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3 章(1 / 1)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6号鼠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直坐在车上欣赏沿途风景,因为火车会穿过城镇的主城区。

如果时间多。

也可以下去领略一番。

走进巨大的站台。

“这火车。。。有点不一样。”

看着洁白的火车车体,很多人都惊讶了。

苏瑞旁边的华人导游也正在给游客介绍着:“这里火车都是从我们华夏买的,国内的绿皮火车他们不喜欢,加上缅亚经济特区比较小,出行距离短。

所以特区对出行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最后便全部采购的是空调列车,内饰也做了极大的优化,使用了还在设计中的高铁的内饰。”

“好奢侈!!!。”

有序地检票进站,上车。

看着内饰画风突变的车内景象,苏瑞几人惊讶的不行,干净的地面,雪白的内饰,座椅全都是柔软的布艺座椅,不像普通座位的皮质。

那个导游就坐在他们旁边。

嘴里正说道:“当时他们本来想直接采购我们国家的高铁车厢,然后用普通的车头带,不过四方机车公司的高铁还在测试。

高铁车厢的技术和样式还没有完全定型,最后只能用红皮车改内饰,这里的所有旅客车厢都是这样,而且很平稳,隔音效果好。。。”

有导游在身边。

苏瑞他们免费听了一路。

火车缓缓启动。

开出了新安镇,不过几分钟,他们就看见了一片巨大的厂区,导游说那是缅亚经济特区最大的工业镇,生产着这边百分之三十的工业产品。

像这样的工业镇。

缅亚经济特区有五座,分别有不同的产业重心。

透过窗外。

看着青山绿水。

静谧村庄。

勤劳的农民们在田间劳作,一幅幅场景都如画一样,他们手里的相机猛拍,经过一个又一个城镇,他们发现都不比新安镇差。

大部分建筑都藏在树丛中,若影若现,充满着美感。

“你们看到的所有城镇都是在一无所有上建立起来的,两年前,这里全都是杂草丛生的荒地或者农田,这些小镇都经过科学的规划,配套设施完善,很适合居住。”

“看,那里是缅亚经济特区最大的火电厂,旁边就是一个炼钢企业,它们的烟囱上全都加装了工业级过滤器,污染排放几乎为零。”

“特区的农村里,每家每户的烟囱都要加装过滤器,主要是避免生活垃圾的燃烧,塑料制品的燃烧危害大,这样一来,它们随便烧什么都没事。”

“整个缅亚经济特区已经完成了村村通工程,道路修了农民们的家门口,就是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地方也一样,不一定要强制迁移。”

“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缅亚经济特区就已经完成了通水、通电、通气的基础生活设施改造,相信这一路上的见闻,会让你们喜欢上这里。”

“。。。”

一路上。

苏瑞都听得津津有味。

。。。。。。

就在苏瑞在火车上的时候。

非洲。

莫桑比克。

进出口公司正式开始运营。

“总统先生,这是我们的第一批商品采购清单,总额三亿七千万亚元,除了七千万的政府办公设施和用品采购外,其他的均为准备对外出售的商品。”

贸易部门的负责人递上了一份厚厚的清单。

金洛克一边翻着,一边问道:“店铺弄得怎么样了?”

“各个城市的繁华地段,我们都租了一个店面或者重新修建房屋,很快就能投入使用,接下来我们就是要进物价的确定。”负责人回答道。

金洛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物价上,我们尽量保持微利,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以此控制其他进口商品对美元等外汇储备的消耗。”

“明白。”

负责人当然知道这家公司的意义。

看了十来分钟,金洛克把清单递了回去:“很好,就按照这份清单来吧,立即发给缅亚银行,让他们尽快组织发货,我们这边也尽快做好人员招聘。”

“是。”

。。。

莫桑比克北城区。

近期。

华人圈子里流传了一个消息。

莫桑比克政府组建了国家进出口公司,将会以国家的名义大量采购商品,参与商品市场销售,而这些商品的来源,竟然是同一个地方。

一个华人的聚集区。

几个华人坐在一起

他们的脸上有点愁。

和莫桑比克的国营公司抢生意,真的是一见很有压力的事情,他们怕的不是价格竞争,而是莫桑比克政府给他们加税或者出台限制进口政策。

不一会儿。

一个人匆匆进来,高兴地说道:“我打听过了,莫桑比克政府不会对我们加税,也不会限制单类商品的进口,而且这次的商品全部来自于缅亚经济特区。”

“龙锦,就是缅亚银行所在的地方?”

龙锦点头说道:“是的,他们给莫桑比克政府提供了巨额亚元商品贷款,莫桑比克政府准备以此来缓解其美元等国际债务高筑的问题。”

“商品贷款?目的呢?”一人好奇地问道。

“矿产,莫桑比克的稀有金属矿产,听说为了对冲货款,莫桑比克重启了国内数个稀有金属矿区,和缅亚经济特区换商品。”龙锦说道。

“那我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一个微胖的华人商人苦笑道。

龙锦摇头,“不,庆幸的是,他们的产品都比较贵,我了解过缅亚经济特区的商品,高质量,不生产水准以下产品,在消费能力面前,我们还是有优势的。”

“可是。。为什么我就是高兴不起来。”

龙锦:“。。。”

多了个竞争对手,谁能高兴起来,而且对方的高质量产品,让他们感觉自己在生产假冒伪劣一样,这感觉,真的是有够复杂的。

龙锦又说道:“这次商贸主要集中在日用品上,在其他机械方面的影响不大,老李。你就不需要担心了,港湾建设集团已经把你的所有卡车和挖掘机都租了,你就躺着赚钱吧。”

“还行吧,呵呵。”

那个被叫老李的华人老板笑的合不拢嘴。

港湾建设。

用到最多的就是卡车和挖掘机,所以,一旦有华夏承包当地项目,就是他们这些华夏的重型机械商人们的春天,可以借此赚上一笔。

这下子。

看来自己的车队又能增加个十几二十辆了。

第九百二十二章 抓住机会(求订阅!)

老李是欢喜了。

可其他人多是忧虑。

龙锦便安慰道:“还是先看看吧,不要太悲观,这家公司的成立对我们的生意的冲击是有,但是应该不大,我们有成本优势,肯定不会没钱赚的。”

其他人都微微点头。

高中领域端竞争不过。

那就纵横低端,这也是华夏企业生存的不二法则,就算是发达的西方国家民众,对价格也是极为敏感,何况非洲这些落后国家。

其中一个人又问道:“对了,龙锦,他们提供的商品贷款额度是多少?不会是无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