见,大家对此一致表示同意。
既然听众人都这么说了,陶商也就赞同了。
那就集徐州军之力,前往中原,与曹操一同对阵袁绍。
众人依照陶商的命令,纷纷下去办事了,唯有一个人磨磨蹭蹭,留在了厅堂正中,没有着急走。
陶商一看,是司马懿。
“小懿,你不去办事,在这磨蹭什么?我可没时间请你吃午饭。”陶商疑惑着道。
司马懿闻言先是一愣,接着委屈的道:“学生可是你的弟子,老师怎地连口饭都不管?”
陶商白眼一翻,道:“三年学徒,两年效力,你给我当了五年徒弟,至少得管我三年饭……你怎么还好意思来吃我的?”
司马懿闻言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这是哪来的道理啊,简直闻所未闻!
但当师傅的嘴大,自己终归也是不能说什么。
司马懿长叹口气,对陶商道:“老师,这饭学生还是不吃了,你只要别让学生管你饭就行……学生留下来,其实是想跟你说一点自己的想法。”
陶商伸手示意司马懿坐下,奇道:“什么事情还需这般郑重?”
司马懿回道:“自然是刚才出兵援曹的事。”
陶商闻言一挑眉毛,奇道:“仲达莫非是觉得不应该出兵增援曹操?”
司马懿急忙摇头,道:“增援曹操是必须的,不然若真是让袁绍将他灭了,我徐州定然难以久持,只是增援曹操眼下虽属大事,但是正因为如此,弟子觉得咱们遗漏了一个重要的地方。”
陶商好奇的看着他,道:“什么地方?”
司马懿一字一顿的道:“范都,天子!”
陶商先是皱了皱眉头,仔细的思虑了一下,突然间脸色变得煞白。
司马懿说的不错,自己还有大部分人,眼下确实是被一叶障目了。
三国有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