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8 章(1 / 1)

美食供应商 会做菜的猫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对对,还没这样吃过,下次试试回锅肉盖饭。”

“我比较期待宫保鸡丁盖饭。”

“我觉得东坡肘子盖饭也不错。”有人突发奇想道。

“太重口了,这个还是算了。”

食客们围绕这个话题直接讨论了起来。

而这时候,袁州也做好了一份餐点端了上来,放下盘子后开口了。

“不好意思,本店没有鱼香肉丝盖饭。”袁州说的很认真。

“我知道的袁老板,我会直接点一份鱼香肉丝,然后再点一份米百做的白饭,这样不算违背规矩吧。”戴帽子的男人还挺聪明的。

“不算,但本店确实没有鱼香肉丝盖饭。”袁州肯定道。

“什么意思?既然不算,怎么又说没有?”戴帽子的食客这下不理解了,一脸疑惑的问道。

“盖浇饭的汤汁必须充分的浸润一半米饭的半厘米厚度,而鱼香肉丝炒菜然后再加白饭是没办法达到这个地步的。”袁州一本正经的说道。

“什么意思?”戴帽子食客一头雾水,表示有听没有懂。

“袁老板这话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我貌似没听懂?”其他食客也一头雾水。

“可不是。”边上的食客连连点头附喝。

“这还不简单,袁师傅的意思是说,那鱼香肉丝盖饭里的鱼香肉丝和他做的炒菜鱼香肉丝不一样,汤汁浓稠不同,不能浸润米饭,所以不能叫鱼香肉丝盖饭。”程技师开口解释道。

程技师本来也不懂,但细细一想,又能理解袁州的想法,怎么吃是食客自己的事情,但没有的事情一定要解释清楚。

“我觉得没差别啊,上次吃鱼香肉丝的时候感觉超级好吃的。”戴帽子的食客根本不理解袁州点在哪。

“你真是笨,你爱怎么吃那是你的事情,但是袁师傅是告诉你这不是他做的鱼香肉丝盖饭,你只要清楚这点就行。”程技师一脸无语。

“哦哦,我知道,我知道,袁老板来一份鱼香肉丝和米百做的白饭。”戴帽子的食客立刻上道的重新点。

“好的,请稍等。”周佳立刻应下。

这段小插曲来的快,去得也快,但正好被柳章和乌海看完全程。

“真不愧是圆规,什么都讲规矩,一点都不通融。”乌海感慨。

“确实,只是一个菜名叫法的问题。”柳章本就是个不在乎虚名以及其他的事情,自然不理解袁州如此执拗的原因。

“不,这是袁师傅的认真,对于做菜的认真,也是这样的认真袁师傅才能如此厉害。”程技师皱眉,立刻转头说道。

“厨师必须要让食客知道,他做的是什么菜,如果食客吃了你的菜,连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很失败了。”程技师一脸郑重的再次道。

当然他这句话来自于袁州,当然袁州原话不是这样的,但程技师稍加改编就成了这样。

“这么说也是,画画也要让人知道你画的是什么,传递我自己想要传达的东西。”乌海若有所思的开口。

“难怪袁老板能这么年轻手艺就如此厉害,不光是因为好学。”柳章想起袁州一路上的谦逊认真。

“柳先生,您点餐请随意,不好意思,我需要回画室一趟。”乌海难得有礼的对着柳章道别。

“可是你这饭菜……”柳章本想说乌海面前还有饭菜,吃不完不能再来的事情,但话没说完,立刻目瞪口呆。

因为这时候乌海已经再次发挥他无与伦比的饭桶速度,一口气吃完了一盘子蛋炒饭,一盘子东坡肘子和一份白油豆腐。

他甚至还有时间感慨了一句“这覃小易他们没来,没人和我抢菜速度慢了不说,还有点寂寞了。”

乌海的速度太过惊人,柳章愣愣的看着。

“慢走。”柳章到底是见过世面的,还是恢复了过来,在乌海走的时候,还能告别。

“不客气。”乌海说完这话,人都没影了。

这样子明显是灵感来了,画画去了。

“果然和袁老板在一起的人都是天赋异禀。”柳章心里感慨。

幸好这话袁州是没听见的,不然他是绝对要反对的,乌海那饭桶的天赋和他可不同,毕竟他又不是饭桶。

“一人掌勺还能做出如此多花样不同的菜色,有难有简单,确实厉害。”看着菜单,柳章就知道袁州确实厉害。

毕竟菜单上的菜不单有蓉派川菜,还有金陵点心,金陵菜,还有几道别国名菜。

而且看袁州在厨房忙碌的样子都是现做,可想而知袁州不光精而且会的多。

“一个金陵草,一个回锅肉,一个白饭,再要一个千丝馒头。”柳章点餐道。

“这千丝馒头是馒头百做里的,可以点吧。”柳章确认道。

“可以,今天有提供一部分面点。”周佳点头。

“那好就这些。”柳章点头。

柳章点餐是有讲究的,几乎是每个菜系点一次,就连点心都是一个少数民族的特色点心。

……

第七百六十一章 请客吃饭

柳章的点餐并没有影响其他人,他安静的等着。

而袁州小店,食客三三两两,有专心致志好像之前的乌海一样,专心对付美食不聊天的,也有喜欢聊两句,然后吃着美食的食客。

互不干扰,都在小店,非常和谐。

“今早煎饼果子怎么没在?不会也不摆了吧。”

“没有的事情,大爷今天儿子结婚,所以才没来。”

“幸好幸好,早上吃不到煎饼果子感觉挺奇怪的。”

交谈的是两妹纸,这两人一身黑色职业的ol装扮,是附近写字楼的两个小白领,月薪四五千左右。

哪怕是基本的蛋炒饭和清汤面,两人也不可能常常来吃,是以两人只是偶尔来袁州小店消费,就当做是犒劳辛苦工作的自己。

不过两人要经过桃溪路上班,所以倒是基本上每天早上都能看见袁州小店。

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心思,袁州小店存在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是不同的。

对乌海来说,小店是救苦救难的食堂,对凌宏来说这是闲着没事来的地方,对于程技师这是学习厨艺的殿堂,对于伍洲和其女友,这是小资秀恩爱的地方等等,也有没什么意义,就是来吃饭的。

“希望煎饼果子大爷长命百岁的。”

“这样你就可以每天买煎饼果子吃了?”

“那当然。”

“每天都吃煎饼果子,你也吃不腻?没听说过喜欢吃什么就长得像什么,你看看你这煎饼果子的脸。”

“去你的,你还喜欢吃冬瓜,你看看你这冬瓜身材。”

这是来自于闺蜜之间的亲切问候,自从袁州小店红火之后,门口卖早餐的,或者是卖其他小零食的就越来越多,并且逐渐的形成了规模,本来在一年前,路过桃溪路只有一家卖包子的。

现在,有豆浆油条,也有麻圆糍粑块,甚至于就好像之前说的,煎饼果子也是有的,连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