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现在连十亿估值都够呛。
糟糕的是。
上次融资的钱差不多要见底。
再没有资本进来,京东距离倒闭也就不远了,要么没钱发工资倒闭,要么被高额的过桥贷款给逼死,这两条路,真有可能成为京东的归宿。
唉!
事情怎么发展到这个地步。
好无力。
起因。
还是在唐青那。
若不是蜂鸟商储出现,京东的核心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依托物流和服务,至少可以在电商领域站稳脚跟,过着舒心的小日子。
可惜。
这只能是理想了。
虽然各地的蜂鸟商储园还没建好,但唐青几百亿人民币砸下去,不是开玩笑的,等建好的那一天,京东的位置会无比尴尬。
算算。
也就今年底。
仓储不是大楼,建设难度不高。
土地一确定。
平整。
打桩。
立柱。
吊装桁架。
焊接。
......
就一层的建筑。
速度能快到飞起,从各地得知的进度,蜂鸟商储很多厂房都封顶了,虽然里面还没怎么弄,但也就是一些货架、传送设备的问题。
货车。
配送员。
都是小问题,蜂鸟商储已经和各大车厂签订了合约,准备购进超过一万五千辆大小货车,年底就能交货,加上人员招聘和培训。
最迟明年初。
最早今年底。
蜂鸟商储就会正式出场。
到那时。
京东所面临的形势会更加严峻。刘东也想过和唐青合作,却担心人家根本看不上京东,京东能做的,唐青自己整,估计比现在的京东还好。
对这点。
他是认同的。
而且。
要是投资京东,等于为阿里培养了个对手,唐青作为阿里的最大股东,这么做显然是不太好,要是他,都没什么理由投京东。
纠结。
就在这时。
叮咚一声。
他的电脑想起了收到邮件的声音,这么晚了,谁发邮件来,刘东顺手点开,当看清楚所有内容的时候,直接就跳了起来。
“ERV?”刘东震惊地说出这三个字母。
里面说。
ERV有意投资京东。
明天来谈,这让刘东兴奋不已,如果不是恶作剧,那对举步维艰的京东就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看看企鹅,股票疯了似的涨。
这就是所谓的救命稻草。
可会不会有陷阱?
。。。
沪市。
别墅。
唐青摇晃着酒杯。
微笑着。
陷阱?
这倒是没有,只是觉得,京东命不该绝,京东学的是亚马逊的模式,而ERV现在是亚马逊的最大股东,可亚马逊在华夏过得并不好。
因此。
需要一个具有本土基因的品牌撑起来。
显然。
京东挺合适的。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千万别回头(求订阅!)
亚马逊。
京东。
两者一对比。
显然。
华夏人对‘京东’比较有亲近感,相似且已经混得不错的苏宁和国美都上市了。因此,京东就成了ERV在华夏电商布局的首选。
-便宜。
-理念相同。
-缺钱。
唐青明里是阿里的最大股东,不适合介入。做戏做全套,ERV投资了企鹅,又投资京东,如此一来,大家都觉得这才是正常操作。
亚马逊在华不景气。
ERV就买它的对手,阿里买不起,那就买京东。
逻辑通顺。
未来。
按照唐青的意思。
电商领域。
在国内。
还是以阿里和京东的竞争为主。苏宁、国美,以及其他平台在旁边作为补充,全部打趴下就算了,只要保持最大的市场份额就行。
国外的话。
亚马逊。
蜂鸟+阿里。
以这两大阵营的竞争为主。在面临国际扩张时,除了双方,还有大量各国内部起来的竞争者,所以,必须有个强大的对手。
出起手来就没那么多顾虑。
否则。
在别国做生意,上去就‘欺负’他们的企业,容易出现舆论压力,到时候,人家同仇敌忾,就特么要怼你,那是不讲道理的。
若有个对手。
干就是。
至于你们的企业受到伤害。
那抱歉了。
我不是针对你,只是误伤而已,要不你离远一点?对,再远点,没错,做得好,就是这样,加快脚步,到我看不见的地方。
嗯。
就是这样。
保持住哦!
千万别回头。
这样就不会再误伤你了。
。。。
清晨。
天还没亮。
沪市。
城中村。
白渊早早起来给父母帮忙,此时,已经有不少顾客上门,都是距离公司较远的上班族,赶最早班的公交,书写着沪飘的艰辛。
父母招呼客人。
他负责收钱。
“怎么没什么人用。”
“是啊。”
二维码摆了半个多小时。
没一个人扫。
白渊的父母撇撇嘴,对此,白渊也是无奈,道:“爸,昨晚功能才上线,总得给人接受的时间,你还想一晚上所有人都用呢。”
而且。
这个二维码长得有点‘寒颤’,拍立得洗出来的,可以扫,但不太清晰,等会儿对面的打印店开张,得去弄一张清晰点的。
“也对。”
“那等等。”
十几分钟后。
客人更多了,每天这时候,会连续忙一个多小时。
“这是支付码?”
终于。
有人看到这两张黑白照。
“是的。”
“那你应该写上字,说明可以手机支付,不然谁知道?”顾客说,照片小,还是黑白的,不注意还以为是扔那儿的纸片子。
“。。。”白渊一愣。
暗骂一声蠢。
的确。
你摆个二维码。
不注明一下,特么谁知道是干什么的,难怪了,自己还是学营销的,一早醒来,智商就不在线了,赶紧吃一口包子补补。
“谢谢提醒。”
接着。
他真吃了口包子。
上楼拿一支红笔,又拿了个大大的纸壳,写上‘支持微信和支付宝付款’的字样,立在摊子前,相片太小,写上去不明显。
果然。
效果立马出来了。
“你这支持手机支付?”
“对。”
“挺潮啊大叔。”
“哈哈,都儿子弄的。”
“我试试。”
“我也来,第一次用手机支付买东西。”
“。。。”
有了第一个。
越来越多人尝试扫码,听着蓝牙耳机里不断传来的到账提示,白渊和父亲笑呵呵的,工作量少了,算钱就挺累的了,还找。
“这就行了?”旁边,一个赶早的大爷惊奇道。
不给钱。
扫一下就走人,真稀奇。
“是啊。”
不是所有人都用智能手机。
如今。
大多数人还是用的棒棒机,纪元太贵,就算过了一年,价格还是四千左右,而低端机也不便宜,千元机时代,不是千元以下。
“我这手机能用吗?”大爷拿出一个诺基亚。
“你这不是智能机,用不了。”
“可惜。”
“买一个呗。”
“太贵了。”
“可以买便宜的,华为的才一千多块。”
“我还以为好几千。”
“大爷,那是去年,现在各大手机厂商都推出了中低端机型,一千多的智能手机虽然性能不怎么样,但足够日常使用了。”
“我等会儿去专卖店看看。”
“。。。”
天渐渐亮了起来。
生意持续着。
尽管大部分人还是用现金,可这是个好的开头。
连带着。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支付方式,再看看手里的棒棒机。
或许。
是时候该换一个了。
这种心理。
也反映在了‘纪元’的销售官网上,从凌晨开始,订单就开始猛增,到天亮前,又是一万多台手机卖出去了,销售额数千万。
超过无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