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以现在的情况,只要太子贞下令让公子服配合郢都的楚人截断齐宋两军的归路,那五国伐楚的战事很快就会结束。
但显然,太子贞并没有这么做的意思,而只是答应通过宋国转运粮食。
想着,陈轸脸色沉重的道:“大王,宋国增兵淮北七万,淮北的三国联军得到增援,必将士气大振。臣担心令尹那边的局势会快速变化,甚至令尹还会全面落入下风。
是以,臣以为我们应该下令,让江淮的新贵族不必来汉北增援,而是向寿县聚集,以牵制淮北的敌军。”
接子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他一想起淮北的危局丝毫不下于汉北,故而没有开口反对。
另一边,熊槐听到陈轸的话,略一沉吟,便摇了摇头。
“不,此言不妥,如今汉北淮北的局势全都急转直下,但一那些新晋贵族所招募的私军,不是转职于耕种的附庸,就是各地的地痞流氓,这些人战力极为有限,是故,以他们的力量,只能援救一处,而无法兼顾。
若是两头兼顾,寡人担心两头都无法保全,是故,与其去赌两处,还不如全力保全汉北。”
接子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各地的援军全都前来汉北救援,那汉北就稳了。
否则,以秦韩联军现在对汉北的攻击强度,他还真不敢保证能守住汉北。
汉北一失,楚王无论是逃亡还是战死亦或者被俘,这结果都是他以及屈原无法承受的。
想着,接子立即拱手道:“大王英明。”
此时,陈轸见接子已经开口赞同,便将继续劝说的话咽了回去。
熊槐说话,见陈轸脸上还有忧色,笑了笑,安扶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宋军增援淮北,这未必不是我楚国的机会,依寡人看来,这一战寡人不仅会大胜五国,而且,那个首鼠两端的宋国,距离灭亡也已经不远了。”
陈轸一怔,立即诧异的看着楚王,做为楚王的情报官,楚王虽然没有说,但他也通过一些蛛丝马迹,隐隐察觉到楚王在淮北有大动作。
现在楚王如此说,难道说宋国的增援本来就在大王的计划中?
想到这,陈轸立即低下头,心中的不安也随着楚王的话而稍稍缓解。
此时,熊槐见陈轸没有开口询问,笑了笑,吩咐道:“陈卿,立即传寡人诏令给在宋的左大夫,告诉他,寡人要跟宋王正式决裂,让他去羞辱宋王一番。”
陈轸一听,猛然抬起头,见楚王自信满满的样子,当即应道:“唯。”
熊槐吩咐完陈轸后,又看向接子道:“贤卿,寡人本来还在犹豫什么时候在汉北开始变法,但是现在,既然局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变法就可以开始了。”
“大王英明。”接子大喜的拱手应道。
熊槐点了点头,吩咐道:“先生,接下来寡人想请先生在宛城提前做好准备,寡人打算先去方城鲁阳析邑巡视一番,待寡人归来,就正式在汉北开始变法。”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赵雍求教
就在熊槐亲临各地防线,以鼓舞楚军士气的时候,关于韩王病重的消息,也传到了赵国。
赵国邯郸。
赵主父一收到韩王病危的消息,顿时大喜过望,只是他略加思考之后,便向宫外而去。
不久。
鹖冠子的府中。
赵主父将韩国的消息向鹖冠子进行说明,然后向鹖冠子道:“先生,韩王病危,而韩国太子几瑟现在就在邯郸做客,寡人有意送韩国太子回国即位,以降韩国绑上寡人的战车。
如今五国与楚国的大战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此时此刻,寡人料想秦韩魏三国也不敢拒绝寡人送太子几瑟回国即位的要求。”
说到这,赵主父露出一丝难色,看着鹖冠子开口道:“先生,如今秦魏韩齐楚六国都已经陷入战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而现在也只有我赵国还有余力,寡人虽然可以轻易搞定韩国,但是寡人的志向,却不仅仅只是一个区区的韩国。
然寡人虽有大志,但苦于才智不足,无法从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找出一条实现志向的康庄大道,故而寡人特来求教,还请先生不吝教我,给我指一条明路。”
鹖冠子闻言,捻着自己的胡须沉吟了许久,然后才在赵主父期待的目光中,笑着拱手道:“恭喜主父,贺喜主父,韩王此时病危,这正是天命降临在赵国身上的标志,未来,能平定天下的也一定是赵国!”
赵主父一听,顿时露出一丝喜色,然后喜笑颜开地拱手道:“还请先生教我。”
鹖冠子点了点头,笑道:“大王,韩王病危正是天赐良机,正如主父所说,五国与楚国的战事正在关键时刻,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所以,此时尚有余力行动的赵国,就是六国全都想要拉拢的目标。
如此,只要出兵护送太子几瑟回国,那么秦魏韩三国必然不敢反对。接下来,只要太子几瑟即位,那赵韩两国就会结为一体,就跟现在的赵燕两国一样,韩王几瑟必定不敢拒绝赵国的所有合理请求。
赵韩两国结为一体之后,接下来,主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拉拢魏国,只要三晋结为一体,再加上燕国在一边为援,那么就算秦齐楚三国联合起来,那我们也无需畏惧。”
赵主父闻言,顿时想起百年前三晋联合横推天下的旧事,若是接下来由赵国主导三晋联盟重演昔日旧事···
此刻赵主父心中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想着,赵主父突然皱了皱眉,迟疑道:“先生,韩国的事情还好说,拉拢韩国并不困难,但是魏国势力不容小觑,寡人如何才能让魏国加入三晋联盟,并让魏国唯寡人马首是瞻呢?”
鹖冠子笑了笑道:“大王,此事并不困难,机会就在眼下。五国为了削弱楚国,也是为了从楚国身上夺取土地,已经拼尽全力跟楚国决战了。
虽然楚国并没有昔日魏国那般强盛,可以一边进攻其他国家,一边应对其他国家的围攻,但是楚国同样也不弱,尤其是楚王颁布捐爵以及亲赴汉北督战之后,韩国没有快速攻破方城打开局面,这就注定了五国伐楚的战事,会跟当年天下围攻魏国的战事是一样的结果。
那就是他们六国全都国力耗尽,然后不得不请出一个声望极高的人进行调停,而这个人,臣以为非主父莫属。”
赵主父闻言拍手一赞,呵呵笑道:“如今六国的战事已经进入决战阶段,此时也只有寡人还能调用大批军队,此时寡人相助五国,则五国必胜,若是寡人助楚,则楚国必胜。
所以,等到六国全都难以为继的时候,这个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