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5 章(1 / 1)

重生之俗人一枚 瞎半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板无数次的夸奖。在他因故辞去这份工作的时候,还大力挽留。时隔多年,听外甥说起他昔日的“丰功伟绩”,曾凡佑的心头也很是高兴。嘴里却谦虚的说:“送酒糟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还有啥好提的。现在,我主要是担心那个……那个驾照,不晓得我考不考得起。”

“驾照的事你不用担心,二舅。驾校我那里有朋友,到时候我给他讲一声。包你二十天之内拿照。这样,我现在就去打个电话,跟他约个时间。”王勃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饭也不吃了,直接用店里的电话给薛涛打传呼。

一分钟不到,薛涛打来电话。王勃立即将他准备考几个驾照的事给他说了,让他帮忙给他驾校的朋友打个招呼,别乱伸手。

“去啥驾校,把身份证拿来,我给你办,到时候随便给点工本费就成了。”薛涛一听自己的财神有事相求,当即大包大揽。

“涛哥,我的驾照需要劳驾你给我办,我也没工夫去学那玩意儿。但是我的两个亲戚和一个员工他们的驾照,该咋样还咋样,让他们自己去驾校学,学成了再拿照。你帮我打个招呼就成,其他一切走正规的流程。”

“行,随你。我现在在网吧,也有空,要不你现在就把他们带过来吧。我领他们去驾照找相关负责人,今天就给你把事情落实了。”

“那当然好。你等我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后我领人来找你。”

挂断电话,王勃和他二舅风云残卷的吃了午饭,然后叫上关萍和田芯一起朝薛涛那里赶。这两位女将正准备去光汉。昨天她们已经将广中附近的门面以较为优惠的条件租了下来,各种条件都已经谈好,正带上资金和相关证件去签合同。现在王勃却要两人先去驾校报名,两人见王勃来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不禁又惊又喜。

王勃领着自己的二舅曾凡佑,干姐姐关萍以及田芯在“时空部落”找到薛涛。薛涛正坐在电脑前打红警,激战正酣,瞥眼看见站在王勃身边的田芯,游戏上的兴致立减,扔掉鼠标就从电脑桌前站了起来。

“勃儿,你,你们来啦?”平时威武雄壮,“趾高气扬”的薛大少,此时此刻,竟温柔得如同一只猫。

王勃给双方做了介绍,把自己的身份证递给薛涛,就准备告辞回学校上课。薛涛当即拍着胸脯,让王勃放心,说一切都包在他的身上,绝对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便宜的价格拿照。王勃知道这家伙的心思,也不点破,轻飘飘的道了句谢,一蹬山地车,走了。

离开了网吧的王勃一直朝右拐,从旁边的支路进入主干道。

到了主干道,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左边走四方广场,电视台的方向回学校,另一条路是从右边,烟厂、邮电局的方向,同样也可以回学校。但是这条路比前一条要绕不少,按理王勃应该走前面一条的。

可就在这时,一个人的身影莫名跳入王勃的脑海。王勃稍一犹豫,车把一拐,便朝左边的方向拐去。

————————————————————————————————

“姜姐米粉”是九月中旬开的张,现在是十月中旬,距今已有一个月了。此时,店内的气氛有些剑拔弩张,唯一的一个服务员,谢德翠的远房侄女小袁远远的躲在一边。即是躲避“城门之火”,又有那么点眼不见,心不烦的意味。

是的,原本“姜姐米粉”开张时所请的四个亲戚。到目前就只剩下了小袁一个。

“麻辣隔壁的,这生意到底怎么回事?一天比一天吃的人少!再这样下去,我看迟早要垮敢(倒闭)!”张小军看着荡荡空空,连一个顾客的鬼影子都看不到的大堂,一脸漆黑。骂骂咧咧的道。

他的母亲谢德翠也是一脸焦虑的模样,听了儿子的抱怨,飞快瞥了眼在门口拿着扫把扫地的姜梅,阴阳怪气的说:“你不想办法,光骂有啥子用?你要是有本事能把米粉的味道弄得像那‘曾嫂米粉’那么好,会没有顾客上门?”

“这个能怪我嗦?”黑着脸的张小军昂着脖子顶了一句,“方子不对,我有啥子办法?”

正在店子门口弯腰扫地的姜梅听张小军这么一说,身体顿时滞了滞,过了好一阵。憋在胸口的那口气才缓缓吐出,挥舞着扫把,继续扫起地来。

“姜姐米粉”开张的第一天,营收399,连四百块钱都不到。张小军和谢德翠秘议了一阵,怀疑是自己的表姐董芳在里面作怪,密了自家的钱。两娘母决定按兵不动,待第二天再看。

第二天,闲下来的张小军没让董芳继续帮自己收钱,改由他亲自收钱。说来也怪。他一开始收钱,“姜姐米粉”的营收立刻出现奇迹似的反弹,当天便突破了五百大关!张小军和谢德翠两娘母先是大喜,跟着便是大恨。恨董芳的吃里扒外,手脚不干净。张小军没考虑那么多,也为了杀鸡骇猴,晚上打烊的时候当着其他三个同样是沾亲带故的亲戚的面,很不客气的问董芳昨天她收的是什么钱?昨天的生意在他看来和今天差不多,钱却差了一百多。要董芳给他个说法!

董芳呆若木鸡,完全不敢相信张小军嘴里的话,反应过来后脸色的血色一下子退得干干净净,变得煞白,气得浑身发抖。董芳伸手指着自己的表弟,讷讷的,嘴唇哆哆嗦嗦,想说什么,但根本说不出来。最后,董芳“哇——”的一声,将头上那顶张小军有样学样学着“曾嫂米粉”弄出的“戳戳帽”狠狠的摔在地上,捂着脸,抹着泪,从米粉店冲了出去。

“姜姐米粉”的风光日子犹如昙花一现,只持续了一天,到第三天,生意开始陡转直下,一下从五百多回落到四百多,第四天,又变成三百多四百不到,第五天,只有三百多点……开业一个星期之后,“姜梅米粉”的营收便如同皮球,在三百块这条线上来回跳动。

三百块的营收,米粉的成本,房租,人工水电各种开销加起来每天差不多都要三百块,各种杂费一除,一家人根本赚不到钱,完全是打白工了!

斤斤计较而又睚眦必报的张小军和谢德翠怎么可能打白工?两娘母第一个想到的应付困局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但源头一时半会儿没法开,那就只有节流。

节流的第一步,便是劝退了两个过来帮忙的亲戚,只保留谢德翠的侄女小袁。第二步,则直接把主意打在了米粉上——米粉少点,臊子少点,熬老汤用的筒子骨少放两根,东扣一坨西扣一爪,便是打的这些主意。两娘母自以为自己的动作高明无比,神不知鬼不觉,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