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成废纸,虽然缅元弱鸡了点,可是至少是缅痶的法定货币,肯定倒不了。
两边都有理由。
袁义一直听着。
手下快速形成报告。
他并不参与,因为最终决策可不是他来的。
这种研讨会的意义并不是让专家们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来,而是形成一份详尽的风险评估报告,为领导们的决策补充事实和理论依据。
最终由央行的上层来决定实行何种政策。
理越辩越明。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一小时后。
会议结束。
袁义把会议纪要交给了手下。
下午三点。
一份详尽的二十几页的研讨报告就新鲜出炉了。
递交给了央行领导。
次日一早。
央行开会决定将亚元暂时性纳入储备货币的名单,今后和缅亚经济特区的贸易结算在缅元的基础上,增加了亚元币种。
这个结果于次日开始生效。
当然。
朗蔡那边也是需要去沟通的,华夏单方面也无法决定。
对于华夏的做法。
朗蔡并没有说什么,还表示理解。
他不理解不行啊,缅痶的人民币储备不够,美元储备也在消耗,缅元大幅度贬值在即,华夏企业寻找一个新的资金流出通道无可厚非。
不过这样也好。
先让亚元缓解一下缅央行的压力。
自己也松一口气。
至于后果和影响,朗蔡并不在意,就一百亿人民币总额而已,缅痶现在是特殊时期,亚元沾了点便宜,打破了他定的额度限制。
可是华夏泱泱大国。
根本不会给亚元占便宜的机会。
想到这。
朗蔡就放心了。
心里还美滋滋。
因为华夏的这项政策,将会快速消耗掉缅亚银行手里的人民币,要是可能的话,甚至消耗缅亚银行手里的美元和其他外币储备。
这样一来,光是民间企业的资金转移,就能让缅亚银行头疼的。
以前这部分压力全是缅央行在扛。
现在有了个顶锅的。
朗蔡都觉得零是不是脑子秀逗了,向华夏提出这种要求。
。。。。。。
缅亚经济特区。
听到这部分非贸易资金可以转移回国。
很多公司立即行动起来。
仅仅一天。
华夏企业就转移回去了将近四十亿人民币,他们将手里的亚元全部换给了在缅亚经济特区开了分行的华夏工商银行,华夏工商银行会把这笔钱找央行进行套现。
让这些华夏企业的老板们狠狠地松了口气。
虽然缅亚银行说了。
你换成人民币没问题,可是再要用人民币换成亚元,就必须是以贸易的方式,这让不少看好缅亚经济特区的商人犹豫了。
但是大部分华夏企业还是选择了把钱转移回国安全点。。
这种半自由的货币兑换模式主要是为了避免有人恶意把华夏央行的亚元给换完了,完不成稳定储备的任务,唐青特意加上去了。
可不能让人乱搞,而华夏也对这种行为表示支持,现在亚元的未来不明朗,双方对于货币兑换的自由程度还是控制一下比较好。
就这样。
唐青的亚元储备任务完成了一个。
剩下。。。还特么有九个。
他把目光又盯上了周边国家。
第七百六十四章 购买银行牌照(求订阅!)
二月十九日。
缅痶。
缅亚经济特区。
旺萨一早就赶到了新安镇。
连早饭都没吃。
他昨天晚上接到了零的电话,说有事找他商量,可是什么事零并没有说。
这让旺萨忐忑了一个晚上,零找他的应该不是什么小事情,特别是对现在的零来说,以他的身份地位,在这个国度搞不定的事情真的不多。
而找他。
很可能是和泰国有关,而且不简单。
旺萨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
新安镇的街头和几个月前没有什么变化。
这里的建设规划都是一次到位。
没有出现任何一栋建了拆,拆了再建的建筑,街道上行人如织,由于今天周末,既是赶集的日子,也是这边工厂一周唯一的一天假日,街道上人头攒动。
双休这种好事。
目前并未在这里实行。
这对企业老板来说当然是欢喜不已,虽然按照规定,周六的工资是平时的两倍,可是相比员工们多工作一天创造的价值,这点钱并不算什么。
不仅仅是缅痶本地的商人。
这里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华夏商人。
由于缅亚经济特区挨着华夏,边境口岸的建设也早已完成,道路畅通,跨境手续还非常方便,导致很多华夏云省的人来这边做生意、打工、旅游。
开始他们还想着凭借华夏的小商品制造领域的优势,大赚特赚,可是过来后一调查才发现,特么的这边小商品制造规模强的吓人。
基本上人们的生活用品,五金家具,服装鞋帽,这里都可以本地产,后来他们才了解到,缅亚银行集团对于全产业链的打造是如何的‘不遗余力’,如何的‘彻底国产’。
不仅仅是低端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也十分兴盛,和他们以为的连大哥大都没见过的情形迥然不同,这里早已开始普及手机,而且非常便宜,质量也不错。
各种家电更是让华夏的商人们傻了眼。
这还怎么玩?
这里弄得好像比国内的县城还现代化的样子,满街都是干干净净的,建筑物也新潮有特色,交通发达,基建完善,路灯还都是太阳能的。
完全刷新了他们对缅痶城镇的看法。
除了小轿车。
好像这里真的很少见到国外进口的东西。
而且由于缅亚经济特区制定的严格质量管理标准,导致很多他们从沿海小厂出来的小商品根本过不了海关,其各种检验标准多到让他们胆颤。
特别是会涉及到危害身体健康的超标化学元素商品,一律扣押,为此,海关扣留了数十批对人体有害商品,并不予退还,且限制货主入境,除非交了罚款再说。
贩卖对人体有害的产品。
和投毒差不多。
缅亚经济特区从来都是严抓狠打。
总算打住了一些黑心商人想要赚黑心钱的念头。
而且华夏的一些商人们还发现了一个让他们郁闷的事情,就是同等质量的产品,在这边的出厂价竟然比华夏沿海的出厂价还低三成。
这就让人郁闷了。
我是准备来卖东西的,你总不会让我买吧。
于是没办法,很多华夏商人开始大量转做餐饮、水果蔬菜、家具、养殖之类的‘特色’生意,至于投资建厂,目前基本上没有机会。
他们调查过。
缅亚经济特区还属于半计划经济的模式。
为了避免恶意竞争。
保障企业合理利润。
制造业的同类企业的密度被严格限制,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