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话中讽刺的意思。
但是她今天来的目的是想问清墨可为最后的选择,其他的暂时放在一边。
沈丹婴自动略过墨可为的讽刺,再次开口: “廉贞,你心里真的认同大预言师所说的天命合一,复兴七曜?真的选中了杨陌,要让他当天命之子?” 墨可为还是顾左右而言他的避开正面回答沈丹婴的问题。
“我怎样想怎样做似乎与禄存星君无关,老夫这里没什么有利的消息卖给禄存星君,就算有,也不会卖给你。” 墨可为说完再次端起茶盏,吹了吹浮在表面的茶叶,轻轻叕了一口。
沈丹婴现在算是明白了,墨可为是打定主意不告诉她他的打算,那她也没必要在耐着性子听他在这里讽刺她却一句话都不回,她禄存是商人这样的亏她才不想吃。
当即就回了回去: “你别以为选了杨陌就完事大吉,最后谁走到最后还不一定!” “但至少我这个辅佐人不会唯利是图,为了利益谁都可以背叛。” 墨可为说到这里,抬起苍老的眼睛看了一眼沈丹婴,眼中充满讥讽接着说:“是不是多狸死了,你就会立即换一个天命之子讨好,杨陌?还是王佑?还是两个一起?” “你……” 沈丹婴冷笑着看着墨可为开口:“没想到堂堂西曜长老,七曜廉贞星君,目光竟如此短浅。
当时那个情况,若是杨钜子再慢一步我就已经跳水救人了。
你总是看不起商人,但是若是有一天没有了商人,木蛮的材料将会卖不出去滞留国内,经济瘫痪,百姓困苦,若是没有了商人,燕国,云中城冬天将没有御寒皮草,各国将会越来越封闭,经济停滞或是倒退,你一向自命清高,看不起商人,但若是没有商人,你也没有自命清高的资本。” 说完沈丹婴也不想再待下去,便径直起身离开了。
墨可为想要再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没能开口,看着沈丹婴离开。
沈丹婴的船员已经驾着小舟在船尾下等着了,沈丹婴径直放下绳索自己下到小舟上,船员小心翼翼的将沈丹婴从绳索上接下来,两个船员,一个掌控着小船稳着,另一个伸出双手接着沈丹婴,等沈丹婴稳稳的落在小舟上了,这才滑起船桨向自己的船滑去。
墨可为在船尾目睹了这一幕的全过程,这让他突然想起,刚救下沈丹婴的船时候,他在沈丹婴的船上看到沈丹婴确认多狸无事之后第一件事关心船员的伤亡,在听见报告说无人员亡,只有几个受了轻伤时沈丹婴长舒了一口气,最后才忙的顾得上自己。
她的船员好像对她也很是爱戴,沈丹婴亲自询问那些受了轻伤的船员伤势如何,那些年轻的船员都瘫坐在甲板上笑着说没事。
沈丹婴却是一脸严肃的查看着伤员的伤口,将随行大夫叫过来仔细查看,交代海上不比陆地,小伤也不可以大意,造成感染就不好了。
墨可为的眼光看向漆黑的海上。
心想,或许禄存星君也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唯利是图吧。
这一夜的海上还很平静,就是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
还有,多狸和杨陌已经出发了,天京城的王佑到底怎么样了呢?
第四百二十六章 出海(六)
在杨陌和多狸出海之前,天京城,一如既往的繁华热闹。
一辆朴素马车穿过喧闹的集市,一路穿行,风风火火,连着几次险些与行人有些碰擦。
四周来往的达官贵人们纷纷露出了鄙夷的神情,看向那一脸庄稼汉模样的佩刀车夫。
那车夫满面歉意的点头示意,却也只是稍稍停顿,便继续快马加鞭扬长而去。
车内传来苏慎温醇儒雅的嗓音:“阿全,不急。” 阿全皱了皱眉头:“先生,再过几日就到了陛下所说的日子,咱们的时间可不太多啊。” “柳清明自有分寸,许多事情,不需要我去操心。” 阿全嘟囔了两声,稍微放缓了速度。
苏慎在车内正襟危坐,开始在脑海里回顾政局布置。
如今柳清明为首的一脉官员,大体上还算将大燕政局梳理的井井有条,并无纰漏。
尽管时不时被人背地里称作“苏党”,但毕竟政绩斐然,一时半会也挑不出毛病。
燕国虽大,但如今有燕皇支持,那些无趣的琐事自然顺风顺水,不必担心。
天下大事,也无外乎那么些重蹈覆辙。
所以,这位大儒如今真正担心的,并非天下事,而是天上事。
前往天宫的时日近在眼前,燕国朝堂已经准备万全。
神策上将耿中霄从前线撤回,对朝野造成了不小的震动,就连苏慎面对这位许久不曾相见的“同僚”,也深感棘手。
新任破军现在对王佑忠心耿耿,但这份忠心究竟是为了燕皇,还是为了七曜,或是为了那渺茫难测的天命,尚不可知。
文曲与破军,看似同一阵线,实则貌合神离。
苏慎不为人察觉地叹了一口气。
但无论如何,如今王佑有两名星君支持的事实,多少能为此行博得多一些的利益。
“先生,到了。” 苏慎不动声色地睁眼起身,阿全微微掀起车帘,将苏慎扶出车外。
刺眼的阳光让苏慎感到了瞬间的恍惚,随后,便能看到眼前的码头上人头攒动,如火如荼。
眼前,一艘巨大的海龙舟,几乎占去了全部视野。
不等阿全发出什么赞叹,身旁边传来了一道令人不悦的声音:“苏大学士。” 苏慎与阿全同时转过头,一身官服而非夜枭服的新任枭卫统领雷星亮,不知为何出现在二人面前,毕恭毕敬地弯腰致礼。
苏慎极其微小地皱了皱眉头,铁无环离奇叛变,本就扑朔迷离。
而反观雷星亮短短几月功夫,从宵小之辈一跃成为朝野重镇,这其中的蹊跷,苏慎自然不可能不去怀疑。
但他仍是轻笑道:“雷统领,海龙舟的状况……” 雷星亮立刻露出笑容:“丞相放心,必然不会误了陛下出巡。” 苏慎点了点头,随后看向远处的海龙舟,尽管表面上仍旧波澜不惊,但难免还是有些惊艳。
一旁的雷星亮滔滔不绝地解释道,这海龙舟长四十四丈,宽十八有余。
海龙舟上下数层,除去压舱之外,更配火炮二十余尊,上舱可供近百名精锐水手生活起居,甚至空出了一些空间充作校场。
至于那雕梁画栋的奢华舵楼,则是为燕皇起居所置。
海龙舟吃水数丈,层层厚板,叠积层累,能应对海上的各种情况。
雷星亮自信笑道:“这样的海龙舟,恐怕连那墨门的艨艟巨舰都要黯然失色。” 苏慎不置可否,虽不能明说,但他心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