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4 章(1 / 1)

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府邸,扬言要为乐君他们他们报仇雪恨。说是太子本已与乐君他们说好了,结果太子出尔反尔,出卖了乐君司马他们,以致乐君司马等八人惨死郢都。”

“什么?”陈轸脸色一变,急忙问道:“太子府情况如何,可有人受伤?”

那探子飞快的喘了一口气,连忙应道:“不曾,那些死士连太子府的大门都没有冲进去,就被太子府的护卫绞杀一空。不过,太子得知此事后,异常震怒,已经去宫中求见大王了。而且,太子还派人去了司败府以及我们刺史府。”

这话音还未落下,不远处便传来一阵慌乱脚步声,接着,一个刺史府属吏快步前来禀报道:“刺史令,太子遣使者来见。”

陈轸一听,脸色一沉,应道:“请。”

说着,陈轸立即向外走去。

走了十余步,就见一个身穿铠甲的将领走了进来。

此时,那将领一见刺史令来迎,立即行礼道:“在下太子府卫队屯将景汾见过刺史令。”

“不可太子遣将军前来有何吩咐?”

“不敢。”景汾拱手道:“刚刚太子府遭到一群贼人攻击,以致惊扰太子。是故,太子遣在下前来询问,刺史府探子遍布郢都,不知刺史令可曾提前探查到此事。”

陈轸脸色一变,连忙摇头道:“事发突然,在下也不知道那些贼人竟然胆敢冲击太子府,是在下失察,还请将军回禀太子,这是在下的过失。”

景汾一听连忙摇头道:“刺史令多虑了,太子并无责问刺史令的意思,只是想要知道究竟是何人敢冲击太子府而已,免得府中妇孺再受惊吓。”

说着,景汾又拱手道:“既然刺史令不知,那还请刺史令竟快查清楚贼人的身份,以安太子之心,并还太子以清白。”

陈轸闻言,心中顿时一沉。

刚刚他听说一伙贼人冲击太子府,结果连大门都没有冲进去,就被太子府的卫队全部消灭了。之前他还以为是各国的死士多的没处用,这才让他们去送死。

但现在眼前的景汾一开口,他算是知道那些死士的作用了。

这不仅仅只是将太子重新牵连其中,更重要的是,通过太子,甚至通过群臣向他施加压力,要他尽快结束郢都的谣言。

不不仅是他,还有司败罗异。

罗异昨天刚被大王责罚,今天又发生自己当街遇刺的事情,甚至连太子都被波及。故而现在罗异所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了他,罗异要求尽快结案自保的迫切希望也远远超过了他。如果他所料不差,那罗异应该已经在前来刺史府的路上了!

所以

陈轸目光微微一沉,结合这两件事来看,似乎对方现在已经不打算继续跟他纠缠,要他尽快结束结案,对方已经打算弃卒保车,打算抛弃那些已经暴露的棋子了。

只是他能让对方如愿以偿吗?

想到这,陈轸看了看对面的景汾,如果景汾是楚王的使者,那他还会顾及一二,但可惜,景汾只是太子的使者。

想着,陈轸面色平静的应道:“请太子放心,那些贼人的背后主使者是谁,在下还是清楚的,这事不会让太子牵扯进来的。”

景汾闻言,心中有些失望,虽然太子已经不想横生波折,不想屡次三番地牵扯到这事中,可是陈轸却没答应太子的请求。

不过,好在陈轸已经保证不会将太子与乐君他们牵扯到一起,这也让他能够向太子交差了。

想着,景汾立即拱手道:“多谢刺史令,在下感激不尽。”

景汾很快就走了,只是陈轸看着景汾的背影,却在心中长长一叹:这太子的沉稳可是远远不及大王啊!

这几天来,大王一直身处舆论中心,但大王却一切如常,没有丝毫异状。可是,太子才稍稍被舆论波及,就如此的沉不住气!

若是

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来

陈轸心里感叹了两句,正欲返回处理城中失误,此时,一个属吏快步走到近前:“刺史令,刚刚各个据点的探子来报,不久前有人接触正处在我们密切监视的各国探子。”

陈轸闻言精神一振,他放着城中各国探子不动,本是想要顺藤摸瓜,不想,现在却有鱼主动上钩了。

想着,陈轸不禁喜道:“可曾查明那些人的身份?”

“大部分已经查明,已经查明的这些人一部分是城中的商人游侠,一部分是一些贵族家中的门客,还有一些则是郢都中官吏。至于那些暂时还未查明底细的人,我们已经有探子盯着他们了,郢都之内,他们全都跑不了。”

“连城中官吏都有!”陈轸微微一怔:“看来这次主动上钩的鱼分量不轻啊!”

说着,陈轸又皱起眉头,刚刚他本来以为各国派出死士对太子府以及司败罗异进行自杀式袭击,是为了逼他尽快动手,一则引发郢都的动乱,搅乱郢都的次序,二则是为了保护那些还隐藏在深处并没有暴露的奸细。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大量的奸细主动跳出来,这与他之前的猜想有所不同。

不久,又有一个属吏来到陈轸身前:“刺史令,探子传来的消息,我们监视的各国探子刚刚在城中各处疯狂的散布谣言。说是:

大王残暴,竟然借敌国之手削弱本国封君,而且,事成之后,不仅没有对失去封地的乐君等人安抚,反而要斩草除根,意图将乐君等人灭族。

还有,城中现在到处谣传:乐君等人不堪大王欺侮,已经准备起兵反抗,要处暴君,另立新君。”

陈轸一听,皱眉道:“那些探子又跳出撒野,这是在逼我动手啊。”

就在陈轸权衡利弊之时,又一人前来禀报:“刺史令,司败来访。”

陈轸闻言,一边应着一边向外走去:“快请。”

另一边,罗异刚刚抵达刺史府的会客厅,就见陈轸走了过来。

见到陈轸,罗异等不及相互行礼,直奔主题道:“刺史令,自从各国探子在郢都散布谣言时起,已经足足过去了三天,而且各国的探子已经在城中散布了三次,不知刺史令是否已经找到各国的探子。”

罗异话音一落,陈轸已经深深的感触到罗异内心的急促。

想想也是,短短四天,楚国郢都之中就掀起了三波谣言,他罗异中计一次,被刺杀一次,甚至连太子府都遭到贼人的袭击。

如是种种,罗异也应该心急如焚了。

只是,陈轸虽然知道罗异此刻很急,但是他却依然还有些担心,这次各国主动暴露出这么多的奸细,牺牲如此之大,其中所图非小。

想着,陈轸正欲安抚罗异之时,一个刺史府属吏急冲冲的走了过来:“刺史令,不好了,刚刚令尹府上传来传来消息,令尹之子射阳君世子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