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胡闹
帝国历46年7月1日
皇宫大殿
“臣等恭喜陛下大婚。祝陛下和皇后百年偕老,永结同心。”
“好,好。各位爱卿免礼。哈哈哈这话说得好啊。”
自从前任皇后离去后,皇帝熊亚涛不知道在哪里碰到了一个女子。他很喜欢她,经多方打听后,他才知道她叫乐思雅,音乐大公奇的小孙女。
对于这事,奇大公既惊讶又高兴。思雅是过来帝国贵族学院上课的,她也只有在学院放学后会来大公的官邸住宿。按理说这陛下也不太可能见得到这孩子,毕竟陛下日理万机,怎么会有空去学院
可是,既然陛下喜欢他文奇的孙女,他自然也做个顺水人情。他奇的孙女是帝国的皇后说出去不知多好听啊。想想当年的老铁匠铁拉特,就算他这人老实本分,可他妻子一听人说起自己女儿是皇后,那个眉飞色舞连他这个音乐大公奇都羡慕和妒忌。
“文奇,今天我大婚。你是皇后的爷爷,我先敬你一杯。”
“啊臣谢主隆恩”
“好,好”
在这皇宫大殿里,群臣看着这个画面,一个个那是羡慕妒忌恨啊。当年先帝赐婚,人家铁拳大公铁拉特还特意发明了铅字活字印刷术,献给了先帝。后来铁后哪怕身体不好,人家还发明了风车磨坊。你这个音乐大公奇送了什么给陛下貌似你这位兄台除了在几十年前撰写了一本字典,还有各种林林总总的法律文件,就没其它了。奇你这个大公也太抠了吧
“陛下,这是臣写的奏折。请陛下阅览。”
“哦让我看看好好好”
在场的群臣们一听,还说人家没表示呢。这不就是表示吗看来这奇大公还算会做人。
“爱卿们,这是我的亲家,乐大公写的奏折。来人”
“在”
“念把这份奏折念给大家听听。”
“启禀陛下,鉴于帝国目前人口已经在70来万的水平,帝国各地也正式开始进行基础建设的工作。但是帝国境内文盲遍地,不识字者比比皆是。这对于帝国的教化以及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尤其是基础建设工作,帝国的工人们连砖块的大小都分不清楚,谈何建设所以臣下以为,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次扫盲运动。”
“扫盲运动”
“扫盲是不是叫咱们去教人读书认字我们哪有那么多时间教啊”
一听给人扫盲,群臣们那是一个个的不愿意啊。他们可是有自己的正经工作啊,像什么人口户籍管理,农业状况督查,官员的考核,医生的培训之类的,全都不是可以放在一边的工作,那都是要这帮大臣时时刻刻跟进的。
“安静继续念”皇帝熊亚涛无视这帮大臣们私下的交谈,直接吼了一声让他们闭嘴。
“是诚然,列位大臣也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实在不可能让他们抽调时间负责教育帝国子民读书认字。因此,臣下建议所有帝国子民强制入教受洗,以圣教之名义教化万民。而且圣教本身人手也不足,强制让帝国所有子民入教,也是有利于圣教获得更多的人手负责传播与教化的工作。”
“唔这道奏折,我批准了从今天开始,所有帝国子民都必须入教受洗。不去受洗者,全家贬为奴隶,没收所有财产。同时各地的市长必须完成自己辖区所有子民的受洗工作,不然全家一律贬为奴隶,没收所有财产。”皇帝熊亚涛一脸愉悦地说道,完全不管下面的大臣们有着什么样的反应。
帝国黄陵
“啊什么父皇强制让帝国所有子民入教受洗”听着元直的话,一脸奇怪的皇太子熊亚南十分的惊讶。
“是的,刚刚小的在市场买菜就看到那些大人们带着士兵们到处贴通知,命令所有人立刻跟随他们去教堂受洗。”元直也是一脸惊慌地说道。他要是不赶快跑路,他也直接被大人们拖过去教堂受洗了。
“这父皇太糊涂了圣教的日常工作就是研究神术和开发新的生产技术,把人都拖过去教堂受洗不是耽误人家工作吗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研究神术的,至少神术使用者都必须在教堂中专门修炼5年以上的时间,还是从小开始训练还有开发新的生产技术,这哪是普通子民干的开发技术的教士们基本年纪都在40岁以上,因为他们见识广、生活阅历多、知道民间疾苦帝国一般子民怎么合适干这份工作”
“不过,太子殿下。圣教的教士们不是会对附近的地方讲述教义,甚至会给小孩子讲书吗”
“唉那不是他们的正常工作。教士们给小孩子念书,那是看这孩子有没有天赋有天赋自然直接带他去入教受洗,认真全面学习圣教的教义与神术的使用,没天赋的受洗也没用,浪费教士们的时间和精力。圣教是专门挑选优秀人才的地方,没什么天赋,也没什么阅历见识,甚至是没什么能力的人圣教是绝对不要的。”
“那太子殿下,小的刚刚还听到那几位大人说什么全面提高帝国人民的文化素质”
“唉简直胡说八道。帝国的子民们通通进去了教堂受洗,谁去种地,谁去建设,谁去经商,谁去当兵去教堂受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旦入教,那就要天天在安静地坐在教堂里头学习各种知识的到时候,帝国就没人工作干活。光是吃的就没人做了,因为没人种地元直,你以前作为一个厨师,你是知道没人种地会什么后果吧。”
“知道。要是一块地天天没人打理,迟早也会长满杂草。庄稼也很快死掉到时也不会有任何的收成”
“真是的,父皇。你就不想想,帝国的子民一个个都去了教堂学习,到时候谁负责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