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困难,也就是袁州强迫症不然也不会这么麻烦了,摇到什么数字就定什么价格,本来这些菜都是系统给袁州的福利,自己定义就行。
绝对没有特意给黄玲姐弟以及陶然他们留福利的意思,只是一开始就摇到了这个数字,那就只能勉为其难的用用而已,至于后面自然就应该有始有终跟前面保持一致才行。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就是殷雅都不清楚的,就更不用说别人了,袁州还是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地开着店,做着生意,投入全身心的做菜,给食客们带来美好的味觉体验。
很快就到了晚餐时间,董芳三个就在附近闲逛,一直都是看着时间的,而且不只董芳一个人在看时间,就是宝温里都在暗戳戳地关注着,那是想忘记时间都是一件难事,于是三个人回到桃溪路的时候格外的早。
时间早了那么排队的时候就会排在前面了,几乎是跟中午的时候差不多的位置,宝温里十分满意。
中午吃饭之前还会想想贵不贵的问题,吃完一顿午饭以后,宝温里表示要是再觉得贵那他就是傻逼。
作为一个智商健全的人,宝温里觉得再没有哪里比厨神小店更便宜的地方了,虽然他并吃不起几顿饭,但是并不代表他不知道好赖。
一下午的时间已足够宝温里搜索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味道或者是最想要吃的菜,因此点菜的时候格外的快,不说他了就是金婆婆也是张口就来,似乎已经是想好了一样。
为了照顾金婆婆他们坐的还是四人桌,跟人拼桌的,毕竟吧台那边的椅子要略微高上一些。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点菜快,意味着上菜也快,尤其是以袁州的速度,几乎就是刚刚点完没多久菜就已经上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食客们进来又出去,桌子一直在翻台,苏若燕也一直在忙着点菜,都很忙碌的样子,就是陶然站在那里等候进店,也是十分忙碌的样子。
将搪瓷缸子夹在腋下,两手翻飞,十指穿插,红色的绳子在两只手间来回动作,没一会一个漂亮的中国结就初具形态了。
这是陶然跟黄玲学习的,她一开始就跟黄玲认识,大约也是因为同病相怜的关系,两个人偶然遇见以后很快就开始熟悉了起来。
实际上也是因为之前黄玲在桃溪路上扫街道,而陶然临时接了一个活也是来帮忙扫街道的。
倒不是平常需要那么多人而是要迎来大检查的时候,桃溪路就需要大量的人员来打扫街道卫生这些,有志愿者也有招募来的一些帮工,而陶然就是属于后者。
而之前黄玲也在扫,自然遇到就认识了,加之陶然虽然比起黄玲还要小上一些,但是家庭情况差不多,黄玲只有一个弟弟了,而陶然也是只有一个母亲,还是一个需要常年卧病在床的母亲,于是一来二去的就熟悉起来。
中国结就是学自黄玲用来增加额外收入的,只要是有空闲的时间,陶然就会编一些,算是积少成多。
即使是在排队,陶然也是十分用功的,说起来不只是中国结,就连她会来厨神小店也是黄玲的锅。
当初黄玲机缘巧合之下吃到了袁州做的蜂蜜银耳,这个数字为1的菜,是黄玲唯一舍得自己和弟弟在小店这里吃,也吃得起不心疼的菜了,自然时不时就会挂在嘴边了。
跟陶然熟悉以后,黄玲也会说起袁州,说起蜂蜜银耳的故事,自然陶然就知道了。
对于袁州和蜂蜜银耳自然就十分好奇了,有一次陶然就过来询问有没有蜂蜜银耳这道菜,当时确实不赶巧蜜蜂心情不好,没有产蜜,自然就没有蜂蜜银耳了。
但桃树倒是很慷慨了,当时恰好是袁州刚刚采桃胶回来不久的时间,于是自然而然的牛奶桃胶就这样跟陶然结下了不解之缘。
前面的食客越来越少,而陶然手上繁复的中国结也接近了尾声,她眼角余光一直都是看着的,因此等到她前面最后一个人进去以后,手里的中国结也是收尾了。
将编好的中国结放进口袋里以后,就站好,准备随时进去了,陶然已经等了不少时间了,这次她计算得还算是恰当,排在了倒数第二了,倒是还好,至少陶然是比较满意的。
大约再等了五分钟以后,小店里面走出来一位捧着肚子的食客,一看就是吃多了要扶着墙走的类型,墙没有自然就只能捧着肚子了。
等到他走出来以后,陶然才步伐坚定地朝着店里走去,进店以后,先是打量了一番店内的情况,此刻虽然还是满满当当地坐着人,但是大家都沉浸在美食里不可自拔,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她进来,除了袁州和苏若燕。
“终于来了。”袁州心里松了一口气。
能来就证明一切都好,这样袁州就觉得十分高兴了。
陶然扫视了一圈以后,立刻熟门熟路的走到隔断那里,等待袁州从厨房忙完出来。
至于苏若燕她是认识陶然的,知道她并不需要她招呼,而是袁州要亲自招待的,就没有多管,而是将注意力放到了其他食客身上,以防有人要添菜她不能及时反应。
……
第一百八十四章民宿一条街
“袁老板,晚上好。”
陶然看到袁州将手里的东西弄完以后,洗了手就出来,立刻出声问好。
倒不是说因为袁州一直严肃着一张脸她害怕他,没有这样的意思,虽然袁州板着一张脸,没有什么亲切的神情,气势还强,但陶然比较小的时候就出来讨生活,对于别人的善意和恶意还是能够十分明显感受到的,所以一点也不怕袁州。
她对于袁州很感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她心中的感激之情一样,一直都是这么有礼貌的。
“晚上好。”袁州微微缓和脸色点头道。
“请问今天有没有桃胶牛奶这道菜?”陶然小声问道。
第一次来询问的时候,陶然问的是蜂蜜银耳,但是当时没有,碰巧就遇到了牛奶桃胶也是她可以吃得起的,于是就买的牛奶桃胶。
而这个日子自然伴随着桃胶美妙的滋味一直存留在记忆里。
每个月的这一天她都会来问问,要是有的话,就会买回去打牙祭,这可是难得吃袁州这位华夏厨王做的菜的机会,陶然是十分珍惜的。
目前来说她的运气还是挺好的,至少每一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