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后摒除杂念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份合约递给袁州。
“袁老板这是这次展览的收益,五成捐给蓉城的三家孤儿院,我已经办好了,你看看。”赵伦择道。
他之前就跟袁州说过这事,倒不是袁州提的,而是他自己提的,留了五成维持博物馆的日常运转,其他的都捐出去,反正他是不缺这点钱的。
当时袁州并没有说什么,但是赵伦择觉得他就是展览的袁州的雕刻,袁州有权利了解其中的情况。
袁州手顿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细细翻看了起来。
赵伦择心还是很细的,捐助的都是之前考察过的地方,每一笔资金都写的清清楚楚,应该是请专业的人士做的,至少袁州这个门外汉都看得懂,当然这也是因为袁州看这样的合约看得多了,知道抓住重点了。
“谢谢。”袁州道。
“袁老板这么客气,把今天的仙女骑鹤给我就成。”赵伦择摆摆手道。
“没问题,你拿走就是。”袁州倒是没有在意自己雕刻的东西。
普通红木雕刻的,也不值什么钱,这个普通是相对于系统而言的,百年红木也不便宜。
赵伦择倒是没有看出来,他对于雕刻,瓷器,玉器之类的要熟悉一点,木材类的不太熟。
虽然看出是红木,但是年份什么的不清楚,但他看袁州用的很随意就以为很便宜,最后被人科普的他简直是眼泪留下来。
正如郑娴所说,袁州把仙女雕成殷雅,还真是无意之举,被人挖出来后,袁州才回神,然后殷雅又出名了一波,不过这是几个月后的事了。
“走吧。”郑娴见雕刻完后,就要离开。
萌萌点头,两人是约好去纹身,萌萌不纹,主要是陪着郑娴去,然后她去看热闹。
到准备晚餐食材的时间,赵伦择收拾了东西就没有多留,连晚饭都不吃,一心就想着把贵重的木雕拿回去炮制放好,保存久一点。
袁州特意早点收工,是为了准备今天江暖点的米馒头的配料,现在的馒头大多是用老面,或者酵母或者小苏打发酵的,但是米馒头不是,他是利用米酒或者甜酒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酵母菌来发酵米粉的,因此算是纯天然绿色的食品。
现今很多就直接用酵母发酵的,袁州用的倒是传统的古法,准备工作相当麻烦,这也是袁州说要一周的原因。
最先要做的就是酿米酒了,而且还不是用已经酿好的米酒,而是新鲜酿制的,这样馒头口感才会更好,酸味才是最正宗的。
“淅淅沥沥”
首先袁州做的就是洗米,然后准备酿制酒需要用到的东西。
“可以多酿一点,早上做点醪糟汤圆当早餐也是不错的。”袁州再次多抓了一点米。
准备工作做的还是很快的,袁州准备好以后就开始准备晚餐,今天有人点烧鹅,袁州打算提前准备好,工作还是很快的。
忙忙碌碌间很快就到了晚餐的时候。
晚餐时间人照样很多,络绎不绝的,袁州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做菜。
雷题和郭鹏浩是在第二天的上午赶到的厨神小店。
本来头一天就该到了但是郭鹏浩那边临时出了一点事需要处理一下,才能出发。
他们到的时候,袁州正在忙碌地往外搬东西。
“袁老板,有件事想要打扰你一下,不知道有没有时间?”雷题上前一步问道。
对于只要是回来基本都会给袁州带一些稀奇古怪的食材的雷题,袁州还是很有好感的,大龙山的香菜历历在目。
“什么事,里面说吧。”袁州说着就带头朝着店内走去
……
第二千五十六章 厨艺方面的累积
待迎了两人进店,袁州给倒了两杯水后才道:“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
“这是我朋友郭鹏浩,是他有些事情想要请袁老板帮忙。”雷题利索地卖了郭鹏浩。
郭鹏浩终于不好意思地开口:“是这样的,我有道菜,我觉得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好多厨师都做不出来,所以想请袁老板看看。”
来之前郭鹏浩曾了解了一下袁州,真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项项荣誉摆出来,才知道袁州不光是名气大,所获得的荣誉随便随便拿出一条都是秒杀级的。
“是什么菜?”袁州在高沟会时,不少名厨也会拿出自己难以还原的菜来交流。
“咳咳,顺序颠倒了,我们之前说好的?”雷题干咳一声提醒道。
“哦对,我这里有一本百年的残缺菜谱,先请袁主厨掌掌眼。”郭鹏浩一经提醒立刻反应了过来。
打开手里的公文包,从里面拿出紫檀木的匣子,放在面前的隔断上,“啪嗒”,上面的袖珍搭扣被打开,露出里面泛黄的书页。
确实不全,一看就看到撕裂的痕迹比较庆幸的是,撕口完整应该是故意撕裂的,有可能可以找到残缺的部分。
古代菜谱不一定都厉害,甚至于现代许多改良菜,还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当然也有许多是现代还原不了的。
袁州在看到书页的瞬间就觉得这是一本真正的古书,那种厚重历史的感觉扑面而来,确实是经历了岁月更迭的。
“我能仔细看看吗?”袁州对于菜谱还是很有兴趣的。
“当然没问题。”郭鹏浩立刻道。
拿出一次性塑胶手套带上以后,袁州才慢慢伸手将菜谱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查看。
除了明显的撕裂痕迹,还有一些虫洞的地方,应该是久远以前因为保管不当造成的。
“哗”
轻轻翻过一页,袁州仔细看了起来,他虽然鉴定不了古董,但是对做菜很熟悉,可以从菜的配料以及做法那些中判断是否是古书。
大约看了十分钟左右,袁州总共翻了五页,每一页都看得很认真,鉴宝栏目也就差不多如此了。
大概是袁州严肃的表情感染了在场的两个人,雷题和郭鹏浩也紧张了起来。
“怎么样?”看到袁州放下书,郭鹏浩立马追问。
“古董方面我不太懂,但是里面的一些食材称呼确实是比较久远,比如羖肉,蕹菜等,如果是后天作假需要查阅很多资料,目前我没看见有时代性的错误。”
“调味也是重辛,初略的看应当是唐代,或者是唐以前,但不会早于汉,因为在佐料中有胡椒。”
“除此之外我更倾向于古书是唐朝的,因为这种把鸭肉置于羊腹的做法,类似于唐朝著名的一道宫廷菜浑羊殁忽。”袁州道。
听到袁州这么说,两人也是不由自主地点头,有理有据。
郭鹏浩更是连连点头,心里想着不愧是著名的袁老板,看看这知识量,就不是一般厨师能够比的,仅仅从一些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