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筛选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服务事业部的工作难度。”
“有问题吗?”
“没。”
钱副总点头。
“接下来,何总,你们合理安排好手里工作,如果需要,全力投入到这次合同中来,暂时来看,我们会迎来新一轮的人才缺口。”
“。。。”
半小时。
为了这个合同。
会议进行了半小时才讨论完。
压力。
变成了动力。
这等规模的企业并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现在落在天眼头上,还真是一块馅饼,当然,前提是让客户满意,不然就是毒馅饼。
。。。
第二天。
吃完早饭。
“董事长。”
大门口。
校长苏鸿出来迎接。
唐青来到岩唐大学,距离开学还有一个月,大多数教职工都还在放假状态,但学校行政部门却是正常上班,为一个月后的开学做准备。
昨天。
他们拿到了省招办的投档学生信息。
剩下的。
就是录取,必须在一周内完成,相对来说,录取工作基本没有任何难度,投档过来的,都是经过上级招生部门系统筛选的。
因此。
拿到电子档案,学校主要是分配一下调剂的学生专业,由于很多学校的投档都是高于招生计划,一些排名靠后的,可能要退档。
调剂确认完。
上报。
还会有第二批。
因为不是所有报了岩唐大学的都一并发给你,第三批次的平行志愿还没来。
不然。
人家平行志愿才是岩唐大学。
第一志愿却被其他学校录了。
会撞车。
志愿优先,第一志愿录取完,才会开始平行志愿录取,而前者,几乎就能确定一个学校大部分的录取学生,特别是好的大学。
报的人多。
就算不是喜欢的专业,很多人也愿意调剂。
公平。
除了体现在高考上。
还体现招录上。
各大公立高校其实没有多大的自主权,分数到了,符合要求,筛选给了你,就得按照招生计划来,分数决定一切,无比公平。
就算是自主招生,也得上分数线。
相对来说。
民办院校就宽松过许多。
卖文凭。
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完成了吗?”
唐青问。
“差不多,在第一志愿,我们就能完成招生计划。”苏鸿高兴道,岩唐大学的广告弄得太好了,或者说,有点出乎意料的好。
三本投递线。
可是。
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达到了二本线以上。
一本线比例在百分之三十五。
很高的比例。
“那就好。”
圆满完成招生任务。
唐青很淡定,如果从办学的角度来说,当然该高兴,但是,很多人第一志愿报的岩唐大学,可不服从调剂,只能去竞争平行志愿。
也是个损失。
可没办法。
招生计划就那么多,择优录取,不可能满足所有人。
“军训呢?”
苏鸿道:“联系好了,军训服,我们也把订单发给了盛唐那边,下个月中旬就能交付,一同交付的,还有岩唐大学的校服。”
唐青点头。
军训。
岩唐大学的规定是二十天整。
大一开学的必备科目,由于人多,便主要在学校内进行,为什么是主要,因为还有野外的训练科目,时间是三天左右。
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百分之十五(求订阅!)
这三天做什么?
徒步。
野炊。
打靶。
不算什么新鲜的科目,很多大学都有。
才二十天。
唐青觉得有点少。
当然。
主要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承认,如果从被训的人角度,自己的确是脑子有坑,凭什么让我训那么久,我还要享受美好大学时光。
可是。
换一个角度。
唐青也没错。
纪律。
体质。
意志。
很多习惯,都需要时间养成。其实,唐青也明白,自己又不是他们父母,希望他们好,并不能强求,因为人家可能并不需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欲。
也不一定要施于人。
只能说。
岩唐大学会尽力培养其成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
随后。
唐青在学校里转了一圈,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是他设计的,看着就舒坦。大门外,每天依旧有不少游客过来一睹学校实景。
自拍。
发朋友圈,一茬又一茬。
“苏校长,等招生办录取完,就把所有学生信息录入管理系统,第三批次录取结果可以查询的时候,学生一家可以先来学校看看。”
唐青对苏鸿说。
“好的。”苏鸿应道。
“可以让他们尝尝咱们的饭菜,免费。”
“没问题。”
“住宿的话,可以尽早排出来,带去看看。”
“是。”
苏鸿不断点头。
意见?
没有。
这又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对这些,他都是无比自信的,一般大学食堂可能‘羞于宣扬’,但岩唐大学的,不怕和任何学校比。
“对了,临走的时候,可以送几张游乐园演艺中心的票。”
“。。。”苏鸿。
有钱。
真的是张口就能送东西,土豪气息扑面而来,不过,他喜欢,这样的老板谁不喜欢,怕的就是资金紧张,干啥都扣扣索索的。
。。。
回到家。
“录取完了?”唐凯关心道。
“差不多。”
“有多少是招生办找的?”
“百分之十五左右。”
开年后。
唐青让招生办出动,利用信息优势,挑选了不少有潜力的学生,这些能上清华、北大、复旦的,在考试前,就被招生办接触。
成功率不高,但总有成功的。
好几个月。
接触了数千名学生。
最后。
愿意来的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就算有利诱,可是,在一个没有底蕴,耗费四年,可能获得一个不被主流承认学历的新大学。
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很好。
名校。
百年积淀。
可不是吹出来的。
为此。
招生办的奖励也是不低,待开学后,学生来报名,一并发放,多的能拿到五六万,少的也有一两万,相当于他们半年左右的工资。
“不错。”
“可惜,这才大一,想要大一到大四都有学生,还要经历三个高考。”
要是生意。
砸钱能加速。
可办教育。
不是砸钱就能搞定的。
“慢慢来吧。”
。。。
七月二十二日。
上午。
缅亚银行集团总部。
门前。
由于豪车过多,差点堵塞交通,而敢开过来的豪车,全都是那家在华夏的缅亚系汽车公司制造的,他们的高端车也开始齐全。
只是世界知名度不高。
下车。
唐凯摇头。
总部虽大。
会议室也不小,但铁定容不下上千人,如是成员的六百也来,不可能装下,就算是不来,加上新增的一般会员,也有点挤。
别的不说。
光是缅亚银行集团直属企业高管。
有资格来的。
就至少一百五。
“这地儿,有点小了。”唐凯说。
一旁。
卫俊笑道:
“缅亚银行集团在新安新区的总部大楼明年完工,到那时,几千人都装得下。”到现在,缅亚银行集团总部都在最开始的地方。
---新安镇。
一直没去新安市主城区凑热闹。
不小才怪。
显然。
并不会一直如此。
这个庞然大物。
子公司的总部一个个都比它大,不合理,新区那边,卫俊看了效果图,只能说震撼,无论是规模,还是建筑造型,都极具特色。
“到时候可得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