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要是做下来要多少钱吧。”
这句话其实是废话,因为报告后面就有整个的投入资金数量,这也是他们头疼的根源,因为这对缅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三百七十亿美元。
整个规划总花费折合成给美元就是这么多,是整个缅痶目前一年GDP的将近三倍,何止是疯狂,简直是梦幻一样的数字。
里面还有详细的清单。
每一项都有迹可循。
其中光是基建的投资就占到了三分之一还多,说实话,这么一大笔钱,缅痶根本拿不出来,就连三分之一都拿不出来,开动印钞机都没用。
“我知道这份报告里的钱是个大问题,缅痶不可能立即疯狂开动印钞机,那会在国内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人民持有的货币大幅度贬值。
所以我的计划是和华夏相似,第一,开放市场,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解决一部分资金和技术问题,第二,我们可以贷款,第三,有限度地启动城镇化,吸收农业劳动人口转型为工业人口,提高经济规模。”零说道。
这就是唐青准备给缅痶开的‘药方’。
循序渐进。
第一个,外资和技术,可以解决就业岗位的问题,有了就业岗位,就有了吸引人的待遇,就能说服缅痶在那之后开动印钞机。
第二个,贷款,自然是潜藏在暗地里的雷。
第三个,也是为说服缅痶开动印钞机服务的。
这样的大规模计划想要完成,缅痶就必须开动印钞机,这是绝对的,不可能全部用贷款和外资。
一旦开动了印钞机。
缅元贬值、缅痶国内的通货膨胀将会是避免不了的,而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工、农剪刀差,提高转型的工人收入,让他们的收入反补农村,平衡由此带来的严重通胀。
这也是华夏当年的操作方法之一。
民以食为天。
粮食和农产价格绝对不能动,那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但是国家想要发展非农经济,就必须大量印钱,而工业的高收入就是为了平衡农业的低收入。
城镇化就是创造非农的高收入。
以此来部分消除大量印钱导致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后遗症。
不能说绝对消除,但是也能维持经济不崩。
第六百二十八章 惊呆了(求订阅!)
这一剂组合‘药方’要说熟悉,在座的也都很熟悉。
因为邻国华夏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通过引进外资、技术、以及城镇化来完成整个国家经济、工业发展的布局,这可谓是一剂良方,但是想要平稳发展,想要有后劲。
还得有个前提。
那就是有效劳动力。
也可以说是人口红利。
华夏以庞大的人口基数,大量的低端劳动力,不断培养的高端人才,以及市场开放等等措施,才强行维持住了这种发展模式的稳定运转
创造出了一个奇迹。
很多国家想要学,但是目前却没人学得会。
决心和力度是其中的关键,这不是单一的钱的问题,也不是开放市场的问题,而是方方面面,从上到下的各种措施共同维护起来的。
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座的也都很清楚其中的难度。
“零副首,你应该知道我们国家主要是农业人口,工业人口少,受教育水平低,基础设施和工业都很薄弱,短时间内想要引进外资你觉得现实吗?”
朗蔡皱着眉头问出了其中地关键,这也是一直以来推不动缅痶国内经济的原因,‘药方’听着是好,但是如果无法操作或者时间太长,那就没有办法了。
说白了。
就是嫌麻烦。
这是他们这些缅痶的上层普遍的态度,没有一个鉴定的为了这个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信念,没有一个长远规划的执行能力,总希望一剂药方就能救命。
还得立竿见影。
但也是正因为这样,才会有操作空间,都理性选择的话,亚元上位的路就不好铺了。
零开口解释道:“我认为可以,首先我们不缺人,仅仅是缺各种工厂和熟练的工人,好好的定向培养就是,缅亚经济特区您也知道,通过单一设备的定向培养,已经有相应的基础工业体系。
我们可以以缅亚经济特区为榜样,在缅痶境内建立几个工业城市,增加国内商品的自给自足率,缅亚经济特区可以牵线搭桥提供贷款或者技术,向国外商人拉投资,进行统一的投资项目招标。”
虽然缅亚经济特区的内部的项目招标被冻结,但是缅痶国内的零却是管不了。
零的意思很明显。
要是你自己去拉投资,绝壁没人鸟你,还很麻烦。
但是由缅亚经济特区作为类似于股票的承销商一样,对缅痶的项目进行全面包装,然后进行招商,甚至提供亚元贷款,那就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仔细想了想。
朗蔡觉得这个办法还是可行的。
这样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减少很多时间,不需要自己跑去累死累活求人,而且缅亚经济特区还能提供贷款,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最重要的是。
这次亚元贷款还能保证缅痶的银行的‘他项贷款’余额,不然,若是钱都被外资贷去了,会影响他们的很多原有计划的。
“零副首,招商引资的问题我们先放一边,你说的对外贷款问题,如何解决?”朗蔡微笑着说道,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的也是镜花水月。
零解释道:“朗蔡总统,向‘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是不可能的,他们流程复杂,还不一定会贷给我们,要求还多。
而且由于我们的偿债能力并不被西方国家所认可,因此我的想法是可以使用缅痶周边国家的贷款,比如我们的邻居---华夏。”
“华夏?”朗蔡嘴里喃喃道。
“是的,道路、桥梁、铁路、机场这些项目华夏有着丰富的修建,特别是也只有他们国内能提供如此规模的原材量供应。
只要这笔贷款,全部用于购买华夏国内的各种材料商品,在缅痶今后的对华贸易中再给于一定的优惠,我想华夏会同意这笔贷款的。”零说道。
朗蔡疑问道:“这个方法我是有想过,可是华夏凭什么借给我们这么多钱,光是只用于采购华夏商品的承诺恐怕不够吧,太过大额的话,肯定是需要部分抵押物的。”
零沉默了一下,一脸郑重地说道:“其实这件事情也可以以缅亚经济特区的名义进行操作,我可以承诺把缅亚经济特区的税收,以及缅亚银行集团旗下的企业资产拿出来作为抵押,向华夏申请这笔贷款。
当然,全部由缅亚经济特区来承担那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