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章(1 / 1)

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胜一筹。据寡人所知,其他各国的铸剑水平,在低等宝剑的打造上,各国与我楚国都差不多,而且铜剑和铁剑相比,也都是大致相当,铁剑略胜一筹。”

顿了顿,熊槐道:“所以,寡人决定,在寡人的亲卫军中,全部装备上精心打造的低等铁制宝剑。”

“咕咕。”

熊槐的话音刚刚落下,明显听到一连串咽口水的声音。

“大王,三思啊。”昭鱼已齿陈轸三人同时劝道。

三人开口之后,金君才遗憾道:“请大王三思。”

不三思不行,宝剑级别的铁剑,每一把都异常昂贵,这得花多少钱。

现在的铁剑,正处在一个尴尬的时期,作为普通士卒手中的低级兵器而言,铁剑和铜剑相比,还是略有不如。

但是在高端兵器中,铁剑性能已经开始赶超铜剑。

尴尬的地方在于,打造普通铁剑的价格比打造普通铜剑的价格便宜,但是一分钱一分货,质量没有铜剑好。

现在各国流行的钱币,除了楚国的爰金以外,都是铜制的,铜本身就是钱。

所以说现在能穿上铜铠甲的人,除了身体特别强壮外,还需要很有钱,这才是真正的土豪战士。

而打造宝剑级别的铁剑,因为技术问题,熔炼困难等因素,其造价远远超过了同级别的铜剑。

因此,昭鱼急忙劝解:“大王,现在大王您的亲卫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千人,三千把铁制宝剑,哪怕全都是由自己的工匠打造,其耗费的时间和材料,都将远远超过铜剑,老臣请大王三思。”

说着,昭鱼就跪拜下去,伏在地上不起身。

其余三人见状,同样拜了下去。

“请大王三思。”

熊槐摇了摇头。

这笔账从表面上看,质量相差无几的两种剑,铜剑的造价远远低于铁剑。

但是熊槐真正所希望得到的,不是三千把铁剑,而是通过锻造这一批铁剑,能从中培养出大量的有经验的低中高等级的铁匠,为将来冶铁业技术进步之后,提供足够的人力。

否则,现在不未雨绸缪,等将来见兔放狗,恐怕铁匠数量不足的问题,将会严重制约楚国铁制兵器的发展。毕竟,做为一个技术工种的铁匠,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

想到这,熊槐语气异常坚定道:“此事寡人已经决定了,接下来从各地的奴隶中调集人手,开始大规模打造宝剑级别的铁剑。”

“另外宣布下去,只要能成功学会如何打造出一把合格的铁剑,那么就立即免除奴隶身份,直接提拔为楚国的铸剑师,享受国人待遇。”

“大王”昭鱼起身急道。

熊槐打断道:“此时就这么决定了,司空不必多言。”

昭鱼闻言,没有进行第四次劝诫,只是精神萎靡道:“臣领命。”

熊槐接着看向金君道:“金君,如今楚国能打造铁质宝剑的铁匠很稀少,故而寡人希望金君能提供一批宝剑,只要质量合格,三年之内,寡人全部按照现在的市价收购。”

金君咽了咽口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暗道:楚王这是打算收买我吗?

若是同意卖给楚王宝剑,明天上朝之时,自己怎么还好意思向楚王示威,如此一来就得罪了其他八位封君。

只是若是拒绝,不仅丝毫没有收获,而且还会得罪楚王和景氏一族。

虽然自己未必会怕。

但是其中参杂利益之后,尤其是宝剑级别的铁剑价格昂贵,情况就有所不同。

想到这,金君拜道:“愿为大王效死。”

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

从金君这里得到肯定答复,熊槐顿时松了口气。

虽然在这个时代,食言欺骗背叛,就如同呼吸吃饭一样随便简单,但是熊槐自负,只要金君脑子没坏,只要他不打算叛国,那么肯定就不会在这件事上欺骗自己这个楚王。

搞定金君之后,熊槐向昭鱼问道:“司空,不知所有的铁匠全部打造铁剑,每年可以提供多少精品铁剑。”

昭鱼仔细思考了片刻,回答道:“回大王,当前我楚国的兵器,大都以青铜兵器为主,铁剑的铸造数量很低,校尉以及将军使用的铁剑,每年大约在不到五十把。”

“但是如果下令,命令能够打造出上好铁剑的人暂停农具的打造,令这些铁匠全力打造铁剑,并且将全国的铁匠全部征调用来铸剑,按照微臣的估计,大约每年能生产出四五百把上好的铁剑。”

熊槐一惊,没想到精品铁剑的产量这么低。

当然这也是没有征召封君领地内铁匠的缘故。

想到这,熊槐向金君问道:“不知贤卿每年能提供多少上好的铁剑。”

金君拱手道:“回大王,微臣领地内大多数的工匠都是铁匠,并且领地内的铁匠,基本上都是以打造农具和普通铁剑为主,能打造精品的铁剑的资深工匠,不过才区区十余人,每年大约能提供五六十把精品铁剑。”

“”

难怪刚刚昭鱼竟然接连劝诫了三次,看来除了很费人力物力以外,还有产量太低的缘故。

虽然铁匠也会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来,但是这依然需要时间,短时间内将三千近卫军全部装备上铁剑,哪怕能大量练出好铁,恐怕也实现不了。

想到这,熊槐培养铁匠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已齿想了想道:“大王,虽然我们楚国的宛城,是天下闻名的冶铁重地,但是能和宛城相提并论的地方,还有齐国的临淄和赵国的邯郸,尤其是韩国的棠溪,出产的铁剑更是闻名天下。”

“大王若是全部要想将亲卫军全部装备上铁剑,何不向韩国借一部分铁匠?”

至于想其他国家求购铁剑的想法,大家都没有提,一则这年头的优秀铁匠,大部分都是各国直接控制的匠人,民间的铁匠大都以打造工具居多,所以购买铁剑的事情,其他各国不会卖,楚国也没地方去买。二则上好的铁剑全都以金结算,少则十几金,多则上百金,这么多的铁剑,楚国根本买不起,还是自己打造实在一些,工匠不用付出工钱,材料也是自己提供,只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即可。

已齿向韩国借铁匠的建议。顿时令熊槐眼前一亮,已齿的话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铁匠自己培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其他各国还有为数不少的铁匠,自己完全可以去向各国借人。

三晋在晋国还没有灭亡的时候,赵简子时代的晋国,就已经能铸造出铁鼎,两百年后的现在,三晋在冶铁业上,比起楚国来,丝毫不差,甚至还要超出一线。

尤其是即将要送女儿和儿子来楚国的韩国,最出名的特产,就是强弩和利剑青铜剑以及铁剑,而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