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1 章(1 / 1)

美食供应商 会做菜的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之前,袁州那真的是想都没想。

之前说过,御厨四大家族在普通人群中名声不显,但在圈内名气非常大。

很多时候是这样,就比如说曝光度最高的娱乐圈,娱乐圈真正的大佬,或许普通吃瓜群众,是名字都没听过,但圈内人肯定是清楚异常。

所以四大御厨传承人加入名厨联合会,那绝对是联合会底蕴的一次***。

别的不说,看看浙菜王主厨羡慕的小眼神,要知道葛御厨的家族菜系,就是融合江浙菜和鲁菜,但他都没能开口说,邀请葛御厨进浙菜协会。

不说其他,四位御厨传承人,只进了厨联,并且还是挂虚职,而其他协会,一概拒绝,包括国际御厨协会,也是拒绝。

现在四人同时进一个组织,还并非虚职,“常务”也就代表会管理日常事务。

甭说浙菜协会羡慕,估计厨联以及任何厨艺组织都会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当然王主厨也很清楚,葛御厨以及羊主厨等人会答应这个邀请,主要是因为袁州本身所展现的厨艺,以及麻先生的邀请。

恰好,这两点王主厨觉得自己都不具备……

“放心,本副会长会照顾好你们三个新人。”麻先生还补充了一句。

那认真的样子,引得羊主厨三人轻笑。

因为之前说过,封刀宴后就是袁州卤鹿头。

“袁主厨,厨房和食材已经为你准备好了。”羊主厨道:“接下来我们就静候美食了。”

道了一声谢,袁州随着羊主厨来到厨房,后者把厨房的基本介绍了一遍。

有了在封刀宴的种种表现,在场名厨对袁州所说的卤鹿头的方法都很好奇,毕竟在场名厨是都没听过袁州说的类似的卤制方法,很明显是秘方。

能够轻松拿出秘方,另一方面也代表袁州的胸襟。

其实关于这点,就是名厨们理解错了,特殊是特殊,但做法是袁州在听完后,立刻想的。

这也就展现出来袁州掌握多种菜系的优势,目前这点羊主厨等人还是不知道的。

羊主厨讲解完后,就退出厨房,与在场名厨一起,观看袁州烹饪技巧。

“鹿头,这还真是我第一次烹饪,不过鹿肉我倒是会。”袁州自言自语。

比如粤菜的三参炖鹿肉,黔菜鹿肉宴,甚至于鲁菜鹿肉水饺也是不错的。

说起来,厨神小店除了乌海外,还真没什么人点鹿肉,在思索的时候袁州手上已经开始清洗厨房。

虽说第一次,但袁州烹饪极为果断,拿出仔姜和蒜瓣剁碎。他刀法不必说,按照陀罗玛的说法是,袁州的刀工是魔术。

用甜酒汁和野薄荷,听起来是比较特殊,因为这两种皆为黔菜最爱适用的蘸料方式。

甜酒汁听起来类似于酒酿汁,但实际上名字特别有欺骗性。

黔省喜欢把糟称为甜酒,其实是用仔姜、蒜瓣以及白酒混合制作,而最为出名的是黔省糟辣椒。

所以袁州先把甜酒汁备好。

“先将厨具重新清理了一遍,真是宗师风范,任何时候都不徐不疾。”葛御厨赞叹。

莫御厨道:“厨师的所有巧思,都会有人知道,很期待袁主厨带来的美食。”

说着话,目光也目不转睛地看着厨房。

……

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卤鹿头出锅!

备好甜酒汁,袁州又做了个有意思的举动,引起了麻先生的注意力。

只见袁州在鹿头上切了一小片鹿肉,然后焯水,因为太薄,所以没多一会就煮熟。

然后放入一杯温水中,值得一提的是,温水中早就有袁州泡好的一把洗干净后的野薄荷,然后抿了一口又泡了鹿肉又泡了野薄荷的温水。

似乎是证明了什么,袁州嘴角露出了笑容,手上动作一点也不慢。

严格的说鹿头远远比骆驼蹄好处理,反正来说,袁州的刀工也只有在切佐料时惊鸿一现。

袁州开始为鹿头退毛,去毛的手段其实没几种,要么是直接用火烧,一般用于取猪毛。要么就是用塑料烧了冷却以后将它剥下。

为了不破坏鹿头的整体口感,以及外型,袁州环视了一下超大的厨房里面的一些材料,找到了一点松脂。

“还是我的小厨房齐全一些。”袁州心中感叹。

松脂并不是最佳选择,但袁州要的材料,羊主厨的厨房没有。

严格的说,羊主厨的厨房很大,厨具以及材料,可以说是相当齐全,但比起袁州的小厨房,还是相差甚远。

没办法,不是谁的厨房都叫特仑苏……呸呸呸不对,不是每个厨房都能有黑科技。

袁州用松脂来粘毛,这样的话不仅不会破坏鹿的整体感,也可以增加一些松香味,但是火候的掌握就至关重要了。

“啪”

袁州拿着一个长的竹夹子将一块松脂夹住,用火点燃,然后慢慢移到鹿头的上方,‘滴答,滴答’,一滴滴的松香泪滴下,在鹿皮上形成一个个褐色半透明的膜状物。

松脂块不大,也就是一分钟左右就可以烧完一块,袁州就开始十指翻动,将膜状物一片片撕下来,本来长在鹿皮上的毛就十分乖顺地顺着袁州的力道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皮。

剥完一片,又开始烧一块松脂,这样循环往复不一会儿就能将毛去除干净,而且看上去,皮除了少了一些毛以外,看不出什么变化。

看上去不难,很多事都这样,看上去不难,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也就是这个道理。

“这火候的掌握极佳,就算让我上去也最多是这样。”麻先生赞叹。

“火大一分就会老了,火小一分就又嫩了,鹿毛就拔不干净,拔不下了,难怪被官方称作厨王。”浙菜名厨王迎喃喃自语。

先前提到过一句,袁州烹饪手法是精确而又快,还显得游刃有余。

常人处理鹿头的毛,像他这么细致的,没有个半个小时是弄不好的,但袁州十分钟不到就处理干净。

“食材方面还是有点欠缺,这个野薄荷应当是滇省野薄荷。”袁州对食材的判断,基本上就是事实了。

要说野薄荷,国内很多地区都有生长,但水土不同,长出来的野薄荷自然也不同。

滇省的野薄荷味更浓烈,所以一般和葱花的作用类似,作为收尾佐料。鄂省的野薄荷带点苦味,所以几乎鄂菜极少使用,而也只有黔省野薄荷味最好,所以用来做蘸水。

华夏人真是很聪明,他们会根据食材的味道,来调整烹饪手段,地理条件是形成华夏多姿多态的饮食文化的重要因素。

言归正传,在厨房里查看食材时,袁州发现不少来自于天南海北的材料,除开今日封刀宴所用的食材,还有不少是备用食材。

很多菌类还有一