痶的地位也是不同,去年的G20峰会。
升级。
变成了G21。
于是。
从哪个角度来说,都需要真正重视起来。至于总统没来? 大家也都知道,这是美帝为了端着架子。
毕竟。
自诩为世界第一大国的总统,哪能随便出门。
。。。
大佬太多? 孙江坐直了身体。
左右望去。
密密麻麻。
全是人。左边隔了一条过道? 就是北极熊的大帝等人? 右边则是美英法德几个。其他国家在后排些。
国际地位。
一目了然。
很快。
会议开始,内容并不新鲜。
回顾过去。
分析当下。
展望未来。
之后。
欢迎一下新的成员国和观察国,以及对一些违法世合组织条例的行为? 进行通报。并按规定办事。
虽然。
缅痶没有所谓的‘制裁权’。
但。
只要涉及到贷款和扶助? 就有一定的监察权。如果乱用,或者其他危害到还款的行为,可以采取措施。
当然。
处理方法较为单一? 多是减贷。
其他的。
也不能拿他们咋样。
这毕竟是合作组织? 约束力不强。但现场没人会小看这个组织? 毕竟成员国不是个人? 而是国家。
再弱。
也是国家层面的。
何况。
整个世合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 正越来越频繁。贸易量越来越大。影响力与日俱增? 不得不重视。
。。。
之后。
就是一些重要成员国和观察国发言。这是合作组织,不可能只有缅方一家在上面嘚啵嘚,那成啥了?
因此。
给了各国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
完后。
还会对一些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的环节。不过由于世合组织的章程条文都做得极其完备。
因此。
想挑出一条修改的,都找不出。
当初。
那可是一本堪称‘法典’一样厚的玩意儿? 对世合组织的所有权利和义务? 以及可能产生的纠纷。
都进行了详细阐述。
任何一条。
都很难改。
渐渐。
大家发现挺好? 怕的? 就是责权不明,纠纷难办。现在好了,一旦出现任何问题? 翻开条文即可。
于是。
整个演讲的主题,都控制在之前缅方的演讲框架中。顺带加一些不痛不痒的诉求。顺便感谢一下。
再怎么说。
是缅。
撬动起了这块蛋糕。大家现在分着吃,总得感谢一下做蛋糕的人。对于组织未来,大多保持乐观。
只要转录原液不被破解。
一切。
就能维持得住。
因此。
现场大多数国家,并不希望转录原液被破解,因为都知道一旦破解,缅痶失去这块收入,贷款就悬了。
整个体系。
都受影响。
只有一些发达国家还在做着梦,因为他们从中受益的不多。可惜那些科学家太不争气,毫无进展。
相反。
倒是发现了不少转录原液的新用途,正乐呵得找不着北。主要精力都转移了,让他们是气的不行。
唉!
里里外外,太不让人省心了。
。。。
次日。
上午。
世合组织第三届会议,圆满结束。
一天来。
一天待。
一天回。
整整三天耗在一件出国的事情上,对于各国元首来说,已经是相当重视。孙江在机场,送走了大佬。
返回时。
心里很是高兴。
一方面。
是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得到认可。
另一方面。
也是他听说,有关防洪水利建设的项目,很快会获批。作为最初递交这份报告的他,心里很是开心。
第两千三百二十五章 零:亚元汇率今年还要涨
此次会议。
结果喜人。
其一。
在原本基础上。缅痶将会按照约定,依入世合年限,增加贷款额度。虽然不多,才十几二十亿亚元。
但是。
也算是一种收获。
同时。
也传递出一个信息---亚元又要印钞了。对此各国并不觉得有啥,印钞不可怕,只要购买力在就行。
一般国家大印钞。
第一。
汇率。
钱多了,自然不值钱,汇率市场定然出现波动。
第二。
通胀。
还是同样的原因。对内对外,都是影响难料。但若是汇率非自由波动,而是缅痶这样,央行规定。
那么。
事情就好办了。
至于通胀问题,钱不值钱,摩托变单车啥的,在缅痶强有力的基础原材料价格管控下,变化不大。
原材料不涨。
吃。
喝。
用。
大多数生活消费品,也就不会让民众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可以说,这几乎算是全球独一份。
至于韩北?
算了。
那里连正常的商品经济都几乎没有,物资管控再严,又何来通胀?
因此。
像缅痶这样,从基础原材料价格管控,一步步实现对上层商品价格的影响,的确没有其他国家做。
想效仿也效仿不来。
光是原材料价格管控,就代表着整个国家相当一部分的原材料企业,被国家控制,或者拥有补贴。
显然。
太难学了。
。。。
其二。
便是零在会上宣布:到年底前,亚元将会稳步升值百分之五左右。如此操作,可谓是亮瞎了人眼。
此言意义。
可不一般。
这代表。
只要持有亚元。到了年底,就有百分之五的收益。这对缅痶百姓来说,意义不大。但对外国来说。
很重要。
因为这可比存银行的利率高,还高不少。极大加强了亚元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更多人愿意持有。
。。。
华夏。
看到新闻,不少股民精神一震。
乐了!
“百分之五?又要涨?”
“爽!”
“豪气,缅痶又给送钱。”
“哈哈!”
“。。。”
这代表着,现在把钱转到缅股股市上。就算躺着不动,一年也有百分之五的利息。比银行可还高。
顿时。
算盘一响。
干!
“赶紧把闲钱转一些过去,躺着挣百分之五。”
“感觉缅股要涨。”
“肯定的。”
“又一波小牛市要来了。”
“。。。”
他们能看到这个利差,别人怎么可能看不到?一旦大资金从外国涌入缅,唯一去处就是金融市场。
股市。
债市。
定然会涨。
因此。
大多数人转过去的钱,并不是躺在那里,而是购买成股票。想要在这一波小牛市上,小赚上一笔。
不过。
也有些犹豫的。
“真的假的?靠谱吗?”
“肯定靠谱? 零亲口说的,还能有假?人家掌握着缅亚银行集团,而且是在这么重要的场合说的。”
“那么多大佬见证? 肯定不会是信口开河。”
“就是。”
“。。。”
对于这些质疑? 很快被舆论压下。若是别人这么说? 他们可能还犹豫。但对方是谁?一国的总统。
缅亚银行集团的创始人。
他的话。
在缅。
就是法。
就是律。
说到年底涨百分之五,就是百分之五。谁叫人家的汇率是央行拍板。说能换多少,就能换取多少。
没跑了。
于是。
不少人也跟投。百分之五? 比国内的存款利率高多了。而且股票账户有一点好? 那就是进出无费。
只有买卖股票,才会产生交易费用。
一时间。
个人资本疯狂涌入缅股。
。。。
同样。
大资本也是一样。在缅拥有金融牌照的投资机构,纷纷调集资金。百分之五? 已经足够吸引他们。
一百亿美元。
一年赚五亿。
实话。
已经是不错的投资回报。最关键的是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