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1 / 1)

重生之俗人一枚 瞎半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巴,心做人了。

办完好四张银行卡,王勃就骑车把母亲送到四中门口,让母亲步行回去,他则掉头去一趟大市场通知张伯和李娘让张静来店里补习的事。临行前,王勃又对曾凡玉:

“妈,到时候爸问起,你就只办了三张卡。另外一张我暗起来存一私房钱以防万一。现在米粉店生意是好,但谁也不晓得能够做多久。爸这个人你也晓得,有一个用两个,存不起钱的。”

“这个我晓得。他问的话我就给他办了三张卡。”曾凡玉头,十分赞同王勃的主意,“对了,去你张伯和李娘那里也不要空手去。上次人家都给我们送了一只鸭子,你也给人家买啥子东西。”

“要得,妈,那我走了。”

前一世,母亲死后的第二天,舅给了自己一张卡,是母亲留给王勃的,里面存有五千多块钱。这些钱,是她母亲七八年来省吃简用,从平时的生活中一块两块存起来的,每存够两百块,母亲就步行十几里路,回娘家交给舅,让舅帮自己存起来。这么多年来王勃逢年过节给母亲的钱,他母亲也一分钱没花,全给他存了起来,是以后王勃有了孩留给孩买东西用。看着这张卡,王勃当场泣不成声!

正因为有着前世的这一记忆,王勃相信自己的这一对继父来不太地道的做法会得到母亲的赞同。

在母亲没死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那充满叛逆的青少年时代,王勃对于母亲在继父面前太过软弱,被继父任意摆布而感到伤心和不满。

直到舅将那张卡交到王勃手中的那一刻,他才明白,面对无法对家庭,对自己的孩子承担起起码责任的继父,母亲并非没有“反抗”,作为一个善良的老实人,她也有自己的反抗形式,只不过没让他知道而已。

——————————————

感谢“好人”兄的多次打赏!好人呐!

感谢新打赏的兄弟“叫我程”。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41,张小军

在去大市场的路上,王勃一直思忖到底给李娘一家买什么东西好,想来想去,觉得讨好张伯和李娘不如讨好他们的女儿张静,于是就去星星书店买了本数学参考书送给张静。他这段时间正在复习初三的数学,到时候如果张静来问,正好一起研讨,共同进步。

四方的大市场是另外一个农贸市场,挨着电视台和体育馆。王勃的大姑一家一年前也住在这附近。这个农贸市场主要卖家禽,家畜,生猛海鲜一类的生货和鲜货,张家院子的那些卖水平鸭子的都在这里租得有摊位。

四方人喊的所谓的“水平鸭”,白了就是将活鸭子杀死,去毛去内脏后的鸭子,没什么稀奇。最早城里人买鸡买鸭,都是买活的,回家后自己烧水拔毛,放血去内脏,很是麻烦。后来有人尝试着不卖活鸭子活鸡,而是自己预先处理一次,直接卖半成品,却没料到生意奇好。其他人见了之后马上有样学样,跟着卖起了半成品鸭子。然后有人给这种半成品鸭子取了一个名字,水平鸭。

王勃骑着自行车在大市场内随意转悠,寻找着张静家的摊位,没过多久,他就看见了无所事事,正在跟隔壁邻居闲聊的张继发和李桂兰两口子。

“张伯!李娘!”王勃将自行车骑到两人的摊位前,招呼了一声。

“呀,是王勃嗦!你是来买水平鸭的吗?”李桂兰看见是王勃,有些意外,以为他是过来买水平鸭的。她的脸上虽然带着笑,但明显有些勉强,话的语气也有些不冷不热。

“诶,王勃。”张继发朝王勃了头,脸上是常见的憨厚的笑容。

“不是的,李娘。我过来是想让你们告诉张静一下,因为我们家最近在城里面开了家米粉店,我每天都要在米粉店帮忙,没得啥子时间,只有下午米粉店没得生意的时候才比较有空,所以,如果张静她想找我问问题的话,就只有下午到米粉店里来。对了,李娘,这是一本我以前也用过的数学参考书,我觉得还不错,当时中考数学能够考满分这本参考书起了不少的作用。你帮我拿给张静吧。”王勃将行李框里面的参考书拿出来,放在了铺子的台面上。

“啊,这囊个好意思喃?还让你破费!那我就代静静谢谢你了哈,王勃。”李桂兰云销雨霁,满面堆笑的把参考书收了过去。

在张静连续两次去王勃家找王勃都无果后,李桂兰很是气愤,觉得王勃这娃儿太假,一套做一套,亏当初自己还让女儿给他家带了只鸭子,真的是喂狗了!

现在一听王勃的解释,才明白误会了人家,跟着便大感兴趣的打听,“对了,王勃,你刚才你们家在四方开了家米粉店?是真的吗?在四方哪个地方喃?”

“就在四中门口附近。曾嫂米粉!”

“啥子?曾嫂米粉?王勃,你你们家开的米粉店叫曾嫂米粉?”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但却带着明显的质疑和不相信。

王勃随声音望去,见话的是张军,脸上一直保持着温和笑容的他也不笑了,淡淡的道:“是叫曾嫂米粉。”

张军跟张继发一样,算起来也是王勃一家的近邻,和张继发一家都住在张家院子。在卖水平鸭之前,张军的日子过得很是造孽。他的亲生父亲在他几岁的时候就死了,然后跟着母亲改嫁来到张家院子。张军的继父和王勃的继父王吉昌差不多一个德行,都是属于那种好吃懒做的类型。家中有这样的男人日子当然不会好,以至于他结婚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彩礼都拿不出来。

至今,在王勃的记忆中还留着一个关于张军的十分深刻的情景:一个大冬天的早上,衣衫褴褛的张军背着他一岁的孩子出门散步。由于身上的衣服穿得不多,加上天气实在寒冷,鼻子被冻得通红的张军一边不停的跺脚搓手,一边时不时的用力吸着顺着鼻孔流出来的两条长龙。有时候鼻涕流得过快,张军来不及吸进去,干脆伸出舌头一添,卷入口中,然后一声咳嗽,“呸”的一声混合着嘴里的口水吐出老远。

“王叔好!曾娘好!”经过王勃家门的张军看见了比他大一辈的王吉昌和曾凡玉,赶忙头哈腰,忙不迭的问好,态度怎是一个“好”字了得。

王勃的母亲同情张军的遭遇,觉得他母子二人跟自己算是同病相怜,于是经常叫张军去自家后院的自留地摘菜。他母亲带着他的儿子张科到自家来耍,只要自己家里有,无论是瓜子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