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角贸易,记忆犹新。
这一次。
肯定是闻着腥味,又想要吸他们的血。
不答应。
“又想忽悠我们,做梦。”
“不能投。”
“这些西方资本,不可信,当局如此态度,让我有理由相信,两者有什么私下交易,大家千万谨慎。”
“肯定有勾结。”
“该死。”
“混蛋。”
“一定是想要坑我们的钱。这些资本要是有新闻上那么好心,为了建设美丽非洲,先把掠夺的还回来。”
“不然。”
“滚。”
“我们不需要虚伪的善心。”
“没错。”
“善心?不,西方资本们肯定没有,他们要是有,就不会有我们的悲惨历史,他们怎么会管我们的死活。”
“抵制!”
“抵制!”
“。。。”
连带着。
把当局也骂了一遍,心里那个气啊,认为当局是在向西方资本下跪,不然,你特么怎么不自己整?
当局来整,就算坑钱,咱也能有点希望,可一上来就把西方资本拉进来,这是妥妥的向资本下跪。
靠!
要跪。
你跪。
咱没兴趣,当劳资没脾气啊?
。。。
欧美。
“这倒是个好项目。”
“嗯嗯。”
“缅亚银行集团倒是真会做生意,一个城市建设项目,利用当地资金,省了钱,还赚了大笔管理费。”
“零的确是个天才。”
“哈哈,终于有新的增长点了,该死的经济危机。我觉得,非洲经济,将会是我们走出阴霾的契机。”
“很有可能。”
“。。。”
民众们对于己方资本牵头做这事,自然是高兴,只要不是花他们的税收给非洲国家,而是去挣钱。
都欢迎。
对非洲。
西方民众大多数还是有优越感的,要知道,曾经那可是他们的殖民地,自己去了,就是人上之人。
现在。
看人去捞金,他们感觉自家的菜被人刨了一样。至于缅亚银行集团对其的投资,选择性的当做没看见。
贷款。
是不可能向非洲贷款的。
咱的钱。
自己花。
但是赚钱的事,得有咱们的一份。
然而。
就在他们热议新的‘非洲机会’的时候,那边的主流舆论传来,看到一片对他们的骂声,心里顿时一凉。
“WHAT?”
“不愿意?”
“你们不该拍手欢迎吗?”
“这。。”
“。。。”
他们不敢相信,非洲那边的反应会这么激烈,不就是想赚你点钱嘛,缅痶能赚,咱为什么不能赚?
心里气愤。
这下。
不仅仅是刨了自家菜,对方还占了自家地一般。
不能忍。
“竟敢这么骂我们。”
“法克。”
“是我们给那边带去的文明,带去的现代制度,竟然不知感激,太可恶了,这群人,就是欠收拾。”
“制裁他们。”
“刁民。”
“缅亚银行集团也可恶。”
“。。。”
一顿不满的声音,待把火苗燃到缅亚银行集团身上。。。大家忽然愣住了,因为引战三、连刷屏。
“垃圾!”
“狗屎!”
“谢特!”
“。。。”
一种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回想起来,上次是和叫嚣公开转录原液技术时,整个网络都被带偏了。
互骂足足一周。
现在。
又要开始了吗?
“你们冷静点,这次不是让缅亚银行集团公布转录原液技术,还是他们欺人太甚,抢我们非洲市场。”
“冷静。”
“都冷静,不要窝里反,要保持客观。”
然而。
回复其的,只有三句。
“垃圾。”
“狗屎。”
“谢特。”
无理由。
只三字。
再一次,骂人者,被逼到和人讲道理的地步,一见讲不通,双方火气上来,又变成了一场忘记缘由的对骂。
相当热烈。
。。。
另一边。
“FAK!”
资本们郁闷惨了,啥意思?这才透漏点意向,就被人骂成了孙子,仿佛自己刨了你们的祖坟一般。
玛德。
这群刁民。
作为韭菜,就好好地让人割,缅亚银行集团能割,我们凭什么不能?不就是给你们贷款修桥修路了嘛。
这有啥?
当年。
你们的铁路、公路是怎么建起来的,还不是西方资本出的力,虽然咱也从你那获得了足够的收益。
可是。
缅亚银行集团不也是打这个主意吗?
先贷款。
后收获。
看看。
这不就开始了?
项目在缅亚银行集团手里,其手下的企业能赚多少钱,想都想得出来,还能拿来卖其他国家人情。
如华夏。
订单给华夏。
赚了钱。
华夏再买缅痶商品,循环下来,利润不菲。
本质上,我们没有多大的区别好吧,凭什么骂我们,把缅亚银行集团夸到天上,他们表示:我不服。
第两千零一十四章 一边玩去(求订阅!)
当即。
资本们开始引导舆论。
开玩笑。
在自己的主场,还能输喽?
“请大家冷静,缅亚银行集团对非洲的贷款,目的本就不纯。以前不知道,现在,已经是昭然若揭。”
“第一步。”
“对非贷款,获得信任。”
“第二步。”
“城市贷款,吸引眼球。”
“第三步。”
“改变性质,收割成果。”
“看看。”
“这就是缅亚银行集团的套路,不是什么有善心,也不什么有大爱,只是为了利益,根本称不上好心。”
“而且。”
“这些项目,定然和印度的洛伊城一样,采取极不公平的招投标方式,把项目给其相关的利益公司。”
“而我们。”
“被排除在外。”
“歧视。”
“这是对我们的歧视,如果项目在我们手里,我们至少能创造超过十万以上的就业岗位,为大家谋福。”
资本认为。
就业。
是一张特别好用的牌。
“请看清事实。”
“不要被误导。”
“。。。”
不长。
却把缅亚银行集团的‘狼子野心’分析了个透彻,简直是说成了‘阴谋家’的典型,总而言之,他们没错。
要错。
也是大家都错。
哼。
凭什么只骂我们。
。。。
舆论一出。
刚开始。
收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说得对,缅亚银行集团也不是真的善心,不然,应该免费帮非洲建城,免费给他们吃穿,这才是大爱。”
语气中。
酸溜溜。
对缅。
不满的人很多。很多西方人无法接受,一个亚洲国家过得比他们还好,认为西方才是世界的中心。
其他地方。
都不该好。
穷。
乱。
差。
才应该是应有的样子。
“没错,凭什么,那么大的项目,我们西方的公司几乎吃不着,要么是印度企业吃了,要么是缅痶。”
“还有华夏。”
“我们呢?汤都没有,不公平。”
“这次。”
“非洲的项目,要是缅亚银行集团拿下,必然也没我们的份,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其存在内幕操作。”
“不公。”
“。。。”
就业。
在西方国家的意义,很重要,大家透支消费,没存款,断了工作,就是断了生活,分分钟被催债。
因此。
扯到着,支持者众多。
然而。
没多久。
“你们和缅亚银行集团能比?人家是创造蛋糕,你们是瓜分蛋糕,人家至少带去了钱和项目,你么呢?”
“光想着赚钱。”
“有本事。”
“你们先投几千亿去非洲,再谈收获的事情,如果这是一门生意,人家也是先投入,后产出。”
“而你们。”
“只想省略投入,获得产出,这种行为,和抢有什么区别?至于为什么你们没中标?心里没点数吗?”
“恶心。”
“垃圾。”
“狗屎。”
“谢特。”
“。。。”
最后。
不忘骂送上三、连。
接着。
铺天盖地的怒怼,发生了。
一时间。
舆论方向逆转。
事实上,大部分人刚开始都倾向于西方企业的正义,但被这么一分析,觉得还是。。。不找骂了。
对。
就是这样。
谁对谁错,在这样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