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0 章(1 / 1)

大明天启 训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员的存在已经不再是必须的了。朱由校很喜欢新教的教义,所以在他的信中,首先就表达了对于新教的支持,这一点立刻就得到了瑞典首相阿克塞尔·乌克森谢纳的好感。

而朱由校接着要求与瑞典结盟,共同对付罗刹国时,阿克塞尔·乌克森谢纳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也明白远交近攻的道理,如果大明从罗刹国的另一边攻击,那么自己要面对的罗刹力量就会大大减少,而且瑞典并不需要付出什么,这样的好事只有傻瓜才会不答应呢。

王征留下了十个学生,要求把他们安排到瑞典的炮兵部队实习,以学习瑞典炮兵的先进技术,也得到了瑞典人的允许。瑞典炮兵是当时欧洲最强的炮兵,不说火炮的威力,只说炮兵的素质和完善的操典,都是有可取之处的。

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王征的欧洲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大明首先与罗马教廷进行了交流,争取到了在大明的天主教的独立自主权。与欧洲强国都结成了友好的关系,而且和与罗刹国敌对的波兰及瑞典都结成了盟友关系。

更重要的是,随行的锦衣卫和学生们,把一路上的地形,物产,风俗等各方面的情报都收集起来,这会成为非常重要的资料,以后对欧洲的研究及与欧洲各国打交道时,都会成为指导性的资料。当然,一路上能够看到的国内没有的书箱甚至杂志,都被他们买了下来,能够翻译的就现在翻译,不能翻译的则会在回国后交给翻译局,然后交给研究院来研究。

按照计划,使团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从大西洋前往美洲,然后从美洲南端返回南洋,再回到国内,进行一次环球旅行。不仅仅是朱由校要把地球是圆的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他们还要在美洲探视大明将士,抚慰殷地安同胞,加强两地之间的联系。

虽然有了足够的海图,还是费了很长的时间,使团才来到明军在美洲最大的基地——华夏城。

周延儒和胡琴斋,耿仲明等人正好都在华夏城,正在商议如何从华夏城攻击西班牙人的战略。现在美洲已经有了明军一万三千人,大明移民十万五千多人。而殷家人更是高达五十多万人。从最南面的洪武城到最北面的万历城,距离可达八千多里。

这么大的地方,即使现在都只是开发沿海的地区,这人数也实在是太少,除了一些城市,其它的地方很不容易见到人。好在这些地方粮食充足,气候适宜,国内的移民在满足了北方的需求后,将会有大量移民来到这里,到时这里就会很热闹了,据周延儒估计,按照陈厚甫得到来自移民指导局的消息,两年以后,大明移民的人数会超过殷家人,达到一百万左右。

王征带有圣旨,大明决定封桑格为殷家大首领,统辖所有美洲西海岸的殷家人,而其它的殷家人头目也分别被封为首领,各自管辖一块地方的殷家人。这是大明为以后的移民工作做准备,移民多了以后,有可能会与殷家人发生一些利益冲突,现在先把殷家人划成一地一地了,方便以后进行管理。

而皇帝吩咐王征,要好好地看一看巴拿马,并且让人把附近的地图画出来,对地理地质情况进行考查,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占领这块地方,是完全占领,除了大明人和殷家人,不能够有别的人生活在这块地方。

明军按照皇帝陛下画出来的草图,找到了这块叫做巴拿马的地方,这里已经驻扎有一队西班牙人,不过人数较少,被明军击败后,通过审讯才知道,西班牙人也在这里考查准备开凿运河。于是西班牙人勘探的资料都成了明军的资料,而明军也在巴拿马近大西洋一侧修建了一座城,按皇帝命名的顺序取名为永乐城。

王征带来的地理科学生仔细考察了此地的情况,画出了较为精确的地图,并且认为这里根本没有开挖运河的基本条件。因为这里是一大片热带雨林,潮湿闷热、丛林密布、交通闭塞、地形复杂,要想开挖运河,首先要改变这里的基础设施,这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就说移民吧,美洲西岸有大量的土地,会有谁愿意在这毒虫密布,气候炎热的地方来生活呢?除了两边靠海的地方,中间一百多里的地方,根本就不适合人类居住。

不过这与王征没有什么关系,而且皇帝也不是现在就要开凿运河,但是这块地方是必须要占领的。永乐城因为临海,西班牙人随时可能会进攻,所以胡琴斋在这里驻扎了三千士兵,安置了大量的火炮,由耿仲明亲自守在这里。

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团归来

一百多年前,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明确提出了开凿一条中美洲运河的主张,西元一五三四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勘查,西班牙人沿着山脊用鹅卵石铺出了一条穿越地峡的驿道,算是为开凿作了准备。只是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是科技还是人力,一时都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王征看着这条驿道感慨良久,西班牙人倒是做了一件好事,让大明的军队现在可以从这条驿道直接前住对面的大西洋沿岸,但这条狭窄的驿道在茂密的从林中显得极为渺小,一里以外便看不到前路了。如果真的准备在这里挖一条运河,那需要的银钱和人力都是极为庞大的。

不过他对机械一直有兴趣,曾经被铁道部聘请为特邀专家参与到了很多铁道的勘探和修建工程。以他的目光看来,如果在这个地方修建一条铁路的话,不会费太大的力,而且效果应该会很好,因为两边大洋的船所运的物资,不用再转到最南边。而且万一有一天准备开挖运河的话,倒也可以用来运输人员和物资。

他只是有了这样一个想法,然后便将这个想法记在笔记上,准备回去后禀报给皇帝陛下。至于皇帝陛下是否会采纳这个建议,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使团离开了永乐城以后,便一直向西走直线回国。总算没有遇到太大的风浪,一般的风浪大明号还不放在心上,终于在一年多以后回到了泉州。

在泉州稍事休息,船队向北几天便到了天津,然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