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6 章(1 / 1)

美食供应商 会做菜的猫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都在闭关研究新菜。”

“你知不知道,我每天呆在厨房多少时间?!”李厨分分钟反客为主的说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呆在厨房十三个小时,你以为是随随便便开玩笑的?”

电话那头的敖辟闻言气焰一下子就削弱了,然后道:“我这边有事和你商量,否则也不会这么着急。”

“什么事。”李厨满意的嗨住了全场,然后语气悠闲的问道。

“想问这次挑战在海鲜菜式上面你有什么选择。”敖辟问。

“是这样的,我想既然是挑战,那就玩大的,所以我把这次挑战上报给了厨师联会,并且厨师联会也答应了。”李厨根本没回答敖辟的话,而是直接开始吹起了牛逼。

“我在厨师协会有点关系,所以厨师联会和川菜联会都答应了,这次比赛的评判是周世杰会长,和张焱会长,我已经收到了邀请函,估计用不了多久,你也能收到了。”李厨貌似云淡风轻的说道。

这番话一说,敖辟震惊了,竟然能够惊动周世杰和张焱,要知道任何厨师比赛,或者是厨艺评选,只要能叫来这两位,档次都完全不同了。

是以,本来敖辟是想说,这次以他为主的,但听闻李厨这番话,话到嘴边也说不出来了。

人多力量大,这句俗语是没错的,但这句话并不应用于所有地方,因为华夏还有一句话,叫手忙脚乱。

是以,这次挑战必须在二十八家店的主厨之中选出总厨,来进行指挥。

否则不要说赢了,二十八个人七道道菜,分都不够分的,做菜又不比其他,自然是不可能你做半份,我做半份的。

电话那边的敖辟沉默了许久,才问了这样一句:“我们这样做没问题?”

“敖主厨,你该不会是怂了吧?”李厨用这话反问。

“行了,我们可是有二十八位主厨,还怕他袁州一个人?”李厨自信的说道。

“也是。”敖辟本来就不怕袁州,闻言也觉得有道理,点了点头。

然后李厨大概的说了一下规则,话尾最后补充道:“七道菜,就算输一两道也不是问题。”

敖辟仔细想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露一手绝活儿,就能拿下,想到这里,更加是信心满满了。

“通知其他的主厨开会,我们讨论讨论,这七道菜怎么安排。”李厨最后这样说了一句,然后挂断了电话。

志得意满说的就是李厨现在的样子,他好像完全忘记若是输的一败涂地的后果,以及周世杰和张焱与袁州的关系。

也许也不是忘记,只是刻意不想起,毕竟在现在的他想来只有赢才有机会摆脱袁州给他的威胁。

……

ps:今天就是除夕了,菜猫在这里谢谢大家这一年来的正版支持,谢谢大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在新的一年里请多多指教,当然也请多多支持正版,谢谢你们,除夕快乐~

第九百八十四章 习惯而已

李厨被自己徒弟的话说的心里充满了信心,想了想转头说道。

“给我去挑几斤竹节虾。”李厨准备做这个。

准备现在下厨开始练练手,毕竟他真的已经好久没下过厨了。

竹节虾,又叫岛国对虾,是海鲜中比较常见的一款,相对于其他海鲜肉质粗糙来说,这竹节虾的肉质更为细嫩。

徒弟点头,但并没有走,而是站着原地,欲言又止的看着自己师傅,看来是有什么事情想说。

“对了师傅,我有一个问题。”徒弟这是刚刚想到了一件事,然后支支吾吾的,好像是不太好意思说。

“有什么事情就问,做事不要婆婆妈妈的,师傅我给你解答。”感觉马上就有走上人生巅峰的李厨很是豪迈。

“那个周会长和张会长,和那个袁州非常熟悉,他们是这次比赛的评委,那么会不会对这次比赛结果,造成什么偏差。”徒弟担心就是有黑幕,明明他们好吃,但评委却让对手赢,这在比赛中可不少见。

李厨笑了笑肯定的说道:“能当上会长的人,至少在厨艺方面是不会偏私的,而且以他们的身份,也不允许他们在比赛的时候做出偏私的行为。”

听到李厨这样说,徒弟就放心了,麻溜的出门准备竹节虾了。

视线回到袁州这里,比赛的时间是选在下午,毕竟不能为了几个无关紧要的人而耽误营业时间。

袁州任何时候都不会松懈,是以不需要特意准备,他时刻都在状态中。

新的一天,照常开店营业。

今天没有人捣乱,气氛和谐友爱了许多,当然也是有些食客不理解的,叽叽喳喳的有些议论。

“也不知道为什么袁老板不接受挑战,都被说到门口了。”

“那人就是犯贱,接受什么接受。”

“我觉得也是,阿猫阿狗而已,我们袁老板档次哪有那么低?”李鸿蹦出来说了一句。

前几天,李鸿才写了一本《奇迹的诞生》,看名字很厉害,其实就是彻头彻尾的标题党,写的就是伍州夫妻俩的那个孩子,为什么叫奇迹。

因为那天的场景一直在李鸿脑子里徘徊,这种陌生人,对于新生命的喜爱,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李鸿在书中写到,其实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认知,都能在新生命诞生的瞬间化解。

就好似《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院长维鲁,严苛古板到逼死了自己儿子,但就在见证了外孙的诞生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看法。

其实李鸿文笔是有的,知识累积也有,经常能够引经据典,但问题就在于李鸿写东西就喜欢自顾自的写得嗨,完全不管读者有没有阅读障碍。

今天李鸿来,就是邀请了一位非典型的著名作家,在袁州小店进行一个讨论与指点。

这位作家之所以叫非典型著名,是因为这人从未说过他的笔名,只是李鸿隐约知道他和出版社的人关系很好,据说是走国外出版,并且在国外卖了一百多万册。

当接到李鸿的电话,这位作家本来是不准备答应的,但一听到是袁州小店,他立刻就答应了。

根据网络上流传的,要想在签约谈判中增加成功几率,一共有三件法宝:喝酒、唱歌、袁州小店。

最后一个,更是能够把成功率提高一层的神奇道具!

这不,来得还算早,两人排在了第二批。

至于乌海则是病彻底好了,今天神清气爽一脸得意的排在第一位。

“你的新书我看了,你最大的问题还是我之前说的,不注重阅读体验。”进店后,两人在等待菜品的间隙,作家开口了。

“比如在这里,你引用的这句话,提了一句不死鸟说的,一点也没有注解……”作家认真的指出问题道。

说到这里,李鸿不服气的辩解了,他道:“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