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9 章(1 / 1)

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但是,很快楚越两国决战爆发,城中顿时再次绷紧了神经。

奈何因为城中力量不足,无法出城相助,故而,守将舒仪只能一面继续坚守城池,一面派人前去打探战况。

大战爆发后,舒仪一直都呆在北门,想要第一时间知道战果。

战况源源不断的从北面传来,结果,各种的不利的消息传来。

日头偏西后,又有一个斥候飞快的返回。

见到斥候后,舒仪急忙询问:“现在战况如何,大王可曾突围而出,另外,可有王将军的消息?”

斥候闻言,顿时哭泣的拜道:“回将军话,我军战败,大王与将军全都战死,剩下的数万越军,已经向楚军投降。”

“什么?大王与将军全都战死?”

“将军战死了?”

前一句是将军所说,后一句则是周围士卒所说。

毫无疑问,斥候带回的消息,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差点将他们震晕过去,半响没有反应过来。

愣了愣,舒仪想起王行在淮北这些,对他的种种恩惠,不仅一路提拔到将军,而且还在率军出征后,将留守淮北的重任交给他,如是种种,听到王行的死讯,不由悲从心来。

接着,突然露出不信之色,猛然将佩剑抽出,一剑横在斥候的肩上,厉声道:“你可知道,谎报军情,其罪可斩!”

斥候一怔,立即再拜:“将军,在下不敢谎报军情,此事千真万确,若有半分虚言,甘愿受死。”

舒仪再次问道:“此言当真,大王与将军真的战死了?”

斥候用力的点了点头。

见此,舒仪全身一僵,难以置信的喃喃道:“这怎么可能。大王率领十五万大军,这才半日不到,怎么就会战死呢?”

“回将军!”斥候悲泣的道:“据闻,楚人在战前曾施展卑鄙的手段行刺大王,让我越军群龙无首,不能相互照应。而后叛将公孙海,于阵中倒戈,杀大王投降。故而我军才失败,连大王都崩于阵中。”

众人一听此言,顿时悲愤交加,心中除了对楚人手段卑鄙的愤怒,更是对斩杀越王的公孙海痛恨不已。

“大王”舒仪悲泣的发出一大声呼唤,然后向北一跪,泣涕不止。

随后,周围的士卒也全跟着向北哭拜。

只是,悲伤了一阵之后,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便摆在淮北的越人面前。

越王崩了,越国大军全军覆没,淮北已经被在吴城自立的公子玉给让楚国了,他们这群被遗弃的人,且何去何从。

“将军,现在我们如何是好?”

就在舒仪悼念越王与将军王行之时,一个士卒突然出声问道。

接着,其他的士卒也全都看向舒仪,纷纷开口问道:“将军,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舒仪想起战死在不远处的越王以及将军王行,心中一痛,立即愤怒的举起佩剑对天一指,充满仇恨的大声宣誓道:“君辱臣死,楚国卑鄙,期我越国太甚,本将就算是拼上性命,也绝不会对楚人投降。

传令,通告全城,楚人谋害大王以及将军,全城缟素,挂起白幡,为大王与将军送行。另外,全军备战,坚守城池。”

楚军休整一夜之后,次日清晨,便大军开拔,直奔南面的善道城。

一个多时辰后,大军抵达城外,立即一分为三,进行围城。

大军围城之后,熊槐驱使战车来到军前,望着四门禁闭的城池,又见城墙上人影幢幢,没有丝毫要主动出城投降的迹象,不由皱了皱眉。

如今越国主力已殁,以越国之力,根本无力对抗楚国,而这区区一座善道城,竟然还敢负隅顽抗,简直自不量力。

此时,陈轸站在熊槐身侧,见楚王皱眉,立即开口道:“大王,此时以城中的实力,根本无力对抗我楚国,故,臣建议,何不先派出一位使者,手持公子玉献上的割地国书,前去劝降。

若能将成功劝降,自然最好,若是劝降失败,使者也可以通过楚国对城中的许诺,而瓦解城中的抵抗之心。”

熊槐的另一侧,公孙衍符合道:“大王,刺史令所言有理,昨日一战,我楚军损失不小,士气低落,再加上缺乏攻城器械,强行攻城,一时之间,恐怕难以破城。故,臣以为何不一面派人劝降,一面命人打造攻城器械,以为破城做准备。”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于是,向陈轸吩咐道:“陈卿,有劳贤卿派人去劝降,告诉城中的守将,只要他出城投降,寡人不仅保留他的官职,而且还会提升一级。若是他不想为寡人效力,寡人也不勉强,愿以千金相赠,让他归隐山林。

另外,城中的官吏,寡人也不会贬斥,依旧留任。还有,告诉城中的百姓,一旦楚军入城,不仅会秋毫不犯,而且还会免税一年。

如若不然,城破之后,寡人必然会灭城中守将满门,将城中官吏全部处死。”

“唯!”陈轸应着,然后立即下车安排使者。

接着,熊槐对公孙衍吩咐道:“犀首,请贤卿通知柱国,让他派人在大军之前打造攻城器械,向城中施加压力。”

“唯。”

很快,充当使者的许泉便越阵而出。

另一边,善道城中,守将舒仪见一个楚人从楚军走过来,知道是楚人的使者。于是,立即对身边的士卒吩咐道:“传令,准备一个大鼎,本将有大用。”

“诺。”

第五百四十九章 劝降

善道城。

楚国使者许泉来到城门处,向城池上大喊:“楚国使者来访,请城中越将开门一会。”

声音传到城墙上,早就发现楚使到来的守将舒仪一听,眼中闪过一抹凶光,冷笑道:“楚使来的正好,本将正却一个祭旗之人,以向大王以及将军表明决心,不想楚人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说着,便向周围的士卒吩咐道:“放下一个竹筐。”

身边的士卒一听,立即将一个绑着绳子的竹筐扔下城墙。

此时,舒仪走到城墙边,探出脑袋,冲城下的楚使大喊道:“两国交战,不宜打开城门,若是使者一定要进城,还请进入筐中,本将命人将你拉上来。”

许泉顿时一怔,越将的理由,虽然合乎情理,但是他可不是一般的使者,而是楚王的使者。

身为楚王使者,不走大门,反而坐竹筐入城,这简直是耻辱。

只是,许泉回头看了一眼阵前的楚王,迟疑了一下,暗暗想道:只要能说服越人献城,这点委屈想必楚王也不会在意的。

想罢,便脸色难看的走进竹筐,然后坐在竹筐里。

舒仪见楚使做好后,立即对身侧拉着绳子的士卒示意。

接着,数个士卒便用力的将竹筐拉上来。

许泉上了城墙,从竹筐中出来,还未开口,便听见方才的探头的越将大喝道:“来人,将这个楚人绑了,投入鼎中烹了,为大王以及将军报仇,今晚我等加餐。”

“诺。”周围的越人大声的应道。

许泉闻言脑袋一懵,这个也太不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