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后来有人称胜家为“破缸柴田”或“鬼柴田”就是夸赞他在这次战役中背水一战的勇气。
绝地求生往往要付出牲牺生命的代价,但每一个人都是爱惜生命的,也知道不杀别人自己就会被杀,所以才有异于平时的勇敢与不怕死的精神,这种意识实在是很奇妙的。但如果因爱惜生命而贪生怕死,就无法成功了。
当然,这样抱定必死的决心,杀出重围,必然会造成重大的伤亡,但也终能得到胜利的。爱惜生命、物品和金钱,是人类的天性,但大难临头或遭遇困难时,如果还受这种想法的局限,反而更会使自己失去生命、物品或金钱。所以,有时只有背水一战,才能有柳暗花明的成果。如果待立原地,最终必会被洪流冲走。因此,在紧要关头,如果能把生命、金钱抛在脑后,反而愈能得到好的成果。
也许普通人是无法有这种感觉的,但身为一个领导者应多读历史,吸取古人的经验,了解破釜沉舟的真正意义。“善谋”是指领导者善于谋略;“能断”就是领导者处事果断。
今川义元领四万大军来攻击织田信长的时候,织由信长的臣下都主张关起城门来防守。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认为当时织田信长与今川义元的兵力比率是三千对四万,无论运用什么策略获胜的可能都不大。
可是织田信长的看法却相反,正因为兵力相差太悬殊,所以死守城池虽然可以拖延一段时间,但在后援不继的情况下,拖延并没有什么意义。城池既然迟早要被攻破,不如趁着敌军远来,还没准备妥当的时候,主动攻击,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比起坐以待毙,还多了一线希望。
于是,织田信长终于下定决心,完全否定了部下们消极的意见,决定出城应战。在桶狭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会战,结果,竟然获得奇迹般的大胜;同时也创下了领导者坚持己见,违犯常理,而成功的特例。
一般说来,领导者不可忽视大众的意见,如果太过于固执己见,往往变成独断专行。在平时,领导者依照大家的意见做事,确实比较平稳。
然而如果处在非常时期,依大家的意见做事,反而不能解决问题时,领导者就有必要当机立断,采取非常的措施了。一个领导者在表面上看来,好象他完全不重视大家的意见,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也是很重视大家的意见,问题是他已经看出这些意见的错误,势非得已,才下定决心采用自己非寻常的办法。由于他在危急关头,仍能立稳阵脚,以超人的想法下定决心,所以他足可称为一个真正伟大的领导者。伟大之处,就在于善谋善断。
领导应在平进尊重大家的意见,在特殊状况下,要有胆量冲破难关,运用自己的最高智慧,如此才配称是一位好的领导者。
迅速有三大要义:决断快、行动快、解决快,三者缺一不可。
丰臣秀吉和柴田胜家会战的时候,柴田胜家的部将佐久间盛政趁着秀吉重兵在大垣布阵,后防空虚的时候,突袭秀吉的根据地,并且获得大胜。秀吉在听到这个情报后,立刻就带领精锐骑兵连赶五十里路,半天之内回到自己的营寨。那时,佐久间盛政正在清理战果,根本没料到秀吉能在半天之内就赶回来,一时手忙脚乱,来不及迎战,于是反被秀吉突袭攻破,吃了败仗。而秀吉又乘胜追击,竟一鼓作气攻破了柴田的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象秀吉用兵的神速,在今天四通八达的电讯和交通网之下,是不足为奇的。但在当时通讯都要靠探马和走路的时代,就显得非常惊人了。
秀吉之所以能用兵神速,是因为他具备一定的机敏。而这其中包括了刚毅的决断心和快速的行动力。也就是说,他临事都凭着直觉,当机立断,不因循拖延时日,以争取到先机。古人有言:“兵贵神速”,又说:“先下手为强”。因为能把握住瞬间的先机,就能决定胜败的局面。如果一位领导者在面临紧要局势时,还犹豫不决,那么时机错过了将永不再来,此为机不可失。大将领兵作战,或经营者带领企业员工投入商场竞争,情形都是一样的,都必须有速断速行、速战速决的胆识,才能争取到辉煌的胜利。
当然,听取别人的意见,反复思考,以求做出正确的决策也是导至成功的要素。但在事情的紧要关头,迅速仍是不可替代的。
计划性的经营,关键是在于严密的计划,以平时充裕的准备,来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被后人尊称为“鹰山公”的上杉治宪,当他世袭了米泽藩爵位时,年纪才十七岁。他所管辖的地方却十分穷困,老百姓因欠收而饿死的不计其数,藩邑的财政也因欠富商数百万两贷款而陷入困窘的地步。
看到这种情况,治宪马上命令总管发出“大节约令”,他自己更是节衣缩食,力行俭朴的生活,宫廷大小事务,一切从简。同时又提拔有作为的经济人才,推行生产,尽全力发展经济。大约经过十年,藩邑的财政逐渐充裕,救灾专用的仓库也堆满了粮食。发生在天明三年的浅间山火山爆发,使得奥羽地方数万居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但在米泽地区却因为政府早有准备,而安然度过危机。又过了几年,经济专家所规划的生产事业,开始回收利润,原来靠债务度日的米泽藩摇身一变,成为有剩余资金贷出的富藩。
治宪的功劳长久地被米泽地区的民众所怀念,象他那种对意外事变采取有备无患的政策,不愧是历史上贤明的君主。从这个故事中,使我们想起“水坝式经营哲学”——建水坝的目的,是为了使河川的水不会流失。当水坝中太满时放掉一些,以便继续地容纳新水,干旱时可以利用来灌溉农田,平时则维护着发电功能,造福百姓的生活。这种想法可以充分运用到国家管理或企业经营,个人或企业团体能这样做,就可以不受时局的影响,且能坚实而安定地持续发展,所以经营者最需要考虑使用这种水坝的经营,才能配合时代的需要。
“水坝式的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带有某种程度的宽裕状态。以企业资金而言,如果实际需要量是一百万元,最好能准备一百一十万,以维持紧急时的开支,这就是资金的水坝。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