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
“这可得慎重,毕竟是民企,如果出了问题,我们的麻烦会不小,还有,这么大笔的贷款,很可能影响到其他国有项目。”
“我觉得不能批。”
“对,如果用他其他公司股权质押,我们还好操作点,这一个计划书,没有等价质押,一旦出了问题,我们会非常被动。”
“就是,不能贷。”
“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吧,唐青也是我行客户。”
“。。。”
不出所料。
一片不同意的声音,开玩笑,这可是三百亿人民币,从未有民企贷过这么钱,要是十几二十亿,大家还能操作,给你唐青面子。
可你三百亿。
这简直是太‘嚣张’了,真当我们是印钱的啊,我是银行,不是央行。
刘立面不改色。
这时候。
一个副行长推了推眼镜。
抬起头。
“各位,你们是否忽略了一个事情。”
“???”
其他副行长看了过去。
忽略了什么?
只听那位副行长继续道:“唐青的这次贷款申请,是存在不少问题,很难操作,但是,他也是我们工行在海外的重点客户。”
“微晶科技,青元科技,青杨音效,万青矿业,天眼集团,还有彗星集团的众多资金流都走的我们工行的,去年流水超过一千七百亿人民币。”
“各个公司存款和贷款额度不下一百亿人币,是我们在海外最大的国内私企客户。”
“那又如何?”
副行长儒雅的笑了笑。
“还有一个数据,他们在其他银行的存贷款是我们工行的数倍,我们就这么拒绝了,唐青若是觉得我们工行没实力,又吃干抹净不认人,不好吧。”
“此外,你们应该明白,唐青是不缺钱的,更不缺贷款银行,他现在只是嫌麻烦,不想用其他公司股份为这家公司做质押。”
“如果觉得我们工行办事太让人心凉,减少和我们的合作,损失的不是唐青,而是我们工行,假如,我是说假如,他从别的银行贷到了。”
“那么。。。今后还有我们什么事?”
几个问题抛出。
让在场人安静了下来。
的确。
刚只考虑到流程不合规,没有先例,还有工行的骄傲。有抵押还罢,你无抵押贷款着实有点‘嚣张’,可人家唐青是有‘嚣张’的本钱。
工行。
和其他几大行不同。
肩负的不仅仅是对工商业的贷款。
还有扩展海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如果今后唐青在海外的贷款,再也不找他们工行,实话,损失的就不是钱,是信誉。
海外。
一个本国企业都不能从你这贷款。
你让别的国家怎么信任?
那个副行长继续道:“我倒是觉得,这是一次机会。”
“机会?”
“对,唐青的蜂鸟计划,可不仅限于在国内,而是世界,计划里的海运公司可不是摆设,我们工行想要在海外快速发展,离开不了这样优质的客户。”
“可是,无抵押,出了问题谁负责。”
“唐青创造的奇迹还不够多吗?”副行长微笑道。
“可是。。。”
“我们可以和唐青商量,以后他旗下限定企业的贷款有优先考虑我行,我觉得可以考虑,但三百亿的确太多,不能完全满足。”
“。。。”
最后。
会上还是没有一个定论。
“还是让上头看看吧。”刘立收起文件。大家松了口气。
半小时后。
拿着会议决策。
刘立找到了领导。
就是上次带队去瑞士的负责人。
“我们觉得这是一次投资,但还是有人比较担心。”刘立简单汇报道。
“担心是正常的,唐青起来太快,而且太年轻,但是,这也是华夏经济崛起的典型,在这一点上,可以考虑特殊问题特殊对待。”
“摸着石头过河,还是已经露出水面的礁石,至少安全了些。三百亿是有点多,但也不能太少了,二百亿以上,你们决定一个数字。”
相比那些没什么核心技术,没什么实力,没什么特色的企业,唐青的产业就没有一个差的,行长不知道,他可是知道,上头十分重视蜂鸟商储的模式。
不过。
没有做起来。
还看不到明确的成果,何况,在瑞士他也答应好好考虑考虑,看来刘立没有对行里人说,也好,这种承诺,不宜宣扬。
“明白,我知道怎么做了。”
“嗯。”
刘立离开了。
没有回去就开会通过。
不着急。
哪有你今天打报告,我几天就给你回复的,作为工行的总行,架子还是要的,何况还得让风控那边好好论证一下,不然,资料上太草率了。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时光(求订阅!)
另一头。
省城。
开发区。
七河镇。
东滩。
秦玉刚下镇开完会,顺带便过来看一眼,这里是蜂鸟商储在省城最大的仓,按照规划,很快七河镇就会被划入区里,成为街道。
看着有条不紊的施工现场。
秦玉刚想起了过年和唐青的对话。
“唐唐,光是开发区那个库,想要保证出货速度,你至少得招个小六千人吧。”当时,对于这个数字,秦玉刚的心情是复杂的。
一方面。
希望多创造就业。
另一方。
这和办企业的‘节约成本’背道而驰。
“六千人?用不了那么多。”
“那多少?”
“一千多足矣,六千人,这还是一个省,舅舅,要是按你的算法,我全国的仓+物流不得五六十万人,我还真不一定养得起。”
“这怎么够?”
“完全够了,我会大规模采用自动化设备,省级的仓,一千多足矣,国内的蜂鸟商储我准备把正式员工人数控制在十五到二十万之间。”
“无论长途运输还是最后一公里,大部分业务会被外包出去,给各大物流和快递公司做,我们自己不会招太多的快递人员。”
“自动化解决方案我已经委托人研发,我自己也一直在参与和跟进,等到买完地,建完厂房,这些设备也差不多可以研发出来了。”
“设备要多少钱?”
“预计在一百亿人民币左右。”
“。。。”
一千多人。
就能让眼前巨大的厂区运转起来,秦玉刚只能感慨科技改变世界,虽然创造的就业少了很多,但规模大到这种程度,一个几乎顶十个京东仓不止。
要仅靠人。
真的会很麻烦。
。。。
二月二十日。
美国。
西雅图。
一个著名的科技城市,是亚马逊的总部所在,也是波音这个航空巨头的组装中心,属于美国的西、北部的主要制造业中心。
当然。
也是微晶科技的总部所在。
市中心。
曼勒会展中心。
一大早。
美国的各大媒体便齐聚于此。
凭邀请函,其他抱着各种目的的专家、同行也纷纷过来,想要现场见证一下由那个神奇的华夏人所举办的第二场产品发布会。
第一场是什么?
当然是纪元。
如今,
那一场发布会被真正定义为智能手机的起始,而乔布斯的那个。。额。。姑且算作智能手机的东西吧,只能说是个比较‘有趣’的玩意儿。
没办法。
两场发布会的间隔时间太短了。
短到不可能是唐青抄袭乔布斯的苹果,而是人家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