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4 章(1 / 1)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6号鼠标 2000 汉字|58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后者是国会议员。

不过。

收到邀请。

不代表这些财团把他们当做自己人,终究,华人在美国也是‘外人’,欧美才是自己人,这次去,也就当做陪衬,凑下人数而已。

韩国。

岛国。

沙特。

只要不是西方人,就都是‘外人’。

“挤?”

凌雅奇道。

一天照顾两个娃,她很少关注外界的事,更别说媒体不报道的。

“ERV财团正式得到承认,今晚要在纽约举办宴会,算是庆祝,三大机场本就忙,有点安排不过来,又不远,就开车去了。”

葛峰简单解释道。

“原来如此。”

凌雅咂舌。

终于。

ERV完成最后的准备,跃了龙门。

“现在的ERV,能在美国财团排第几?”凌雅有好奇道。

闻言。

葛峰想了想。

摇头。

“不好判定。”

“实力,不仅仅是财富,还有底蕴,ERV毕竟是新兴财团,相比对美国各界渗透了几十年的老牌财团,还是有诸多不足。”

“虽然一定程度上,在决策层可以发声,可是,这只是在一般事物上,若是和老牌财团正面对抗,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

葛峰分析道。

ERV成立时间太短。

沉淀不够。

就算短期内用金钱开路,但底蕴是其最大的短板。说白了,就是没有多少‘忠心’的人,别忘了,老牌财团一直参与了美国决策。

一步步。

培养起来了多少人。

给了多少人钱。

形成了多少了利益圈子,很多事情,不完全是钱的事。老牌财团们掌握着美国的金融力量和军事走向,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

他看好ERV。

但不认为ERV能抗衡老牌财团。

“所以,若排名,ERV只能算最末。”葛峰给出总结。

“才最末啊。”

“最末已经不错了,这是一个阶层的提升,从一般商人,一跃成为拥有影响美国决策能力的财团,这本身就是一次大飞跃。”

最弱小的财团。

那也是财团。

比葛家强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这只是现在,随着ERV财团的实力增强,各方面短板慢慢补上,社会影响力方面跟上,追上排名后面几个财团的概率很大。”

最末。

不代表一直如此。

ERV是原地踏步的吗?

不。

从创立开始。

就一直在颠覆,一直在进步。

-游戏。

-直播。

-视频。

-即时通讯。

-网络安全。

-人脸识别。

-大数据。

-云计算。

-微处理器

-智能手机。

-物联网。

-娱乐。

-安保。

-信托。

-银行。

......

心里细数了一下ERV涉足的产业,葛峰脑袋都有点疼,ERV,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庞然大物,这还是其核心业务,其控股和持股的公司更是广泛。

一般公司叫走,这完全是在跑。

不。

是在飞。

也就这等扩张速度,撑起了其今天的地位。

加加油。

沉淀一下底蕴。

在财团中,ERV兴许会获得更高的排名。

前段时日。

ERV曾抛出橄榄枝,想和葛家合作,说白了,就是战略同盟,但葛家没有立即同意,准备观望一阵子,按理说,葛家以前几乎不会考虑。

可是。

在ERV财团的阵营中。

核心力量。

并不只有西方人,和其他欧美财团的‘排外’不同,ERV是经济同盟模式,只要是新兴经济力量,无论是哪个国家,其都愿意合作。

条件比其他欧美财团好多了。

因此。

短时间内凝聚了大量的伙伴,葛家还在观望中。

“看这个样子,唐青这辈子无缘世界首富了。”凌雅苦笑。

以前。

一千亿美元。

妥妥的可以当世界首富。

可现在。

被一下子提高了六七倍,唐青现在身价两千多亿,却只能区居第二,以ERV的实力,其董事长的资产几乎不可能被个人超越。

“没办法,谁叫美国出了个ERV。”葛峰说。

“要不,回来的时候去华夏转转?”孩子满月后,凌雅准备回岛国一趟,家族成员聚一聚,见见父亲和爷爷,他们都走不开。

原计划。

还有去新安市。

城市瀑布。

海底世界。

现在可是世界上最热门的景点。

表妹焦涵在那边发了不知道多少视频,看得人心痒痒,正好焦涵在德林省的几个旅游项目相继开始营业,听说唐青都去玩过。

他们也准备去瞅瞅。

“行,好想念唐青家的饭。”葛峰砸吧嘴。

那味道。

真的令人欲罢不能。

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时势造英雄(求订阅!)

车上。

葛忠看着窗外。

忽然。

感觉有点不太熟悉这个世界了。

短短几年。

这个世界好像在加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好似爆发式地出现在人们眼前,一次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有很多人的一生。

4G。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转录原液。

绿洲。

全息影像。

智能手机。

......

一些他还能理解,因为前些年都有铺垫,是一项项相关技术突破,所带来的综合结果,而一些技术,却是一点征兆没有就出现了。

如此大势。。。好像葛家一点都没抓住!

不。

还抓住个尾巴。

那就是微晶科技,他们有点股份,然而,这毕竟不是葛家控股。

等于说。

葛家完美避开了这一波波的大趋势。

现象。

心里都无法平静。

时势造英雄,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代表社会存在重大的机遇与变革,抓住机会,可能一飞冲天,ERV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葛家竟然又当了一回看客。

作为家主。

他能坦然接受才怪了,在追逐时代机遇的浪潮中,葛家在原地踏步,甚至已经踏出了一个坑,一个比自己身高还要高的坑。

想爬出去?

难喽。

“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葛忠的脑子越来越清明。

再不动。

就要生锈了。

。。。

下午两点。

葛忠的车队来到纽约。

曼哈顿区。

没有去自家别墅,而是直接去了老友那里。

门口。

一个老人带着几个后辈亲自迎接。

看到葛忠。

上去就是一个拥抱。

“忠哥。”

“老于,五年没见面了。”葛忠感慨。

“是啊。”

老人一叹。

年纪大后,就越来越怀旧,有些人,兴许见不了多少面了。去年葛峰结婚,也只是派了他儿子来,原因是身体不行,差点入土。

幸好。

去年八月。

转录原液出现。

把病危的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治疗加调养了半年,已经可以坐飞机,也是由于治好了自己的病,在后来缅亚医疗基金会成立后。

他还捐了五千万欧元。

不多。

比不上人家欧维基金会几十亿欧元的捐,但是个新意。

“葛爷爷。”

旁边。

一个年轻人很有礼貌地叫道。

葛忠一看。

笑了笑,道:“小升,你也来了。”

瑞士于家。

瑞士最大的华人家族,当初,唐青去达沃斯,路过苏黎世,就是眼前这个于家嫡长孙-于升特意接待,没想到今天会跟来。

这次。

只有于家家主收到邀请。

作为比于家还强的本土家族,葛家都只有两个名额,于家有一个已经不错了,基本上,于家这种家族,在这个层面的聚会,算来凑数的。

“跟着爷爷来见见世面,顺便看一些朋友。”于升道。

葛忠点头。

这是他们的聚会,也是后辈的聚会。

“走,进去聊。”于家家主于江让开身。

“好。”

客厅。

两人坐下。

于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