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5 章(1 / 1)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6号鼠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够用呢。

加价也不行。

咱不缺你那点银子。

由于缅亚医药集团没有公布这些仪器的功能,外界了解的不多,如果他们真的了解了,估计是要疯狂的,因为,它几乎能完成所有医疗检测项目。

除了这种圆形检测仪器。

科学家们还研发出了医疗仓。

很多小手术。

通过智能医疗方案生成系统,就能用机械臂代替主刀医生,完成手术,旁边只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医生看着就行了,避免意外。

其效率。

是一般手术的十倍以上,这还是唐青让尽力控制的结果,机器的效率,能让一般人崩溃,不然,若是放开了,速度还能增加一倍多。

不过。

这类手术医疗舱。

唐青暂时不准备推出,只是推出了检测仪器和智能医疗解决方案,每一个病人,都会有小二生成治疗方案,医生检查签字。

不然。

很多医生就要失业了。

但是。

唐青却认为这是一个趋势。

一个医生。

终其一生,能获得的经验能有多少?看过的病人能有多少?但若是交给医疗大数据,它的经验,会是数以千万,甚至上亿计的病例。

这才是最牛逼的医生。

所以。

对于所谓医疗检验越来越细化,数据化,唐青是非常赞同的,数据是会说话的,要是望闻问切,你让大数据如何处理?

数据越多,方案就越精确。

而小二那里。

除了有强大到极点的数据处理能力外。

还有数以亿计的病例。

医疗产业化。

未来肯定会向着医工业化的方向发展,标准化,流程化。那样的话,医生就很尴尬了,终其一生所学的经验,不及大数据的零点零零一秒分析结论。

所以。

为了避免一下子断了全球大部分医生行业的活路。

唐青觉得。

还是悠着点的好。

不能那么坏。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应急救援中心(求订阅!)

新安市。

街头。

父亲牵着女儿的小手。

漫无目的地逛着。

半天了。

他愣是没有找到住的地方,不过,经过一天的闲逛,对这座城市,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干净整洁的街道,现代化的全新建筑。

四通八达的交通。

和蔼的人。

良好的治安。

都颠覆了他对缅痶的固有映像。

很难想象,在三年前,这边还是偏远的山区,这里的人还在靠着种花为生,属于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混乱地带。

如今。

竟然修建起了如花园般的城市。

“爸爸,我困了。”

女儿糯糯的声音。

让他一阵心疼。

“我们很快就能找到地方住了。”父亲抱起女儿安慰道,左右看了看,全是各色皮肤,他之前还想过找个网吧过一夜也行。

可是。

一打听。

原来这里有法律规定,网吧不能通宵营业,晚上是要关门的,甚至在下午,他还碰到了有着同样困扰的一个家庭,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眼见就要天黑。

这让父亲有点焦急。

这时候。

他再次想起一句话。

---‘有困难,找警察。’,可这里不是国内,他也不太清楚这边的情况,看见一个治安亭,父亲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刚走进去。

一个穿着缅痶警服的年轻人走了上来。

“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这是缅语。

父亲没有听懂。

“我来自华夏,不会说缅语。”这种治安亭,肯定有警察会说汉语。

“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

立马。

一句字正腔圆的汉语从这名警察嘴里说出来。

父亲赶紧说:“我带我女儿来治病,可是市里和镇上的酒店都没有房间,我想问问,你们有没有什么家庭旅馆之类的,能让我和我女儿住下就行。”

听到这话。

戎伟笑了。

“你来的真是时候,一小时前,我们刚刚接到特区通知,由于来的病患超出了预计,我们会开放三个救助站,用于你们临时居住。”

戎伟。

就是治安亭治安队员的名字,一个华裔。

这一次,着实是考研了一把他们,那么多人过来,要是不安置好,很可能被外界笑话,现在,这边可是聚集了世界各国媒体的目光。

这不。

研究了一天,特区终于有了行动。

救助站。

全称‘缅亚经济特区灾后应急救援中心’。

平常是空的。

用于在出现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后,可以收容附近的暂时无家可归的人,也许十年都用不到,但只要有一次能用到,也就值了。

新安市周边有三个救援中心,按照特区条例,每一个小镇根据人口规模,至少要有一个救援中心,而且只能多,不能少。

大倒是不大。

应急。

不是常用。

新安镇这边,每一个的常规容纳人数只有一千人,的确不多,可若是真的出了大灾大难,城内也可以竖起大量帐篷,居民家中也能挤挤。

因此。

这只是属于灾后救援的一部分,上个月,新安市周边第三座救援中心全部完工,通过验收,没想到,这才过了多久,竟然就要发挥作用了。

听到有地方住了,父亲喜不自胜,“真的吗?谢谢,谢谢,有地方住就行,看这个天气要下雨了,主要是怕孩子着凉。”

“放心吧,先生贵姓?”戎伟又问。

“不敢,不敢,免贵姓米,名昊。”米昊连忙报上自己的名字。

“护照在身上吗?我要登记一下。”戎伟伸手。

米昊赶紧从兜里拿出。

“几个人?”

“就我们两个。”

戎伟打开缅亚经济特区政务网。

在救援中心申请分类页填了一个表格,提交了申请,看到申请成功的提示后,把护照还给了米昊,“好了,申请成功,在城西的救援中心。”

看了看表。

自己也该换班了。

“我等会儿带你过去。”戎伟主动提出帮忙,都是华人,还是来求医的华人,他也想要尽一点绵薄之力,这也是他的工作内容。

米昊立马感谢道:“太感谢你了。”

“不用谢,你稍等十分钟。”

“好。”

十分钟后。

戎伟交完了班。

带着米昊来到了旁边商场的一处地下停车场,整个新安市的地下,其实就是一个特大的停车场,不连贯,但是多,主要是为了让地面美观一点。

要地表路边到处停的都是车。

看着就不舒服。

因此。

整个新安市的主要停车场地就在地下,地上也有专门的立体停车楼,总之,新安市的定位是一座旅游城市,在车辆的总数上,都有限制。

特区成立前。

戎伟家就有点积蓄。

家里有埋藏了很多年的金银饰品,特区成立后,缅亚银行集团用亚元‘高价’回收,赶上贸易繁荣,戎伟的父亲赚了不少钱。

也算是中产阶级。

不过。

在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

还是让自家孩子加入了零的麾下,最开始,治安队都是从士兵中刷下来的,但是后来特区走入正轨后,两者的管理便分明了些。

武装力量。

由缅亚银行集团实际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