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9 章(1 / 1)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6号鼠标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道了,还有事吗?”

“。。。”安斯利一惊。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美国那边的事态很严重,连这个上级都可能受到牵连,不然,如此重要,关乎那些资本家的信息,不会换来如此轻描淡写的回答。

“没,没有了。”安斯利结巴道。

“好,再见。”

说完。

那边挂了电话。

正如安斯利猜测的。

这次事件太复杂,从印度开始,牵扯进了几大安全机构,又牵扯到外交等部门,后来,鬼知道什么导火索,几边开始抓人,牵扯越来越大。

美国媒体也被扯了进来。

他们看得云里雾里。

谁还有心思关心这点破事,先保住位置再说,安斯利听着嘟嘟声,缓缓放下电话,脑袋里也有点混沌,这事,总不能这么晾着吧。

于是。

他又打电话给了一家医药公司的朋友。

果然。

又是一阵鸡飞狗跳,难怪这些天和缅卫生部门的接洽这么不顺,原来是人家根本不打算引进他们的专利药,被零耍了。

这如何能甘心。

他们立马发动关系,想要让美国方面给缅痶施压,他们和安斯利是朋友,但并不能命令安斯利做事,有钱,也得按规矩来。

这是要讲流程的。

然而。

很快他们就发现。

那边根本没人有时间搭理他们。

得,只能等等了,他们就不信了,你缅痶的药物能绕过他们的所有专利,如果不能,他们一定要向世人揭露这种‘丑恶嘴脸’。

。。。

等了一天。

安斯利都没等来让处理这事的电话。

他也就放心了。

这种事。

他已经很有经验,虽然是解决不了的经验,但也是经验不是,现在这边才刚刚出招,自己什么都不了解,着实也处理不了。

说到这。

安斯利又一次想要骂一下CIA。

见了鬼了。

本来还有点用的他们,现在愣是让他这个使官变成了瞎子,想要获取情报,还得亲自打电话去打听,再不就是通过这边的新闻来了解。

特么的。

他估计是美国众多使官中唯一的‘盲人’。

傍晚。

出去一天的助理回来了。

“安斯利先生,我今天打听了,缅亚医药集团正式投产了三座大型医药工业园区,其中两座在新安地区,一座在单邦地区。”

“砰。”

安斯利直接一脚踢向了办工桌。

果然。

人家早有准备。

自己这个睁眼瞎,当了不知道多少个月。

“混蛋。”安斯利骂道。

助理默默地站在一旁,心里也十分不爽,他是使馆工作人员,竟然沦落到了去到处打听消息的地步,传出去,同行不得笑死他们。

“其他的呢?”安斯利问。

助理说:“不知道,规模很大,缅亚医药集团没有对外公布具体数据,现在已经完全投产,他们正在囤货,若八月二号下架,估计过两天就会起运至缅痶全境。”

“奇怪的是,我问的医生并不知道这类药物的具体情况,而且他们也没有进行实验性普及,好像,对他们的药品很自信,准备一举替代掉我们的专利药。”

这一点。

助理十分不解。

你就算完成了临床测试。

下一步也是扩大规模。

可现在。

这架势并不是一步步来,甚至好像连医生的药理学习和适应时间都给砍了,他着实看不懂这是要作甚,一下要换几十种药,简直是疯了。

“零出手,我们看懂过几次?”安斯利苦笑道。

“额,也是。”

“明天再打听打听。”

“是。”

就在这时候。

墙上。

缅痶的《今日新闻》开始了。

这是零上台后整合出的节目,和华夏的《新闻联播》一样,每天固定的时段,播半小时,所有电视台都得强制转播,作为缅目前的喉舌。

影响力巨大。

刚一上来。

就把他们刺激到了。

“经过数年的努力,缅亚医药集团成功攻克了人类目前已知的大部分疾病的治疗药物,经过长时间的临床测试,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为了进一次降低看病成本,提高治疗效果,八月二日,现有五十七种仿制药将会全面下架,由缅亚医药集团的原研药替代。”

“明天上午,缅亚医药集团将会举办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公布公布此类药物的具体情况,本台将会进行全程直播,敬请留意。”

“从八月一日起,全缅所有在籍人口将会纳入医疗保障体系,由工作单位、个人,当地政府三方出资,月底前,完成全民医疗保险的缴纳。”

“同时,在年底前,缅将会完成一次全民免费健康体质检查,给所有人的健康一份保障,各地单位要有序安排人员进行体检。。。”

“。。。”

半小时的节目。

今天愣是花了近二十分钟来详解这一重大医疗改革和政策,避免被人误读,比如缴纳的比例、人群、多少,总之,看完之后,皆大欢喜。

有工作的。

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没有工作的。

由家庭或者当地政府垫付,这笔钱不会有利息,也不高,若是残疾、军人、有突出贡献等等情况,还能减免,虽然越听越复杂。

可是。

最后主持人一算。

是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当然,并不是免费医疗,看病还是要给点钱的,只是不多而已,只要有份正经工作,全身都是病也花不完工资。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转录源液(求订阅!)

看完新闻。

安斯利沉默了。

这波操作。

来得着实突然。

看样子零已经策划很久,真是不到最后一刻,就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对绝大部分人类已知疾病有特效的原研药?你们还真敢说出口。

原研药。

在美国的研发周期是十到十五年。

经过数轮临床。

才能最终被审核通过,你短短几年研发,就想弄出原研药,还是如此大规模替代现有专利药物的原研药,安斯利根本不看好。

现在。

又如此高调地宣布出来。

他倒要看看。

零最后到底怎么收场。

“安斯利先生,我们要不要去发布会看看?”助理问。

安斯利一笑,“当然要去看看,这么好的戏,怎么能错过,对了,你顺便通知一下我国的药厂和媒体。”没有这些人,可看不到热闹。

“是。”

。。。

岛国。

唐凯也得到手下传来的讯息。

“唐唐,你说得真准,明天就要开发布会,他们还准备进行医保改革,我的公司接到特区通知,医保缴纳比例和数额和以前不变。”

唐青笑了笑。

“那就好。”

“不知道,那边何时能实现免费医疗。”唐凯说,如今,缅亚经济特区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力,让他都咂舌,若是药品自产,免费医疗并不是什么难事。

“永远不可能。”唐青摇头。

“为什么?”

“资本,是逐利的。”唐青是资本家,不是慈善家,这一切,都是为亚元的国际化服务,顺带,让全世界都享受一下廉价医疗。

唐青的解释。

让唐凯若有所思。

还真是。

随着零的地位提升,他都有点忘了这一茬,缅亚银行集团的所有制模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