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7 章(1 / 1)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6号鼠标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想到了,的确,让他们收购外贸企业,也有这个原因。

外国人赚了钱。

很多都换成外币走了,属于不可控资本。

今后。

缅亚系企业逐渐控制缅痶的主要进口商品,赚到的亚元,就是稳定资本,不会被做空资本所影响,极大维护了亚元的汇率稳定。

。。。

茶楼。

被这么一解释,所有人不约而同点头。

厉害。

没想到还有这深层次的含义,只要他们不背叛亚元,外人想要撼动亚元,不容易,而他们会背叛吗?傻啊,谁没事儿刨自家坟。

汇率。

决定了他们的财富绝对值。

保护亚元。

就是在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但其他持有方会不影响。”

除了企业、个人。

还有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外汇管理机构。

“只要搞定主要商品贸易,问题就不太大,个人持有量一般不多,金融机构,想要在这边银行贷款亚元,哪里是那么简单。”

“至于各国外汇管理机构,是个风险,这也是我们要努力的,只要我们足够强大,就能让他们多一层顾虑,不会轻易往一边倒。”

论落井下石。

苗隐觉得最后一方风险也不小。

很简单。

你给人家项目贷款,人家欠账,好,欠了账是要还的,借亚元还亚元,那么,他们当然乐意亚元贬值,这样以后就能少还。

贬值百分之二十。

就相当于少还百分之二十。

世界。

就是这么‘残酷’。

无所谓道德,只是一种资本的逐利行为,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他们的存在。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天眼的大单(求订阅!)

茶楼中。

此刻。

众人的呼吸都有点重。

以前。

他们只想着赚钱。

让家族财富增值,现在竟然得背负这么重的责任,难怪一下子给如此多的贷款,还是无息的,不是光给他们吃草,还得让他们干活。

压力不小。

“好了,又不是让你们上断头台,只是让你们做生意而已,和以前一样,没什么的,我们都在一条船上吃饭,总得做点贡献。”

苗隐说。

他也看得出来。

缅亚银行集团并不会完全把担子压他们身上,而是其直属企业,他们这些人仅仅是辅助而已,在后面出点力,所以他一点不慌。

天塌了。

大个子顶着。

赢了。

大家得利。

输了。

他们也吃喝不愁,怕个毛线。

“现在,我们需要好好商量一下。首先,去国外,人生地不熟,这是我们的短板,而要论国外的关系,今后,还需要互相帮助。”

“这是肯定的。”

“当然。”

“说起国外关系,唐总和旺萨长官更熟。”

其他人看向两人。

这个国外。

是世界范围。

他们之前都是在缅痶混饭吃,穷哈哈,当时整个缅痶的GDP都比他们现在的身价多不到哪里去,没钱,出个门也被人看不起。

这么多人当中。

在国外大量做着生意的,核心会员里也就他们两个,主要依靠果酒这个奢侈品,让他们在各自销售区域都建立了不小的关系网。

平时不用。

看不出来,但不代表没用。

相反。

这些都是优质人脉。

“如果有需要,我能帮忙,没问题。”

“我也是。”

唐凯和旺萨相继说道。

小事。

牵个线罢了,他们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办成什么困难的事,而是起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比自己干巴巴上门,来的更有效率。

至于怎么谈。

还得靠自己。

此外。

出了事。

不至于一个人都找不到,虽然有缅亚银行集团撑腰,但啥都麻烦集团出面,他们的能力从何体现?商会的存在目的之一就是互助。

“第二,就是我们之间的合作,既然理解了出国投资的意义,我们势必要把精力放在外贸型企业上,从缅痶进口商品目录中下手。”

“高技术含量的那种公司,肯定很难收购,而且就算我们过去投资,也不可能和其形成竞争,因此,主要还是在中低端商品。”

高技术。

还是交给缅亚银行集团直属企业去杠。

他们玩不起。

持持股就行了。

“中低端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原材料三大部分,这只是进口方向,在不限制的行业,几乎可以扩展所有领域。”

“因此,接下来的当务之急,是我们应该弄个表出来,看看各国有什么可投资企业,这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查,比较耗时。”

这时候。

唐凯举手。

“怎么了?”

“这件事,我觉得可以外包出去。”

“外包?”

“对啊。”说到这,唐凯微笑道:“你们有应该知道,我侄子有家公司,天眼集团,主要就是做商业信息咨询和企业服务的。”

“发展至今,分公司已经遍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提供国内、国际间的企业服务,很专业,当然,这只是建议,看你们的。”

一听。

众人想起来了。

是啊。

唐青的天眼集团就是做这个的,分公司已遍及全球,论对当地企业、政策、经济信息的了解,简直是现成的,半个自己人。

专业。

亲近。

可以省下很多事。

“这个提议不错,你们觉得呢?”苗隐率先同意。

“可以。”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如果能接下,并购业务也交给他们都行。”旺萨立即表态,他和唐凯在核心会员中是最亲近的。

自然要支持。

“我同意。”

“好。”

“。。。”

没人反对。

注册。

收购。

财务。

法律。

......

在国外全都不同,每个国家找一个熟悉的企业来做,实在是太繁琐了,如果天眼能做下来,这一系列的工作交给一家公司自然更好。

少了很多事。

见状。

唐凯笑了。

不虚此行。

拉到一个大单,这次投资额之大,可谓是前所未有,保守估计,涉及的企业并购都至少数百起,因为还有一般会员会使用贷款。

核心会员带头。

一般会员见了,自然也愿意省事。

因此。

这笔大单,至少是十亿人民币起步,对天眼在各国的行业地位更是一次提高,加上今后加入的成员,啧啧,唐凯觉得做了一件大事。

比自己活得百亿贷款还开心。

不过,

估计天眼要叫苦。

信息咨询简单。

数据库里调就可以了。

但附带的大量企业并购,谈判,法务。可能比起成立到现在接到的都多,可这单如果接下来,天眼的成长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系列事情,我们先成立一个小组,专门和天眼接洽,传达需求,反馈信心,而费用,就按照正常的价格来就行,你们觉得呢?”

苗隐也想帮唐家一把。

主动帮忙。

“可以。”

“没问题。”

“应该的,干了活,就该拿钱。”

“对。”

“。。。”

都同意了。

接下来。

就一些合作问题,众人进行了框架性探讨,有些主营业务冲突的,或者比较喜欢做什么生意的,都先提出来,感兴趣就加入。

至于具体股份,就都是小事情了。

临近中午。

才差不多完成,等天眼的表传来,还得再商量,到那时,加上一般会员的参与,他们觉得没个连续一周的会议,根本决定不出来。

“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