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4 章(1 / 1)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6号鼠标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拥有强大的海外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这是我们柴家的幸运,更是你的幸运。

我现在非常好奇,唐青今后到底会成长为一个什么人,年纪轻轻,多智近妖,财势的崛起速度惊人,在同龄人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不出五年,也许,整个世界都会认识一个叫唐青的人。”

柴国强感慨道。

青年才俊他见多了。

但是仅仅是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青年、才华。

和正在崛起的唐青根本没法比。

别人有才,有钱,有势,家庭和睦,相比来说,唐青才是人生赢家,那些青年才俊,仅仅是走的比同龄人快几步而已。

他们也许是用跑的。

而唐青是用飞的。

对于柴国强的话。

柴仁很是认同,深有同感地点头道:“我也觉得,越是了解,我越是觉得看不透唐青,他的每一步都走的让我不解和惊讶。。

就比如盛唐集团,完全就是一家不怎么赚钱的公司,就算今后做大做强,遍布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也依旧不如一部电影赚钱,但是唐青却是很看重。

还有保安公司,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退伍士兵,做的都是安保工作,也是属于亏本买卖,而唐青本身又不需要保镖和保安,他的朋友足以提供。

换句话说,唐青根本没有必要创建这家保安公司,还话大价钱砸进去,今后至少十年是看不到什么收益的,他又不像黑水,可以承接战争业务。

天眼倒是很有必要,是他当甩手掌柜的基础。

彗星影视我也理解,很赚钱。

可是万青矿业和他的微晶科技,这两个一个涉及太阳能这种新能源,说买就买,理由根本不充分,万青矿业也是,成立的很是突兀。

这种重资产,回报率作为内行来说,实在不怎么高,可我没想到当初一说他就答应了,还花重金购买,十亿美元,真不知道他的极限在哪里。”

“你想说什么?”柴国强问道。

柴仁苦笑道:“我想说,好像唐青做什么全凭兴趣,都是心血来潮,根本不在乎赚不赚钱,赚了,他很高兴,赔钱,他也照样乐呵呵的去做。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涉及的行业太多,太杂。没有重点,就像是。。。玩一样。”

做生意的很多都是不熟不做。

可唐青却是偏偏喜欢做不熟的。

跨界太大了。从服装、互联网、娱乐、能源、矿产、安保、企业服务,全都没有什么产业关联性,没有关联性就算了,还国内国外的生意都做。

想到什么做什么。

遇到什么做什么。

完全不把风险当回事。

一点不符合唐青的智商,好像根本不知道谨慎是个什么东西。

听完,柴国强脸上露出了笑容:“非一般人,行非一般事,生存还是死亡,破败还是繁荣,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们看着就是。

就比如彗星影视,在那之前,除了你们这些人,外界谁能想象第一部电影就冲进了世界票房影史前十,估计你们也预料不到崛起来的如此之快吧。”

“也是。”

听到这。

柴仁就兴奋起来。

也就在三天前。

《文明·星空之魂》的全球总票房突破了一百亿人民币。

再次震惊了整个华夏的电影界

在大家都还在为千万票房高兴的时候,在去年全年华夏所有票房总额不过三十多亿人民币的时候,别人一部电影把华夏的所有电影的记录都给打破了。

还提升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高度。

三天前。

这则消息再次上了《新闻联播》。

让华夏再次记住了彗星影视文化传媒集团的名字。

没办法,数据太震撼了,一部电影,卖了一百亿,这可是零六年,一百亿是什么概念,那可能是一个小点的县级市一年的GDP。

三刷《新闻联播》。

很多人想想都恐怖。

甚至有人评测,至少十年内,除了其本身的续作,再没有一部电影能超过这一部。

就像是一座大山,《文明·星空之魂》立在那里,受无数电影人赞誉,并且很快会被写进教科书,成为经典案例,成为华夏电影史不可绕过的里程碑。

“爸,彗星集团这么给国人争光,风靡世界,是不是让沪市多给点好政策啊。”柴仁忽然笑嘻嘻的说道。

柴国强没好气的瞪了柴仁一样,说道:“上了三次《新闻联播》,难道还不够。”

“怎么能够,这是应得的,因为我们创造了历史。”柴仁得意道。

柴国强说道:“这件事情上面还在研究,这样的企业的确值得大力扶持,不过你们也要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带领华夏的电影走向世界的责任,可不能闷着头就顾自己赚钱。”

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态度。

站得越高,越是要考虑大局。

要照顾的是多数人的利益。

“这个就看他们的本事了。”柴仁摊手说道,心里不以为意。

考虑多数人的利益是柴国强的事情,但是在他的角度,要考虑的是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这并无不妥,也无对错,仅仅是所在位置的利益诉求。

“你啊。”柴国强无奈笑道。

“爸,我先走了,记得省着点吃,吃完了可没了。”

“知道了。”

。。。。

PS:推荐一本好友的书《生化王朝》,一本老书,相信很多人都有记忆,现在转到起点,求一波支持!!!

第七百九十八章 大幕拉开(求订阅!)

两日后。

刚果金。

迫于舆论压力。

由莫伊主持召开了临时国会会议,暂停了这次的建设项目,准备重新立项,主要是有些建设项目的地域和行业色彩实在是太浓厚了。

根本无法给外界一个合理的解释。

比如一条路。

本来好好地。

就是有点老旧,修修补补就还能用很多年。

但在原先的计划中就要把路重新修了一遍。

修路无可厚非,可是在隔壁省份,那里还交通不便,百姓出行困难,缺乏水利和电力设施,相对来说更需要基础设施投资。

对比起来。

修这个路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

这些还都是他们本国能修建的项目。

本国无力完成的项目,比如铁路、机场、发电站、偏远省份的基础保障等等,全都没有,这东西,明眼人一看就特么的是在利益输送。

解释。

解释个屁啊。

拿什么来解释。

不必要的项目太多,完全是百口莫辩。

因此,莫伊不得不暂停。

要是继续下去,他的名声就真的臭不可闻。

至少现在这样做还能挽救一下,虽然那些国会议员的脸色很不好看,可莫伊已经自身难保,也顾不得那么多,先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至于利益输送,只能在之后好好商量一下,掩盖在正常建设项目之下。

由于之前的项目全部推翻。

带来的是新一轮的利益角逐。

这笔钱在莫伊在任期间是必须要花出去的。

不然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