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诱韩国的计划初期不利。
丹水楚营。
熊槐望着对面人声鼎沸的秦营,向昭雎问道:“贤卿,秦王真的到秦营之中了?”
昭雎点头答道:“回大王,正是如此,从秦国传回的消息,秦王的确已经离开咸阳,而斥候回报,秦王的大旗出现在秦国的援军之中。今日秦将樗里疾出营三十里相迎,能让樗里疾如此对待,恐怕只有秦王了。”
熊槐脸色当即一沉。
秦王亲自到达前线,不仅令秦军士气大增,还向楚国表达了一个态度,秦国要和楚国死磕到底了。
只是令熊槐纳闷的是,秦王只带来了一万援军。
秦王这是什么意思,一万援军能干什么?
现在随着楚国各地封君陆续到来,楚军的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而秦军接近三十万的兵力,依旧对楚国占有优势,一万军队在这个战场上,如同落在池中的雨珠,根本没有明显作用。
要想强渡丹水,除非是一万水师,否则一万普通秦军,除了能当炮灰,不会有其他作用。
难道是来接公子华的尸身回咸阳的?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被熊槐否定,公子华的身份还不配。
熊槐对身边的陈轸道:“贤卿,这次秦王带着一万秦军来到战场,这是何意。想要向寡人示威恐吓寡人,最起码也得带上二十万秦军吧。”
“如果不想打破我楚国,秦王也没有必要亲自来前线吧。”
陈轸摇了摇头,回答道:“大王,秦王的心思微臣也弄不明白。一万援兵,像是在示弱,说明秦国已经放弃继续攻击我们楚国,但是秦王亲来,明显就是来宣战,臣愚钝,不知秦国这是何意。”
昭雎道:“大王,不管秦国是何打算,只要我们楚国坚持防守的策略,不给秦国可趁之机,就可以令秦国的算计失效。”
“现在秦国能攻打我们楚国的地方,只有三处,汉中,巫郡,以及丹水。如今丹水有水师之助,秦国难以攻破丹水,而汉中还有昭鼠的三万精锐,防住秦国绰绰有余。”
“剩下的最后一个地方,那就是我楚国的巫郡。如今司马错在巴蜀日以继夜的打造船只,虽然相对与我们楚国水师来说,司马错的船队根本不值一提,但是不可否认,秦国已经有了顺流而下的能力。”
“如果秦国想要偷袭楚国,那么臣猜测,可能是在巫郡。”
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
熊槐摇了摇头,对于昭雎这个答案并不是太认可,昭雎依旧没有说明秦国的意图,没有说到点子上。
秦国攻打巫郡的可能性并不低,相反,熊槐也认为秦国攻打巫郡的可能性极高。但是,巫郡太过偏远,巴蜀两地对秦国来说,也是新得之地,秦国把主攻方向放在巴蜀的可能性极低。
就算秦国攻占巫郡,对于这一战战来说,也没有多少作用。
一时间猜不透秦国的心思,熊槐只能被动防御,不给秦国任何机会。
熊槐开口吩咐道:“传寡人之命,令巫郡守严加防范秦国从巴国过来的攻击。”
想不通秦国举动的深意,熊槐暂时把此时按下,向陈轸问道:“贤卿,齐国那边现在如何?还有宋国那边现在如何,如今我们联军已经在进攻齐国,难道宋国铁了心要为齐国陪葬吗?”
虽然楚王秦王都来到了丹水,秦楚两国也在丹水聚集了几十万大军,但是毫无疑问,现在齐国依然是主战场,齐宋两国对阵四国联军,是关键性一战。
陈轸答道:“大王,如今柱国所部正在和宋国对持,宋国那边受到到柱国的压力,已经不如先前那么决绝,已经松口了。只是因为齐国在宋国的实力很强,宋王面对国内强大的亲齐派势力,一直摇摆不定,迟迟没有背叛齐国。”
“不久前,犀首离开魏国,以楚相魏相两国之相的身份前往宋国,打算以楚魏两国之力逼迫宋国背叛齐国,想来宋国离背叛齐国之日不远了。”
熊槐点了点头,只要宋国背叛齐国,那么齐国所直接面临的军队,将会再次增加四十万,齐国再不败,那就没有天理了。
“那么其他伐齐战场如何了?”熊槐问道。
陈轸回答道:“大王,现在赵国还在和齐国在燕国的军队交战,但是短时间内难以分出胜负。”
“而魏国那边,因为魏国缺少水师,就如同我们现在和秦韩联军一样,隔河相望,没有打起来。”
“而越国的水师和我们楚国的水师,依旧跟齐国的水师在淮水上交战,齐国水师依靠岸上的齐军相助,依旧牢牢控制淮水北部,所以越国和我们楚国的三十万大军被挡在淮水之南。”
熊槐叹了口气,心中很不舒服。
明明有百万大军,结果军队的数量优势却没有有效的发挥出来,昔日面对秦国是这样,如今面对齐国依旧是这样,一个使不上劲,一个好像打中一团棉花,力气全都憋在身上,难受!
熊槐突然想起越国的奇兵,问道:“如今越国的渡海大军应该已经早就到齐国了吧,难道战败了?”
陈轸摇头道:“大王,越国的水师早就到齐国了,但是被齐国的水师拦住,双方在大海上打了一战,结果两败俱伤,越国水师见无法战胜齐国水师,只好另寻机会。据从齐国传回的消息,越国水师在大海上找了一个岛屿休整,和齐国的水师在大海上对持。”
“等等。”熊槐打断陈轸:“齐国的水师和越国水师在海上对持,齐国的水师是哪来的?寡人记得齐国的水师,不是集中在濮水和淮水之上吗?”
熊槐记得很清楚,越国之所以要渡海攻击齐国,就是因为齐国的水师在淮水濮水被牵制,齐国海防空虚,才会效仿吴国渡海的。
现在的结果是,越国在大海上被齐国水师拦住了,交战后两败俱伤。
水师的建立首先需要船,而且是战船,其次是需要有水卒,能在大海上交战的,必然是齐国的精锐水师。
水师不可能一夜之间成型。
这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齐国从其他地方抽调了水师,现在齐国水师依旧和楚越两国水师在淮水上交战,那么被抽调的水师就很可能是濮水上的。
“难道齐国将濮水的水师调走了?”熊槐问道。
陈轸点头道:“大王,正是如此。”
“越国那支强大的渡海水师出发没多久,就被齐国得知。齐国见魏国没有水师,于是就抽调了濮水上的水师主力以及一部分淮水水师,前往拦截越国水师。”
这个时代的战船虽然能横行江河,但是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只能近海航行。
熊槐的关注点不是齐越海战,而是另一个地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