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93 章(1 / 1)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6号鼠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可以回去立个方案,万一最后成了呢?

。。。

这时。

一位副总统开口道。

“听说,很多资本,都在准备筹建第二座新城,甚至第三座、第四座,就位于刚果金前几大城市。”

“那不错。”

韦特笑道。

对于资本们想建第二座新城,他并不意外。好的东西,谁嫌多?而且这本来就是一种投资和信任。

以往。

这边的一切,比不上国外。

因此。

大批的资本赚了钱,都转移出去。现在,在他的努力下,尽管依旧比不上欧美,但改变不是一点半点。

有了希望。

于是。

纷纷回来投资,不仅仅是新城,还有投资了很多企业,因为他们也看到了,在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后。

新需求。

将会是一个巨大市场。

自然。

生意人不会放过机会。

“这下。”

“缅亚银行集团又要赚了。”副总统苦笑。

无奈!

这样的项目,他们想要牵头,人家根本不理会,宁愿让缅亚银行集团赚管理费,也不愿他们来主导。

当然。

不完全是不信任。

同样。

主要是担心质量。

实话。

如果他们来主持超投标,做管理,抓质量,对于手下们会弄成啥样,他也不敢打包票,没有办法。

而且。

缅亚银行集团的城建口碑,起了效果,所谓强者恒强,就算集资,民众们也更愿意相信成熟管理方。

毕竟。

大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肯定的。”韦特点头一叹。

脑中。

想到上个月,缅亚银行集团从阿拉伯世界拿下的几个项目,一阵羡慕,那可是上千亿美元的规模。

设计+管理费,就是好几十亿美元。

天!

太赚了。

而且。

缅亚系企业也会从中赚一大笔,可谓吃的满嘴流油。虽然羡慕,但也知道,这碗饭只能看别人吃。

那是人家的本事。

。。。

刚果金新城。

此刻。

已经十分热闹,看着周围,他们仿佛来到了发达国家的城市。

干净。

整洁。

美观。

几年前,从未想过,他们也会有这样一座城市。这次来的,大部分都是当初出钱集资的热,全乐了。

进屋。

可以看到,这里已经是装修好了。统一标准,不同风格,在建设的时候,就让他们选过设计方案。

电视。

空调。

网络。

冰箱。

......

一应俱全。

当然。

并非所有的都如此,毕竟,这些选择也是要花钱的,有的想要自己装,也没问题,只交付清水房。

不强制。

只是。

此刻。

不少人后悔了。

看到别人都拎包入住,自己还得一点点的装修,有点怪怪的。要知道,首批集资的多是中产阶层。

因此。

不可避免会觉得,邻居家看我家没装修,是不是没钱?

额!

他们也是要面的。

好吧。

说什么也晚了,先装修了再说。

。。。

这天。

刚果金。

全国都在热议新城的事情。

有钱的。

错过了上次的集资,准备下一次建城的时候,一定要弄上一套,无论投资,还是自住,都很划算。

没钱的也暗暗发誓,努力赚钱,住进去,以前是真没啥赚钱渠道。

一天闲着。

瞎溜达。

如今。

门路很多。

有了电。

无数需求冒出来,不说别的,光是修家用电器,也能养活很多人,产生的上下游服务产业也一样。

同时。

很多缅亚系企业,在刚投资。

种地。

养殖。

办厂。

都需要人,还有各种工程之类的,只要肯干,就有钱赚,以前是周围人都差不多,咸鱼也就咸鱼了。

现在。

人家努努力,单车变摩托,摩托变轿车。

顿时。

很多人的三观,发生了改变。

。。。

交付后。

整个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这并不奇怪,很多人集资,并非是想要住,而是投资。

然而。

相较于以前虚无缥缈的设计图,现在有了实物,加上又是首都附近,这里的房子,根本就不愁卖。

其中。

商铺的价格,飙升得更快。

没法。

一般城市。

随着新的建筑不断出现,商铺呈现井喷式增长,论长远投资价值,不像以往一样,一铺养几代人。

很可能,一夜凉凉。

然而。

这座新城。

是不允许新建新楼房的,这也就代表着,商铺的价值,不说养三代,但也能维持很长一段的价值。

不至于太快,一夜间变门可罗雀。

因此。

极具投资前景,不说别的,就说能住进来的,大多不是什么穷人,消费水平,就不是其他地方可比。

第两千二百七十八章 狂怼

也正是因为如此。

欧美。

媒体又开始酸了。

“缅方的建城,看似是为该国带去现代化的城市,可是,也把底层和中层人员分开,是一种割裂。”

“这。”

“是否是另一种不公?加剧社会阶层分化?”

“。。。”

洋洋洒洒。

抓住一点,就是一顿指责。

而且。

转载的媒体众多。不少欧美民众一看,好像有点道理,新城建设,多是该国的中产以上才出得起。

最底层的穷人哪有钱?

如此。

看似好心,但却可能会让社会阶层间,产生隔阂。这对常喊平等的他们来说,一下子又找到喷点。

。。。

“说得对,这是在加剧阶层分化,加深社会矛盾。”

“坏处大于好处。”

“没错。”

“缅亚银行集团,并不是真的善,应该回归公平。”

“。。。”

一时间。

指责无数。

其中。

大量的强调公平、公平、公平,而在这些声音中,夹杂着不少要缅亚银行集团把更多订单倾斜欧美。

否则。

就是不公。

对此。

缅亚银行集团理都不理。

而很快。

这些舆论,再次出现反转。

“一群该死的混蛋,又来搞事情,你们做不到的事情,人家做到了,就心里不舒服了是吧,法克。”

“狗屎。”

“只知道吃,长肥肉,不长脑子的家伙。”

“强盗。”

“看看你们,百年来,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肥了你们自己,我们却在贫困线挣扎。”

“一群吸血鬼。”

“你们就看不得别人好,都该下地狱。”

“。。。”

大批的非洲网民,冲进这些社交软件或者媒体门户的评论区,一顿大骂,言语激烈,一点不留情。

这下。

可把很多人给骂懵比了,评论区几乎刷屏,一面倒骂他们吃人饭,不干人事,就知道瞎比比找骂。

啥?

什么时候。

非洲网民这么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非洲还在龟速浏览网页的阶段,大部分地区,信号都没有。

现在。

突然冒出这么多人。

但很快。

不少人也反应过来。这几年,缅亚银行集团的贷款中,就有通讯基础设施,非洲互联网接入数暴增。

数量。

何止是五年前的十倍。

而是数十倍的大增长。

而且。

非洲不少国家,官方语言都是法语、德语、英语之类,登录他们的网站,看懂他们的评论太简单。

不多。

只要五万,就能让整个网站,评论区被刷屏。

“混蛋。”

“强盗。”

“垃圾。”

“狗屎。”

“。。。”

满屏骂人的话。

于是。

看着留言区无数骂声,他们嘴角一阵抽。想要怼回去,无奈己方战斗力太差,渐渐连言都不敢发。

“。。。”

无语。

这群野蛮人。

竟然骂到了家门口。

可恶的缅亚银行集团,干嘛把那边网络建设那么好?要是以前,都是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