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里面有一千六百亿人民币,用多少减多少,这个账户又区别于缅痶的人民币外汇储备账户,和这笔贷款一样,这笔钱也是存在华夏央行,只是所有人是缅痶政府而已。
由于这笔贷款的用途所限,因此才多增设了一个账户。
签署意向不过十分钟。
这个消息就传了出去,出现在国内各大新闻网站平台上,不仅轰动了整个华夏,不过半小时,在国外也是扩散开来,威力丝毫不减。
人民币贷款!
这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各国公认的贷款是以美元作为结算单位的,因为美元可以买到几乎任何商品,无论是石油、黄金、矿产、农产品等等,全世界都认可。
但是人民币呢?
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可以说是很飘忽,除了少数国家有限度的储备了人民币,大部分的国家并不把人民币当回事,甚至拒收。
因为美元可以买到石油。
人民币。。。国际上几乎什么都买不到。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华夏现在已经是石油和矿产进口国。
各方面的资源消耗巨大,你本身就是一个资源需求旺盛的买家,怎么可能成为卖家,近期行情不行,远期其实也不被看好。
我要石油,我要矿产,我要农产品。
你不仅没有多余的来卖,还是大量进口国,由于你的大量进口,还有时候导致价格上涨,我还要多花美元去买,那双方怎么可能愉快地玩耍。
现在华夏竟然对法发出这么大笔的人民币贷款,可谓是一个重磅炸弹,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剧烈的反响,也是人民币第一次让大家正视其购买力。
《华夏向缅痶贷款一千六百亿人民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人民币国际化起航的元年到来!》
《喜讯!上千亿人民币的采购合同将会降临华夏市场,谁将分得其中一份蛋糕?》
《。。。》
国内的新闻基本上都是一片赞誉。
大家充满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兴奋和期待。
至于外媒就没有这么高兴了。
《人民币贷款?请问能买些什么?》
《警惕!人民币正在挑战美元的地位。》
《缅痶很可能陷入债务泥潭。》
《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日益加强,恐联合亚洲国家推出区域性货币!》
《。。。》
外媒反正是看热闹不怕事大,也不怕损得狠,就怕没人看,各种猜测和质疑甚嚣尘上,好像是不起一个劲爆点的名字,就没人看一样。
事实也的确是。
在西方国家,被这么多年的媒体各种折腾,各种忽悠,要是没有一个好的名字,还真没有点击量,标题党,其实也是被逼的。
有的质疑缅痶还不起钱,恐陷债务泥潭。
有的鄙视缅痶想学华夏的发展道路,那是学不会的,相当不看好。
有的说人民币的版图扩大,在挑战美元的地位,不过这个言论的很少,因为在没有足够的购买力之前,人民币的国际化注定艰难险阻,一片荆棘,大家并不看好。
只要国际油价、黄金、大宗商品的结算价格还是美元,人民币想要起来,基本别想,再加上你不仅不能供货,还需要大量进口,就更不可的了。
褒贬不一。
喜忧参半。
这件事情已经成了焦点,虽然西方国家都在对人民币国际化呈不乐观的态势,但是很多国家也爱是注意到了这种贷款模式。
都在假设他们有了人民币贷款的话,会对国家有和何种的影响。
这一想。
大家的心思就活跃了起来。
是。
人民币是不能购买原油、黄金,也不能买到粮食。
但是可以买到华夏的工业产品和服务啊,就像这次缅痶一样,缅痶不需要买这些,它现在只需要发展国内经济,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根本不会触及美元的传统地盘。
要是他们也接待人民币。
不是也能换成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等等,这些东西美元是可以提供,但是流程很麻烦,而且,我可以既借美元买原材料,也能借人民币买工业成品。
这并不冲突啊。
而这一点。
就是华夏想要的。
由于人民币的先天问题,无法染指美元的传统领域,但是这些边角料人民币总可以吃吧,一个不够,数量多起来,不就好吃了。
还能吃的饱饱哒。
这也是华夏为什么对这笔贷款那么积极的缘故。
就是想要做一个榜样出来。
也算踏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
要说人民币国际化是否会对亚元产生影响。
唐青并不担心。
这是两条不同路的。
人民币国际化,所谋求的是面包屑和影响力,从未想过替代美元,也无法替代,因为美元的痛大家都吃过,对此深恶痛绝,可是有没有办法摆脱。
不可能把美元弄下去,让一个同样是主权信用货币的人民币上来。
这是全世界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美元的经历给全世界上了一节课。
那就是------任何一个主权信用货币都无法成为世界货币,大家没兴趣帮你人民币这个忙,人民币也无法操作这件事情。
亚元所谋求的是才是这个世界货币的地位。
换句话说。
目的不一样。
能力不一样。
操作方法不一样。
所以唐青个根本不担心人民币抢了亚元的蛋糕。
因为他不在乎面包屑,他要吃到的是那块面包,路途肯定是腥风血雨,可是,对于把美元拉下马,唐青很有兴趣,而且很浓。
有系统在。
他就不可能输。
第六百五十三章 金矿(求订阅!)
当这个消息传回缅痶国内的时候。
缅痶的上层简直是兴奋得就差出去‘狂奔’了。
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也就在这时候,缅痶的百姓才知道这次缅痶的巨额举债,虽然数额巨大,但是普遍都表示认同,因为新闻里说得很好。
架桥修路。
创造就业。
改善环境。
等等。
各种好处吹得天花乱坠,还把华夏的各方面经济数据拿出来说事,一顿狂夸,好像马上就要追上华夏了一样。
好在有缅亚经济特区的榜样。
他们相信缅痶也不会做的太差的,因为新闻里着重提出了这是零提出的规划方案,只是真正办事的变成了他们各个部门的齐心协力。
。。。
办完缅痶的贷款。
朗蔡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考察。
重点考察华夏的经济发展,以及一些技术成就。
零则是留在京城,开始启动对缅亚银行集团的贷款谈判,没有什么意外,经过一天的谈判,最后自然是同意了,给了缅亚资产投资公司一个投资账户。
第一批的贷款是两百亿人民币。
承诺上限为一千五百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在这个上限下,只要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