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也调动不了什么人。所以,你还是换个人吧。”
说完,梁建忽然发现他坐在那里,身上多出了一些颓废。
梁建忍不住地皱眉,但又一想,公安局内,除了郎朋有几个人之外,其他的人,大部分都是赵全德的势力。赵全德的人他梁建敢用吗?自然是万万不敢的。
所以,除了眼前这个人之外,梁建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了。
梁建从椅子里站了起来,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那个城市。高楼耸立,车来车往,一派和谐景象。可这光鲜的背后,却藏着无数的阴暗,一旦触目,便是心惊。
“你过来看看这个城市。”梁建没回头,只平静说了一声。王世根犹豫了一下,站了起来,站到了梁建的旁边。
梁建朝着外面那个城市扬了扬下巴,说到:“我也是从底层上来的人,虽然也知道,这世界上只要有光明就注定会有黑暗。可是,我今天亲自去了一趟市中心,在那些摆摊的人中间转了转,才发现,我对这个社会的黑暗还了解得不够透彻。那些人,没有有权有势的亲戚,没有人帮衬。他们要生活,只能靠自身打拼。他们不吃别人的,不用别人的,靠着自己,你说,他们有错吗?”
王世根沉默着。
梁建看了他一眼,说道:“不论是你,还是我,我相信我们当初选择这条路的时候,一定都是怀抱着一些梦想的。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还记得吗?”
王世根脸上动了动,梁建不急,等着他。
忽然,他叹了一声,终于开了口:“我爸以前当过兵,还参加过越南战役和援朝战役。他去世前就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良心。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遵照着这句话在做,可是我得到了什么。我知道梁书记你想劝我,可是,永州市的公安力量,那是掌握在钱江柳手里的,这一点,我想你心里很清楚。从品格上,我欣赏你。你年轻,却能抵受住很多诱惑。这一点很不容易。但从工作上,我却不太看好你。你在这个位置上已经三年了,却始终没有培植出一股属于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你失败的地方。”
王世根说完,看着梁建,像是等待着他的恼羞成怒,然后将他赶出去。可,梁建没有。虽然,确实丢了些面子,可梁建不在乎。他没有说错。这三年,看似成功,实际上他梁建很失败。
梁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想补救!趁着他还在永州。
十分钟后,王世根走出梁建的办公室。沈连清一听到动静就跑了出来,一看到他,就迎上来,问到:“王队,怎么样?”
王世根瞄了他一眼,没说话。径直走了。沈连清看着他的背影,神色黯了下来,看来是没成。想着,不免又恨起这个王世根来,平常么总是抱怨赵全德架空他,不让他做事,现在给他事做了,他倒又不痛快起来了!
沈连清和王世根认识也有些年头了。当时,沈连清刚到市政府工作不久,因为一个案子,两人有了接触。当时王世根的脾气比现在臭多了,不过那时也是他最风光的时候。后来钱江柳当了副市长后,也是因为一个案子,钱江柳的看法和他不一样,他当着他的面拍了桌子,还骂了一句。从此,他就开始停滞不前了。说来,他也是怀才不遇,令人同情。可是,当年他的脾气也是够臭的。现在,这么些年过去,这脾气虽然是好了点,却还是没好到哪里去!
不行,晚上得找他好好说说。沈连清想着,就打算待会晚点给他打个电话,约上他晚上两个人一起喝点酒,好好聊聊。
他这边想着,王世根那边也在想着。
他在想梁建跟他说得最后一句话,那是他拒绝了梁建,准备走的时候,梁建忽然对他说的一句话。他说:”难道你就甘心顶着你那个名不副实的刑警大队长的名头再过个十几年,难道你就不会羡慕以前那种破案的日子吗?“
他甘心吗?自然是不甘心的。他羡慕吗?自然也是羡慕的。
可那又能怎么样?
王世根想到了赵全德的那张脸,这两年越发的肥腻了,整天泛着油光,他是一眼都不想看到。可俗话说,冤家路窄,说得就是他跟赵全德。
电梯门叮地一声开了,一抬头,赵全德和他的秘书,一前一后地站在里面。赵全德拿着手机在那翻着,听到声音,也抬了头。看到他,愣了一下,然后瞄了一眼楼层,眉头动了动。见王世根没抬腿,眉毛一挑,说:”进来就赶紧的!“
王世根往后退了一步,没理会。赵全德哼了一声,他哼的声音还在鼻腔,身后的秘书已经十分识相地按了关门键。
电梯门缓缓关上了,可王世根心里却忽然窜出了一股气。这股气一出来,就不愿意再回去了。
他赵全德凭着有钱江柳在后面撑腰,目中无人!一个小混混都做到了公安局长的位置。那他堂堂正正警校毕业,凭什么就要这样坐冷板凳。他不甘心!
仿佛是一瞬间,王世根就下定了决心,转头就朝着梁建的办公室大踏步走去了。门都没敲,他直接开门就进去了。沈连清听到动静,出来正好看到他直接推门进去,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心里埋怨到:”这王世根搞什么鬼!“
一边埋怨,一边赶了过去,正好听到王世根掷地有声地跟梁建说到:”我做!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一瞬间的惊讶之后,梁建心里顿时生出了一些喜色。别说一个条件,恐怕十个条件,梁建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王世根说:“我要几个人!”
963喜出望外
王世根要的人,都是他以前刑警队的班子。后来,赵全德为了架空他,那些人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被调到了其他地方。调几个人,并不是难事,但难在悄无声息,不被钱江柳他们察觉。
梁健答应了王世根,可真正操作起来,却还是要多一番心思的。幸好,这个时候,有人反映了一些事情,让梁健忽然找到了借口。
近两年因为公安力量的松散,永州市的风气渐渐开始走下坡路。各种粉色事件,也是层出不穷。甚至,还冒出了一条叫做红磨坊的街。红磨坊的名字是来自国外的,而且还非常有名。但国内不同国外,这种交易只能在暗地里,你一旦摆到了明面上,自然是不允许的。可因为有些人的不作为,这些人的胆子就开始没边了。
正好前段时间,省里下达了一个“树新风讲文明”的文件。梁健忽然找到了由头,他立即让李端拟了文件,召开了常委,会议上,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整顿永州市的风气。
梁健的话抛出来后,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