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1 / 1)

大明天启 训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不怕没柴烧。我东林人遍布朝堂,三尚书下了又能如何,很快就会到京察,到时一样可以驱除奸邪,还一个朗朗乾坤。”

邹元标有些不甘心地道:“真的不试下哭太庙?我总觉得这么做应该可以逼皇帝让步。我不相信他真的敢把东林众人都赶出朝堂,留下那么多空缺我看他如何去补。”

孙承宗冷冷一笑道:“万历爷时那么多空缺又如何?现在皇上的形势可比万历爷时要强多了,那时几乎所有大臣都反对也没能如何,四十五年京察,东林人不也是差点被扫空吗?”

众人想到万历四十五年时的情形,都不由得心悸不已。其实东林人之所以要不停攻击方从哲,就是因为首辅一职太过重要,万历四十五年京察东林惨败,就是因为首辅不是东林人。而天启三年又要启动京察,如果方从哲继续在位,那因为光宗而复起的东林可能又会重蹈四十五年的覆辙。

只要攻下了方从哲,叶向高就一定可以当首辅,韩爌或者孙承宗为次辅,那时东林人想让谁滚蛋就能让谁滚蛋,浙齐楚三党的干将到时就会被一扫而空。所以东林人死死抓住红丸案,而不顾其他两案,就是因为只有从红丸案里才能找出方从哲应对失当的错处,从而将方从哲拉下马来。

东林众人这才冷静下来,觉得只能先退一步才能避免整个东林被皇帝整治,于是三位尚书都同意明天去请辞,好保留东林的有生力量。

众人商量好后,才纷纷告辞而出。却都没有发现,在大堂旁边的一个杂物小房间里,有两个东厂番子正从墙壁上的小孔观察他们的表情,倾听他们的声音。

一个时辰后,朱由校已经得到了东林人集会的基本情况,看到韩爌提议哭太庙的时候,心里倒也是感觉到有些麻烦,不过也只是麻烦而已,他现在已经想明白了,对这些拦在路上的人,都只有强硬手段才能起作用,不对又在心里给韩爌记了一笔小账。

而叶向高,孙承宗,杨涟甚至赵南星的表现都让他比较满意,特别是杨涟,从搅屎棍到一个能为大局着想的东林人,还是很不错的,看来可以把他派出去多接触一下实际情况,争取把他从东林人中拉出来。

第三十四章再议收税

第二天,赵南星,王纪,孙慎行集体提出辞职的要求,说是年纪老迈,恐有负圣恩什么的,朱由校也假意挽留了一下,看东林三人辞职的意愿很强烈,就勉为其难地同意了,给三人一个一个荣衔,并派锦衣卫送回家,这样两方的面子都顾到了,一幅君臣和谐的样子。

朱由校送别了三位老臣后,命大臣们推行接任的尚书名单,因为先已经和方从哲及徐光启商量过了,所以呈上来的名单比较切合朱由校的要求,由何宗彦任户部尚书,朱延禧为礼部尚书,盛以弘为刑部尚书,而原户部尚书徐光启任吏部尚书。

这是为徐光启入阁做准备,本来徐光启现在入阁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朱由校不想要他现在入阁,因为他想让徐光启接下方从哲的班,所以先让他在各部经历一下,且吏部尚书一直号称天官,隐隐是尚书中的第一人,由吏部尚书入阁会给徐光启带来很大的威信加成,而明年的京察他准备要有大动作,徐光启又没有党派,所以将徐光启先放在吏部最好。

这个设置让东林人一喜一忧,喜的是何宗彦本来是偏东林的人,说明皇帝确实不想大动东林,忧的是吏部由徐光启主掌,让天启三年的京察变得不再对东林党有利了。

各官就位后,朱由校要开始解决收税问题了。于是在朝会上,毕自严提出了税收现在面临的两个问题,皇帝命大臣们议一议应该如何解决。

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根子都是相同的,因为开矿的大多是高官显贵或者是他们的亲属下人之类的,所以问题一摆出来,大臣们都沉默了。

朱由校很不雅观地敲了敲龙案,大声说道:“怎么了,都不出声了,平时不是都挺能说的吗?攻击这个攻击那个是小人,是邪党,现在有个正经事了就都不作声了呀。“

邹元标出列道:”陛下,既然所收商业税已经超过以往最好的时间,那不是好事吗?“

朱由校看着这个东林干将,问道:”邹御史觉得矿税收不到很正常?那其它的税收不到也应该算正常,那大家都不用交税了,你的俸禄从何而来,朝廷用度从何而来?“

邹元标道:”农税当然要收,所收商业税已经超过万历年间,请陛下不可苛待商家。“

朱由校笑道:”你要朕不要苛待商家,那要不要苛待农家呢?你下面去看看,过不下去日子的是商家还是农家,然后再来和朕说说吧。传旨,着左都御史邹元标为陕西巡访使,体察陕西民情,即日启程。“

皇帝这种一言不合就让你滚远点的作法让众臣无可奈何,邹元标谢恩后就回去准备了,皇帝说即日启程,如果拖到明天,说不定就把你赶回家去了。

邹元标出去后,朱由校又看着大臣们道:”矿税不好收,有人不交税,或者用其他的方法逃税,税务署的人又没法去封别人的矿,因为你总不能用笔去封吧,你一个收税的让别人不开别人就会不开吗?大家都来说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吧。“

大臣们都不说话,孙承宗无奈地出列道:”陛下,可否由户部多派人手,帮助税务署来收矿税呢?让矿场只要出产后就先收矿税,炼化后再收一道商税。“

朱由校断然道:”不行,直管的意思就是不能再由户部管理,只需要和户部进行税费交接就可以了。再说凭户部的老吏们能把矿税收起来吗?“

大家都很会听皇帝的意思,官应震立即出列道:”陛下,让东厂或者锦衣卫抓捕不交矿税的刁民,不就可以了吗?“

朱由校还是否定:”不行,东厂负责监督税务署,但不能参与到具体事务中来。“

徐光启出列道:”陛下,可否给税务署以调兵之权,一次最多可调当地卫所军一百名,可以帮助强制收税,封掉不交税的矿场。“

朱由校道:”不妥,军队除非镇压叛乱,不然不能针对本国民众。毕署长,你可想过有什么好办法吗?“

毕自严出列道:”陛下,臣觉得徐尚书的方法如果变通一下就可以了,我们可以专门招收护税的衙役,不用发给他们刀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